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6481.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太空出舱活动的手持式对接机构,能够实现空间有效载荷与航天器的捕获、对接、锁紧、解锁、解锁维持与分离功能。该手持式对接机构包括:被动端和主动端;被动端的对接柱上设置有锁定孔A;主动端的对接座上设置有对接孔;同时对接座上设置有贯通对接孔的锁定孔B;当对接柱与对接孔对接后,锁定孔A和锁定孔B同轴连通;滑动托柱组件位于对接座的对接孔内,用于约束锁定销组件的初始位置;锁定销组件用于在被动端和主动端对接后,对被动端和主动端进行位置锁定;碟簧预紧组件和曲柄连杆滑块机构为锁定销组件提供预紧力;操作手柄用于带动曲柄转动;解锁维持机构设置在曲柄上,通过限制操作手柄的转动来保持锁定销组件的解锁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29269.3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王文龙 , 肖涛 , 王波 , 杨建中 , 庄原 , 李林 , 唐自新 , 李潇 , 从强 , 何冰 , 殷新喆 , 王宁 , 夏祥东 , 孙繁新 , 陈同祥 , 孙勇 , 程大义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停泊机构,属于空间站货物运输领域;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包括三爪式连接机构、弹簧推杆分离机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蜗轮蜗杆自锁机构、主动端壳体、主动端电接口、推盘和固定盘;被动端包括被动端壳体、被动端碟簧组件、被动端电接口和被动端导引定向孔;主动端在空间机械臂带动下对准被动端后;三爪式连接机构向外旋转打开;主动端继续向被动端移动;直至主动端电接口插入被动端电接口,直至插接到位;三爪式连接机构的3个夹爪向内旋转关闭,现锁紧固定;本发明能够在空间机械臂协助下实现携带货物与空间站机械连接,能够将货物停靠在空间站,并能长期保持稳定停靠。在需要分离时,实现低冲击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4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30153.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端面插合连接分离机构容差设计方法,采用粗校正纠偏和精校正纠偏两级方式。其中粗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周向设计手爪配合被动段上设计的卡槽实现;精校正通过在主动端对接面上设计的导杆与在被动端对接面上对应位置设计的导杆孔插接配合实现,且在导杆与导杆孔的前端进行了倒角设计。同时还对粗校纠偏与精校正纠偏过程进行设计,实现连接分离装置的主动端与被动端对接过程中完成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自动插合,且插合容差满足电连接器插合的位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4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0399064.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主结构变构型卫星平台,涉及卫星结构平台领域;包括6个三棱柱桁架模块、面板、太阳翼、停泊对接机构和气液补加对接机构;其中,6个三棱柱桁架模块其中一个棱角指向中心,紧凑对中排列,形成六边形形状;面板固定安装在三棱柱桁架模块指向外侧的表面;n个太阳翼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m个停泊对接机构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k个气液补加对接机构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其中,n为≥1的正整数;m为≥1的正整数;k为≥1的正整数;本发明用重构机构驱动铰链和随动铰链将多个模块的三棱柱连接,入轨后平台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变构型和平台扩展,确保平台上无论是平台外侧还是平台内侧都能100%维修可达,充分满足未来卫星在轨维修和服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21885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710430916.4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爆炸作动装置密封方法,步骤为:1)采用径向活塞密封形式,在活塞上设计两个相同密封槽;2)在活塞的两个密封槽之间增加一个宽度0.5mm~1mm、深度1mm~2mm的“卸爆槽”;3)依据装置的工作温度选用可耐受的O型密封圈的材料,并在每个密封槽内放置一个O型密封圈;4)在活塞与火炸药之间增加一个非金属垫片,其直径尺寸与活塞外径相同;5)采用GD‑414胶粘剂将非金属垫片与靠近火炸药方向的活塞端面进行贴合粘结。该方法基于爆炸产物预置填充与爆炸泄压的思想,不仅有效提升爆炸作动装置的密封可靠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035211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847195.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对接系统,所述电磁对接系统包括目标电磁装置和追踪电磁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生成第一目标电信号以驱动所述目标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生成第二目标电信号以驱动所述追踪电磁线圈;所述目标电磁线圈和所述追踪电磁线圈之间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电信号产生目标电磁力,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根据所述目标电磁力进行对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对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对接过程稳定实现柔性对接以及安全分离、且对接效率高,实现提供足够大的电磁力的同时,也保证对接过程中较大的相对速度容差和相对位置容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29371.4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巷坚硬顶板增强爆破切顶卸压方法,在坚硬顶板中施工高位巷,采用聚能药包爆破产生定向裂纹面,在坚硬顶板中产生滑移带,并且为临近的炮孔爆破提供新的自由面;两个聚能药包中间施工一个增强爆破孔,合理控制微差时间使聚能药包先起爆,增强爆破孔后起爆,使块体之间的滑移摩擦下降,被聚能药包切断的块体能够更容易垮落。本发明专利提出的切顶卸压增强爆破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爆破断顶的效果,而且能够让成块的坚硬顶板顺利垮落,及时释放上覆岩层的压力,减弱回采工作面前的压力,降低深部煤矿的冲击地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96361.8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深部煤层顶板爆破放顶控制与泄压防冲方法,涉及深部煤层顶板爆破放顶控制与泄压防冲技术领域。所述爆破方法,包括步骤:选定关键岩层;在所述关键岩层中确定高位爆破巷;在所述高位爆破巷的顶板、底板和帮部沿回采工作面纵向与横向钻取炮孔,所述纵向炮孔为平行孔,所述横向炮孔为扇形孔,所述纵向炮孔和所述横向炮孔形成网格化炮孔;对钻取的所述炮孔进行装药;先同时起爆横向炮孔,利用爆破产生的大量气体和强大冲击波,形成一组平行的断裂面;再逐孔起爆纵向炮孔,在纵向炮孔起爆过程中,利用所述断裂面形成的自由面引导爆破能量聚集于该自由面上,以碎岩。本发明适用于煤层回采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4097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52945.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odges‑Lehmann的消防危险品图像超分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危险品图像多个像点的各颜色通道下的灰度值矩阵;对原始图像进行缩放获得重构图像,将重构图像根据缩放倍数映射到原始图像,选取矩形网格中距离目标像点最近的十六个采样点;根据所示十六个采样点,计算插值核内像素值的Hodges‑Lehmann值,更新目标像点的像素值;根据插值核内像素值的Hodges‑Lehmann值,设定图像超分评估指标,完成基于Hodges‑Lehmann的消防危险品图像超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插值核中16个像素点进行稳健性估计,更新目标像素点灰度值,不会出现权重分布不均等现象,增强图像边缘轮廓,为识别小尺寸目标图像引入更多细节信息,提升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3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24798.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08 , G06F30/27 , G06F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面向复杂建筑火灾的动态智能疏散方法及装置。一种面向复杂建筑火灾的动态智能疏散方法包括:通过人员和建筑物设备,获得人员信息数据、建筑通道数据和火灾信息数据;根据人员信息数据和所述建筑通道数据建立疏散空间模型,根据疏散空间模型进行简化和计算操作,获得疏散距离;基于人员信息数据和建筑通道数据进行计算操作,获得疏散难易度;采用XGB、LGB和GBoost学习器,根据Stacking集成策略,建立基于Stacking集成的疏散时间预测模型;通过基于Stacking集成的疏散时间预测模型,获得疏散最优路径。帮助人员避免耗时长或者因火灾导致规划的疏散路径中断,实现人员动态疏散,提高了疏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