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69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57770.X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作时序解耦的小型空间对接机构,属于航天器空间在轨服务领域。该机构包括服务端和目标端,利用边缘型面进行大角度容差的导向对接过程,采用空间凸轮机构完成电连接器的插拔过程,为小型空间对接机构提供了在大对接容差下实现“先机械锁紧后电连接器插接”的机电热一体化对接设计方案,解决了在不占用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动作时序解耦的问题,从设计根源上提高了对接可靠性,本发明设计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导向容差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27962.7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7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在轨冲击的三级容错的对接机构,通过主动端上安装的手爪抓取端与被动端周向设计的与抓取端形状匹配的对接槽配合,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一级容错。通过主动端端面上安装的导向杆与被动端端面上设计的插槽间配合插接,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二级容错。通过主动端与被动端周向上安装的齿状对接块配合插接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三级容错级抗在轨冲击。本发明通过前两级荣错解决电连接器正确插合的导向问题;通过第三级容错使电连接器插合后不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42067.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液路断接器双组同步分离装置,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分离动力组件、固定基座、分离支架、导向外筒、导向内筒、分离螺母及连接螺杆;所述分离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分离支架与固定基座分离的动力;分离支架的安装板压紧在固定基座上;导向内筒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内,导向外筒套装在导向内筒的外圆周面上;分离螺母安装在导向内筒内,其一端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顶部,另一端与连接螺杆连接;两个分离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分离螺母的两侧,每个分离动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分离支架和固定基座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在航天器的舱段分离前预先自主实现舱间液路断接器的全程平动拔脱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795858.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在轨弹抛功能的舱外辐射器防护罩系统,属于返回式卫星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护罩、封口硅橡胶、解锁器、中间支座、挡块及侧部硅橡胶;防护罩的挡条组件抵触在舱体本体上;两个挡块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并抵触在防护罩的端挡条上;解锁器的一端安装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安装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的发泡子弹处;两个中间支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抵触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上,且在中间支座与防护罩本体的接触面粘贴有硅橡胶垫;其中,两个中间支座分别位于解锁器与两个挡块之间;本发明采用防护罩与密封舱多个单边约束的方案,在保证具备承受主动段载荷刚度和强度下,实现了防护罩与密封舱的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95858.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在轨弹抛功能的舱外辐射器防护罩系统,属于返回式卫星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护罩、封口硅橡胶、解锁器、中间支座、挡块及侧部硅橡胶;防护罩的挡条组件抵触在舱体本体上;两个挡块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并抵触在防护罩的端挡条上;解锁器的一端安装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安装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的发泡子弹处;两个中间支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抵触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上,且在中间支座与防护罩本体的接触面粘贴有硅橡胶垫;其中,两个中间支座分别位于解锁器与两个挡块之间;本发明采用防护罩与密封舱多个单边约束的方案,在保证具备承受主动段载荷刚度和强度下,实现了防护罩与密封舱的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59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441610.X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对接补加一体化装置,包括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采用圆周内中心加周边的布局形式,中心杆为柔性,实现软对接后,周边3套均布的刚性杆实现刚性连接。柔性中心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俯仰/偏航方向的偏差纠正,以及横向(径向)位置的偏差纠正,3个边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滚转的偏差纠正且提供两航天器连接后的刚度。中心杆在外伸和回缩动作时具有限位控制,外伸到位后有霍尔型接近开关提供反馈信号。中心杆和周边杆的解锁采用电磁铁解锁。在柔性杆的顶端设置了霍尔接近开关,防止了锁定的误判,且保证被动端无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126833.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间采样的浮动式双重密封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采样返回领域。该装置通过浮动连接组件实现了样品罐和舱门的依次密封功能。该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浮动连接组件,罐体与舱门框之间有固定导轨连接,浮动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于与罐盖和门体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罐盖的端面上,第二密封圈安装在舱门门框的密封端面上。浮动连接组件具备力控解锁功能,同时浮动连接组件内外套筒之间有阻力弹簧以提供足够的压缩行程,在第一端面密封完成后,继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由于浮动连接组件的力控解锁功能,第二端面密封不会累加第一端面密封的阻力,降低了密封阻力,从而降低了封装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064609.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臂辅助操作的无源自锁定小型空间对接机构,该对接机构包括插接内壳、球锁外壳、球锁齿轮、弹簧组件、球锁球、轴承球和挡圈;插接内壳的外周面均布有12个球锁球凹槽;球锁外壳沿周向均布有6个球锁球安装孔以及6个轴承球安装槽;球锁齿轮套接于球锁外壳的外周侧;球锁齿轮沿周向均匀开设有6个弹簧组件安装孔,并在内周侧设置有轴承球滚道;在每个弹簧组件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弹簧组件;球锁球间隙配合地安装于球锁球安装孔中;轴承球间隙配合地安装于轴承球安装槽中;挡圈固定安装于球锁外壳的底部。上述对接机构利用锁紧方式简单的结构特点,简化了对接锁紧过程,提高了机构的紧凑性且质量轻,锁紧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46801.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机械臂操作的解锁限位机构,属于空间站构建技术领域。该机构由被动端和主动端组成;被动端对接杆侧面为四次曲线旋转曲面,杆头为球形,具有导向功能,同时通过均匀接触的形式避免应力尖峰与表面划痕,使解锁后的分离过程更为平滑;对接杆的锥形孔与主动端闩销配合后可提供轴向预紧载荷,具有防干扰、防逃逸特点。本发明中提供的摩擦限位解锁组件、机械限位解锁组件均有解锁与解锁限位功能,同时将解锁过程与分离过程解耦,且在分离后仍可重复连接,为舱外载荷的维护与拆卸更换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适应性强、平滑分离的机构,有助于实现舱外载荷在轨维护与组装,为该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197892.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E05F15/611
Abstract: 一种电动舱门展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驱动组件、刚性联轴部件、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轴、以及铰链组件,完成展收动力的输出、转变方向、传递以及最终对舱门的控制;其中,驱动组件采用直流电机、谐波减速器和旋转变压器,实现了舱门的快速开合;同时配合蜗轮蜗杆减速器,能够实现任意位置的保持;通过轻量化的谐波减速器、中空的金属传动轴以及轻质合金零件实现了轻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