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2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58258.1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有主控制器、CAN总线通讯单元、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装置、上位机、传感器模块、转向控制模块;所述CAN总线通讯单元用于给所述主控制器提供上位机预设的转向参数、实时显示的插秧机位置、速度以及手柄位置等信息;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根据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信息,确定插秧机当前位置并传输给上位机,由上位机比较当前位置与目标路径的偏差;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地将插秧机的作业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取伺服电机控制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维修方便等特点。

    一种种肥兼用型定量供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6189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60461.6

    申请日:201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7/18 A0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肥兼用型定量供料装置,包括可拆式供料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供料装置壳体内部设有供料机构和充填调节机构,所述的供料机构由型孔轮、空填轮、隔板和传动轴组成,所述型孔轮与型孔轮以及型孔轮与空填轮之间均由隔板隔开,所述充填调节机构包括有充填调节板,所述充填调节板固定倾斜安装在供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可拆式供料装置壳体的上端部安装有盖板和供料箱,所述供料箱的底部安装有破拱机构。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供料机构中的斜锯齿形型孔轮与破拱机构“Z”字形破拱的结合组合,可较好实现小麦、油菜等种子与颗粒肥兼用供料,简化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和制造成本。

    一种基于近似模型的插秧机秧箱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28019.8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秧箱结构优化方法,对秧箱结构进行初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确定刚度富裕点;对影响秧箱动静态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变量,以秧箱的模态、刚度作为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质量作为目标函数,构建秧箱结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产生样本点,选用精度较高的Kriging模型,构建质量、模态和刚度与设计变量关系的近似模型,对优化数学模型进行简化;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质量最小值和对应的设计变量取值,并对优化后的秧箱静动态性能进行校验分析。本发明通过构建刚度、模态和质量与设计变量关系的近似模型,能够减少计算复杂性,因此可加快优化进程。

    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6850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1811094251.5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方穴施排肥装置,包括传送部、两个第一进料部、第二进料部,传送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多个隔板、壳体、两个挡板,第一进料部包括第一外壳、勺轮,第二进料部包括第二外壳、第三转轴、窝眼轮、刮肥器、护肥板。多个隔板沿同步带周向依次安装在同步带上;勺轮分别将不同肥料从第一进料部舀出,经过挡板连接孔流入容纳空间,同时,窝眼轮将第二进料部中肥料通过接料孔流入容纳空间,三种不同肥料混合,同步带随同步带轮旋转,将容纳空间中的混合肥料经第一排料口流出。本发明能够实现按需配方施肥。

    一种再生稻高产收获机及其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8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37424.1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稻高产收获机及其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稻田两端填土形成床面增高区;利用改制后的宽窄行插秧机进行稻苗种植,使得稻苗以七行同时种植的方式进行插秧;在头季稻收割前进行晒田,直至稻田中间床面的土壤含水量降低至40~45%之间,床面增高区的土壤含水量降低至25~30%之间后开始机收;采用再生稻高产收获机进行机收,在直线行驶时伸缩式履带保持最大接地长度,在床面增高区掉头时伸缩式履带回缩至最小接地长度;本发明公开的种植方法在避免过度晒田、机具下陷的前提下,使得机具掉头过程中履带对稻茬的碾压面积最小,提高了再生稻的产量。

    渐入式旋耕深度可调节的旋耕机

    公开(公告)号:CN1186798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95943.4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渐入式旋耕深度可调节的旋耕机,包括机架、刀轴、旋耕刀片、传动系统和三点式悬架,刀轴的外圆面上均匀固定有多排刀座,刀座的外端开设有插装槽,刀座的两侧面开设有腰型长孔,旋耕刀片位于插装槽中的部分开设有通孔,位于刀轴的外围设置有与每组刀座相作用的轴向杆,轴向杆与刀轴之间连接有弹簧,轴向杆的两端设置有滚轮件,机架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圆盘体;本发明公开的旋耕机能够以最小长度入土降低初始阻力,同时在线将刀片上的土壤块震落下来,保证旋耕组件高速旋转运行过程中的动平衡,此外可以调节旋耕刀片最大的入土深度来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有效提高了其适用范围。

    水稻茎秆截面分割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基于该模型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7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089760.9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茎秆截面分割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并对所述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基于预处理后的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制作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数据集,所述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数据集包括: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融合轻量化U‑Net和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的水稻茎秆截面分割模型,其中,轻量化U‑Net是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原U‑Net网络编码器中的标准卷积层;采用所述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数据集,对所述水稻茎秆截面分割模型进行训练,以基于水稻茎秆截面分割模型分割水稻茎秆截面CT图像的组织结构,并计算对应的微观结构参数。

    充种轮槽自清洁式免护种水稻直播排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76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3501.2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充种轮槽自清洁式免护种水稻直播排种器,包括设置在排种器外壳体中的充种轮,充种轮上同心连接有伸出排种器外壳体的传动轴,位于充种轮一侧的排种器外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分段式磁块组件,位于充种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容种空间调节件,充种轮上设置有与分段式磁块组件相作用的槽型容种机构;本发明公开的水稻直播排种器利用磁吸磁斥的原理,使得充种轮在依次旋转经过充种、夹种、投种和清粉四个弧段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充种、夹种、投种和清粉动作,实现了包衣稻种的精量直播,并使得整个排种器省去了护种机构,避免了护种过程中发生的稻种摩擦挤压损伤情况。

    一种侧充正投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8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037831.9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充正投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排种轮和用于驱动排种轮转动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有旋转轴和轴承座,壳体固定安装在轴承座上,旋转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座和壳体与排种轮的中心固定连接,壳体上安装有封闭自身的盖板,盖板远离排种轮的一侧安装有封口板和种箱,排种轮靠近种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种箱连通的进种口,排种轮内设置有环形槽和若干个设置在环形槽内的囊种兜,壳体上安装有投种定位板,本发明实现了排种器清种范围和投种高度可调,排种轮囊种兜精量成穴囊种,聚种通道集聚暂存多粒种子,排种一致性与成穴性好,空穴、漏播率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