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34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98282.5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豚毒素的非诊断目的的检测方法,其用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3、5、7、9或11所示模拟表位肽的噬菌体建立了灵敏、快速的竞争型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方法IC50为9.8ng/mL,检测范围为3.4~52.8ng/mL。与传统的基于半抗原的免疫分析方法灵敏度相比,本方法更加灵敏;该方法对其他海洋毒素的交叉反应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05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345210.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相质谱特征碎片非定向筛查食品中香精香料及其衍生物的方法。通过NIST谱库和标准品实验采集化合物碎片离子质荷比和相对丰度,建立数据库;通过TF‑IDF算法计算得到一类化合物的特征离子碎片,用于未知样品定性判断是否存在这一类化合物;最后通过计算样本数据与数据库中化合物的碎片离子匹配个数、碎片离子相对丰度比例偏差、碎片离子排名偏差,选择出与未知样品中结构最相似的化合物,并选择其匹配上的,且相对丰度≥0.1的碎片离子作为定量离子,做标准曲线,用于未知样品的半定量。本发明筛查范围广,效率高,可同时实现食品中香精香料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半定量检测,且结果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0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37305.3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亚硝酸盐的比率荧光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S2.标准曲线的建立;S3.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本发明通过利用亚硝酸钠与邻苯二胺(OPD)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衍生化反应生成苯并三唑(BPA),苯并三唑(BPA)在碱性介质中产生强烈荧光。而BPA同时作为一种良好的荧光猝灭剂和响应信号,在450nm处有特征吸收,可高效猝灭石墨烯量子点(Ex:350nm,Em:578nm)的荧光(参比信号),从而实现了比率荧光分析方法来对痕量亚硝酸盐进行检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可低至1.29×10‑5mg/kg)、快速方便(反应时间15min)等优势,可用于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57176.6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15/42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 , C07K16/44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哪啶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一种半抗原1,利用半抗原1制备得到人工抗原1;以4‑氨基喹哪啶为半抗原2,应用半抗原2偶联载体蛋白得到人工抗原2,并进一步制备得到用于检测喹哪啶的特异性抗体,应用人工抗原1作为包被原,该抗体对喹哪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半抑制浓度为1.78μg/mL,最低检测限为0.19μg/mL,对常见鱼类麻醉剂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32%,建立了喹哪啶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快速准确检测鱼类麻醉剂中喹哪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72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82985.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14 , C12N15/01 , C12N15/06 , G01N33/577 , G01N33/531 , B01D15/22 , B01D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及其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赭曲霉毒素A(OTA)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获得稳定分泌同时识别AFB1和OTA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将制备得到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制备免疫亲和柱中,该亲和柱只需偶联一种抗体即可同时提取AFB1和OTA两种对象,且偶联率易调节和测算,两种对象的结合位点数量相等、结构均一、干扰少;本发明的免疫亲和柱与ELISA联用,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的特点,在检测、监控食品农产品中的AFB1和OTA多残留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3358.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209/44 , C07K14/47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6/44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磺酸基‑异吲哚半抗原、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与应用。一种1‑磺酸基‑异吲哚半抗原,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CH2)n—,其中n=1~6。本发明通过将亚硫酸盐与邻苯二甲醛衍及一定碳链长度的脂肪族氨基酸生反应,在半抗原结构中引入芳香环结构(吲哚环)同时保留了亚硫酸盐的特征结构磺酸基,有利于刺激动物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抗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0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45210.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气相质谱特征碎片非定向筛查食品中香精香料及其衍生物的方法。通过NIST谱库和标准品实验采集化合物碎片离子质荷比和相对丰度,建立数据库;通过TF‑IDF算法计算得到一类化合物的特征离子碎片,用于未知样品定性判断是否存在这一类化合物;最后通过计算样本数据与数据库中化合物的碎片离子匹配个数、碎片离子相对丰度比例偏差、碎片离子排名偏差,选择出与未知样品中结构最相似的化合物,并选择其匹配上的,且相对丰度≥0.1的碎片离子作为定量离子,做标准曲线,用于未知样品的半定量。本发明筛查范围广,效率高,可同时实现食品中香精香料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半定量检测,且结果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87378.9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组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检测该传感器的工作曲线,待用;S2. 组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3. 酶标抗体的制备;S4. 传感器检测组胺:将等体积的待测样液和S3制得的酶标抗体混匀后,滴涂在电极工作区域,将所述电极浸在测试液中,并添加过氧化氢,通过前后峰电流值的变化大小定量测定组胺浓度。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适用于现场检测等优点,可用于样品中组胺检测,适用于在非实验室设置中测定海产食品和鱼组织中的组胺值,实现监管部门的现场快速监测,为海产品安全生产与消费提供残留检测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317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75358.3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86 , C07D311/88 , C07K14/765 , C07K16/44 , C07K16/06 , G01N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86 , C07D311/88 , C07K14/765 , C07K16/065 , C07K16/44 , C07K19/00 , G01N33/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应用。所述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将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即可得到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人工抗原,用上述人工抗原免疫实验动物,使其机体产生特异地针对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的抗体;所述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氨基甲酸乙酯占吨醇衍生物—呫吨聚氨基甲酸乙酯,用于间接检测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87378.9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5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组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检测该传感器的工作曲线,待用;S2.组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3.酶标抗体的制备;S4.传感器检测组胺:将等体积的待测样液和S3制得的酶标抗体混匀后,滴涂在电极工作区域,将所述电极浸在测试液中,并添加过氧化氢,通过前后峰电流值的变化大小定量测定组胺浓度。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适用于现场检测等优点,可用于样品中组胺检测,适用于在非实验室设置中测定海产食品和鱼组织中的组胺值,实现监管部门的现场快速监测,为海产品安全生产与消费提供残留检测的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