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乳液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03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305692.6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乳液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β‑环糊精具有增加疏水性药物水溶性的性能,将其接枝到具有生物粘附性的壳聚糖季铵盐上,对他克莫司或其他疏水性药物进行负载,再利用聚阳离子与聚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原理,将负载了药物的β‑环糊精‑壳聚糖季铵盐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结合,得到目标药物制剂;如果省略对他克莫司或其他疏水性药物进行负载,那么得到的是纳米乳液药物载体。本发明所述纳米乳液药物载体载药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现双重缓释,可达到长效治疗的效果,所得乳液制剂稳定性好,粒径均一,安全无毒性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基于碱渣循环利用型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767591.8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渣循环利用型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碱渣结合海藻酸盐制备可循环吸附重金属的吸附剂材料,并应用于水体重金属移除,不仅开拓了碱渣的资源化利用范围,为碱渣的利用开辟新途径,同时制得的吸附剂具有磁性和多孔性,碱渣材料具有高效的吸附重金属能力,且具有轻质性,可漂浮于水面上,便于回收,从而达到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目的;本发明材料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城市或工业污水、河流、池塘、湖泊等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修复。

    一种雷公藤甲素眼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438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16077.X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公藤甲素眼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雷公藤甲素与丁二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得到雷公藤甲素丁二酸单酯;(2)将羧甲基壳聚糖与雷公藤甲素对醛基苯甲酯混合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雷公藤甲素对醛基苯甲酯溶液;(3)将纳米铜悬浊液加入羧甲基壳聚糖-雷公藤甲素对醛基苯甲酯溶液中,搅拌,静置,得到雷公藤甲素眼科材料。本发明通过制备雷公藤甲素对醛基苯甲酯,利用其醛基与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氨基作用形成动态键席夫碱键,使其在治疗时容易脱落,发挥疗效。辅以铜离子与羧甲基壳聚糖螯合成凝胶,减弱了雷公藤甲素的毒性,改善溶解性,还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达到延长其半衰期,从而长效治疗的效果。

    一种具有特异性识别、快速检测铬离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997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0165.2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特异性识别、快速检测铬离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醛基化壳聚糖进行羧基和巯基化,得到具有特异性识别、快速检测铬离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该功能高分子材料与重金属铬离子可以形成稳定结构的配合物,从而可以准确、快速检测铬离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检测设备,本发明所述材料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无需采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精密仪器,仅通过使用检测试剂便可实现当场检测以及污染程度的划分,检测结果肉眼可观,并且操作简便造价成本低,所用试剂及操作过程无毒副作用。

    一种自组装三维铜拉曼增强基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7243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019966.3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组装三维铜拉曼增强基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拉曼光谱分析领域。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是相对廉价的铜,大大降低SERS基底的应用成本;本发明利用碳点代替普通有机分子,制备出铜的自组装结构,所得铜基底不需特殊保护,无需特殊处理,可直接使用;本发明制得的自组装三维铜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保存;本发明制得的自组装三维铜具有大量的SERS活性位点,对于探针分子(4‑ATP)的检测限是10‑8mol/L;本发明制得的自组装三维铜拉曼增强基底具有丰富的“热点”和超高的稳定性,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任何的前处理,在常温空气中放置数月而不失活,有利于与拉曼基底的大范围应用和拉曼分析技术的大范围应用。

    一种可漂浮的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47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325406.1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漂浮的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磁性纳米铁氧化合物或磁性纳米铁硫化合物与纳米硫化锌或纳米硫化锌的复合物构成。其中,磁性纳米材料使该复合材料在使用后可被铁质筛网直接回收,从根源上去除重金属,方便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纳米硫化锌或其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拓宽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加之复合材料可漂浮于水面,能充分利用太阳光和空气中的氧气,因此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泛,使用后可在环境中直接生物降解。

    一种抗肿瘤缓释药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25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510927181.7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肿瘤缓释药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肿瘤缓释药物材料应用一种水溶性非常好的壳聚糖衍生物,改善了HCPT的水溶性,通过环糊精与金刚烷的主客体作用将羟基喜树碱与水溶性的四乙烯五胺壳聚糖结合在一起,增溶了HCPT。将HCPT以醚键连接在材料上,药物难易脱落,强烈地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基于材料结构中含有的C=N结构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断开、材料结构中的环糊精和金刚烷的主客体作用也可以打开,因此材料起到双控缓释的作用。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定点长效缓释,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且延长了给药时间,极大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

    具有防虫抗病功能的醛类缓释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8833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542931.3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防虫抗病功能的醛类缓释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聚合物改性及复合物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天然优质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的水溶性很好的四乙烯五胺壳聚糖;将肉桂醛、香草醛、茴香醛等醛类连接到合成的水溶性很好的四乙烯五胺壳聚糖上,形成的化合键易于断裂,醛类物质从壳聚糖凝胶中慢慢释放出来,达到长效缓释防虫抗病的效果。所得到的醛类缓释复合物本身具有良好的防虫抗病性能,可以粘附于农作物或者果实表面形成薄膜,不影响生长,无毒副作用,能够长效缓释出醛类物质,增强和延长了防虫抗病的性能,无农药使用,避免了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

    具有防虫抗病功能的有机酸缓释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3435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42858.X

    申请日:2016-07-08

    Inventor: 蒋刚彪 刘永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防虫抗病功能的有机酸缓释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聚合物改性及复合物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天然优质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的水溶性很好的四乙烯五胺壳聚糖;将天然防虫抗病物质水杨酸、松香酸、咖啡酸等有机酸经过回流反应连接到合成的水溶性很好的四乙烯五胺壳聚糖上,应用时,有机酸从壳聚糖脱落慢慢释放出来,达到长效缓释防虫抗病的效果。所得的有机酸缓释复合物本身具有良好的防虫抗病性能,而且易于成膜,可以粘附于农作物或者果实表面形成薄膜,不影响植物生长,也没有毒副作用,能够长效缓释出酸类防虫抗病物质,无农药使用的情况下,达到长久防虫抗病的效果,可用于生产绿色食品。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在制备基因转染载体试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7434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12789.9

    申请日:2015-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在制备基因转染载体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具有疏水性的松香酸或脱氢松香酸接枝到聚乙烯亚胺上,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该改性聚乙烯亚胺能的疏水基团在水中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具有强大疏水性的致密的疏水核,亲水的聚乙烯亚胺则形成亲水外壳,从而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纳米胶束,和DNA结合后形成粒径很小的纳米粒。复合纳米粒子粒径变小后,结构就会更加紧密,这样更容易穿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膜结构,从而能够提高转染效率。可以应用于制备基因转染载体,具有生物安全性高,转染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