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00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0993647.2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CBM的机队维修决策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CBM的机队维修决策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是针对民用航空发动机和非结构件,单机保有率达不到训练要求,及没有考虑机队的维修成本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进行飞机疲劳结构的剩余寿命预测,得到疲劳结构的剩余寿命;二:根据得到的疲劳结构的剩余寿命,建立单机维修成本决策优化模型;三:根据步骤二建立的单机维修成本决策优化模型,建立机队的维修成本决策优化模型;四:建立机队保有率优化模型;五:根据步骤三和步骤四建立机队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根据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方法确定机队各飞机疲劳结构的最优维修方案。本发明用于机队维修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60255.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基于重叠航带共轭基元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集成误差检校方法,本发明涉及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集成误差检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检校方法激光雷达数据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基于重叠航带共轭基元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集成误差检校方法具体过程为:1:建立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数学模型;2:基于1建立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集成误差模型;3:建立参考点云与模板点云之间的共轭基元,求解重叠航带点云之间的最佳变换关系式;4:根据重叠航带点云间最佳变化关系式与系统集成误差模型的关联,反解得到系统集成误差检校矩阵。本发明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86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076401.0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吸能结构,它涉及一种吸能结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蜂窝填充薄壁管结构在压缩时由于薄壁管侵入蜂窝而造成填充结构整体吸能量减少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缓冲吸能块(1)和多孔薄壁管(2),缓冲吸能块(1)为变厚度吸能块,多孔薄壁管(2)为变厚度薄壁管,缓冲吸能块(1)填充到多孔薄壁管(2)内组成吸能结构(3)。缓冲吸能块(1)为蜂窝块、泡沫块或橡胶块。缓冲吸能块(1)的强度为等强度或变强度。多孔薄壁管(2)包括内薄壁管(4)、外薄壁管(5)和加筋板(6),内薄壁管(4)内嵌到外薄壁管(5)内,内薄壁管(4)和外薄壁管(5)之间设有加筋板(6)。本发明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具有缓冲系统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90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995498.3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UKF的飞机疲劳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UKF的飞机疲劳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飞机疲劳结构剩余寿命低的缺点。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基于Paris疲劳裂纹扩展公式,建立状态空间评估模型;步骤二:对步骤一建立的状态空间评估模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得到准确的状态参数向量xk;步骤三:利用步骤二得到的准确的状态参数向量xk,进行结构的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预测。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本发明算法的预测结果优于EKF算法,且预测得到的RUL绝对相对误差小于10%。本发明应用于飞机疲劳结构剩余寿命预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76392.5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薄壁多胞填充吸能结构及吸能结构平均压缩力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结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吸能器吸能量较小,初始峰值力大,侧向承载较弱的问题,它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多个蜂窝块和多个泡沫填充体,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内安装有隔断板,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通过隔断板将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分隔成多个空间,多个蜂窝块安装在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一部分空间内,多个泡沫填充体安装在梯度的厚度管体另一部分空间内,上盖板安装在带有梯度的厚度管体的一端上,下盖板安装在梯度的厚度管体的另一端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6395.9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一种梯度强度缓冲吸能装置,它包括法兰盘、蒙皮、安装板、蜂窝块、导向柱和吸能管;法兰盘和安装板之间布置有蒙皮、蜂窝块、导向柱和吸能管;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法兰盘固接,另一端伸出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滑动配合,蜂窝块套在所述导向柱上并与法兰盘或安装板固接,吸能管沿导向柱的周向布置,吸能管与导向柱的轴线平行,每个所述吸能管为多管嵌套式布置,每个所述吸能管一端与法兰盘或安装板固接,吸能管外部封装有蒙皮,蒙皮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法兰盘和安装板固接。本发明采用吸能管和蜂窝块组合式吸能结构,吸能量稳定,初始峰值力相对较小,压溃力可控且具有一定的侧向抗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46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2456.6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5812 , E04B1/2403 , E04B1/98 , E04B2001/2415 , E04B2001/2448 , E04H9/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更换组合钢板耗能钢结构梁柱节点,包括钢柱(1),柱端短梁段(2),耳板(3),销轴(4),主梁(5)和上、下组合钢板(6),所述钢柱(1)与柱端短梁段(2)的一端连接,主梁(5)与柱端短梁段(2)通过耳板(3)及销轴(4)形成铰接连接,上、下组合钢板(6)与柱端短梁段(2)及主梁(1)紧固连接形成整体。本发明节点受力合理明确,能够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耗能集中在组合钢板上,仅组合钢板进入塑性耗能,其余部分和结构主体处于弹性范围,地震作用后,可以通过更换组合钢板(6)实现结构整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49172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455237.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印刷电路板氧化石墨还原法进行孔导电化的方法,它涉及印刷电路板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孔导电化的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碳黑或石墨分散液孔导电化工艺的分散液稳定性差易于失效,在孔壁形成的碳膜层厚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方法:首先将印刷电路板放入预处理液中,处理PCB板的孔壁,使孔壁增加对氧化石墨的黏附能力;再浸入氧化石墨水溶液中,氧化石墨吸附在PCB板面及孔壁上,干燥后形成一层不导电的氧化石墨层;利用还原剂溶液,将氧化石墨还原,孔内得到导电的还原氧化石墨;微蚀铜清洗后烘干:再进行直接电镀。该方法利用氧化石墨在孔壁上在线还原使孔导电化,组分简单、处理液稳定性好、处理后导电膜层薄不影响后续镀铜层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917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5237.4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印刷电路板氧化石墨还原法进行孔导电化的方法,它涉及印刷电路板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孔导电化的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碳黑或石墨分散液孔导电化工艺的分散液稳定性差易于失效,在孔壁形成的碳膜层厚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方法:首先将印刷电路板放入预处理液中,处理PCB板的孔壁,使孔壁增加对氧化石墨的黏附能力;再浸入氧化石墨水溶液中,氧化石墨吸附在PCB板面及孔壁上,干燥后形成一层不导电的氧化石墨层;利用还原剂溶液,将氧化石墨还原,孔内得到导电的还原氧化石墨;微蚀铜清洗后烘干:再进行直接电镀。该方法利用氧化石墨在孔壁上在线还原使孔导电化,组分简单、处理液稳定性好、处理后导电膜层薄不影响后续镀铜层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15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72383.2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无监督核回归分析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方法,它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它解决了在红外图像背景杂波抑制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先验知识、自适应性较差的技术难题。首先设定滑动窗口用于背景预测;通过确定高斯函数作为无监督核回归分析的核函数;将预测背景杂波样本代入函数中,计算无监督核回归方程;再将中心测试样本(O)输入到所述的无监督核回归方程,得到中心测试样本(O)的预测值;之后中心测试样本(O)值减去预测值;接下来移动滑动窗口,重复上一过程,直到遍历全图,并输出背景抑制结果图像。它能够有效提高如红外目标识别与跟踪、红外图像监测等系统的目标探测能力和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