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15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971228.0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IjH6102菌株,还涉及所述爪哇棒束孢菌株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爪哇棒束孢菌株(Isaria javanica)IjH6102,分类地位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菌科(Cordycipitaceae)、棒束孢属(Isaria),所述菌株于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是2019年12月18日,保藏号GDMCC No:60936。本发明所述的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生物活体农药,其对防治黄曲条跳甲高效,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具有作为环境友好的真菌杀虫剂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5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16083.9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香味物质的真菌,属于真菌生物技术领域。所述产香味物质真菌为产紫篮状菌(Talaromycespurpureogenus)菌株TapuXJ14C02,所述产紫篮状菌菌株TapuXJ14C02已于2021年4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 61600,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所述菌株产生的香味物质包括缬草‑4,7(11)‑二烯、异戊酸异戊酯、3‑辛醇、千里酸异戊酯、异长叶烯、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异戊酸异丁酯、乙基庚‑4‑烯酸酯、3‑辛酮、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所述菌株的香味物质组成独特,功能多样,易于提取,具有非常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8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362077.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红火蚁的球孢白僵菌BbL25菌株。所述菌株于2017年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045。本发明所述球孢白僵菌BbL25菌株对红火蚁高度致病,其接种后第14天对红火蚁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8.15×105分生孢子/mL,且该菌株对红火蚁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1×107/mL的孢子悬浮液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14天达到82.52%,与化学杀虫剂0.25%氟虫胺饵剂的效果相当。所述球孢白僵菌BbL25菌株可作为一种活体生物杀虫剂,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性,适用于有机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36712.0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增效组合物,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唑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其中唑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的重量1:20~60:1,二者的重量总和在增效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5%。本发明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本发明还涉及唑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联合用于预防或控制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用途,尤其防治甘蓝小菜蛾与菜心上的黄曲条跳甲有特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105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36719.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杀虫环与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杀虫环与苏云金杆菌,所述杀虫环与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1:50~50:1,二者的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60%。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用途,尤其是预防或控制小菜蛾和菜青虫有特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0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444569.1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及其应用。菌株MaTS02是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2015年3月31日,保藏号CCTCC M 2015167。所述菌株是从西藏自治区白朗县的土壤里分离,该菌株生长性状好,产孢能力强,对烟粉虱杀虫活性强,对2龄烟粉虱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15×106孢子/mL(处理后7天),致死中时间LT50为6.40天(107孢子/mL)。利用该菌生产杀虫真菌制剂,作为一种活体生物杀虫剂,能够安全、环保地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00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444821.9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淡紫拟青霉PlTS01及其在防治烟粉虱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从甘肃省永登县中川镇的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于2015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168。该菌株对烟粉虱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在处理后第6天,对B型烟粉虱2龄若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66×106孢子/mL,半致死时间LT50为4.35 d(在1.0×107孢子/mL剂量下)。该菌株展现了作为环境友好的微生物农药用于防治农业重要害虫‑烟粉虱的良好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00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444569.1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及其应用。菌株MaTS02是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2015年3月31日,保藏号CCTCC M 2015167。所述菌株是从西藏自治区白朗县的土壤里分离,该菌株生长性状好,产孢能力强,对烟粉虱杀虫活性强,对2龄烟粉虱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15×106孢子/mL(处理后7天),致死中时间LT50为6.40天(107孢子/mL)。利用该菌生产杀虫真菌制剂,作为一种活体生物杀虫剂,能够安全、环保地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77312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9050022.8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僵菌素与苦参碱的复配杀虫主剂及杀虫剂。所述复配杀虫剂包括主剂和辅剂,主剂和辅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30%和70~99%。所述复配杀虫主剂是由绿僵菌素和苦参碱按照1∶0.25~50的重量比例制备得到的混合物。所述的绿僵菌素为含绿僵菌素A、B、C、D、E的纯净物或混合物,所述苦参碱为含苦参总碱的纯净物或混合物。所述复配杀虫剂可以加工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或水乳剂等。本发明杀复配虫剂应用于防治蔬菜叶面害虫,尤其是用于防治棉蚜效果非常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691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219992.1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龟子绿僵菌与绿僵菌素混合杀虫组合物,所述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的个数与绿僵菌素的毫克数比为(0.1~10.0)×106∶10~10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防治地下害虫单独使用绿僵菌其防治效果不稳定、见效慢的不足,利用绿僵菌素对绿僵菌的增效作用,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选择确定了二者最佳的混合比例,开发出绿僵菌与绿僵菌素混配杀虫组合物,同时提供了含所述组合物的杀虫剂。本发明杀虫剂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防治效果稳定而且显著,对防治地下害虫尤其是蛴螬类害虫,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