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59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61889.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培养液及使用方法。将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pasteurii)接种于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在25~30℃下进行恒温振荡培养,并控制初始PH值为6左右,培养12~24小时,培养过程中每隔两小时取出部分菌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OD600,得到菌种生长曲线,观察得到于18小时左右就进入稳定期,相比于前人研究菌种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本发明具有可以充分利用培养液中物质,工艺简单,效率高,用时短,环境清洁,成本低廉,同时还提高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的效率,可以缩短混凝土裂缝修补时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61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7826.6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6/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减震隔振道床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轻质混凝土材料组成中包含有EPS颗粒轻质材料与石子、砂、水泥及一些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拌合而成的轻质混凝土。根据地铁沿线减震隔振的设计要求确定轻质混凝土层中混凝土与EPS颗粒的体积比进行拌合,拌合体积比为3:2、3:1或4:1;EPS颗粒的粒径为1~3mm,密度为12~15kg/m3;本发明在轻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按照混凝土和EPS颗粒的不同体积比,添加一定比例的高性能聚羟酸减水剂和硅粉保证轻质混凝土的强度质量。根据本发明的拌合方法可以得到一种减震隔振的地铁混合弹性轻质道床所需的轻质混凝土,实现减振隔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302622.X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4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载水电解消除蓝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1)、浮动式多组消除蓝藻电极板(2)、控制模块(3)和船体(4);在船体(4)上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1)和控制模块(3),由控制模块(3)控制太阳能供电系统(1),浮动式多组消除蓝藻电极板(2)位于水中,通过导线与太阳能供电系统(1)连接。使用了这套装置,一是控制电流给电极板通电,电解杀死浮在水体表面的蓝藻;二铁质电板电解在水体中生成Fe(OH)3的胶体液将蓝藻的尸体沉入湖泊或河流的底泥中;三Fe(OH)3沉入底泥后,Fe3+与磷酸盐生成FePO4,并在表面形成Fe胶膜,对内部的Fe-P祈祷屏蔽作用,大大降低底泥中磷酸铁的溶解和磷对水体的释放,达到清洁水体的功效。这样保护水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55519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1804.6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10 , B65F1/1405 , B65F1/0033 , B65F2210/104 , B65F2210/162 , B65F2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垃圾箱,具体包括箱体、内桶、 蓄电池、电磁铁、太阳能、光电传感器、铁块、拉簧和单片机;箱体具体包括垃圾投放口、烟头投放口和电池投放口;垃圾投放口与内桶相连,烟头投放口与烟灰盒相连,电池投放口与电池盒相连;电磁铁安置于垃圾箱底部,铁块通过拉簧与垃圾箱顶部相连,光电传感器位于铁块下方。本发明压缩垃圾箱可以压缩垃圾,充分利用垃圾箱的空间,使得垃圾箱能够容纳更多的垃圾。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41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02622.X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4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载水电解消除蓝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1)、浮动式多组消除蓝藻电极板(2)、控制模块(3)和船体(4);在船体(4)上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1)和控制模块(3),由控制模块(3)控制太阳能供电系统(1),浮动式多组消除蓝藻电极板(2)位于水中,通过导线与太阳能供电系统(1)连接。使用了这套装置,一、控制电流给电极板通电,电解杀死浮在水体表面的蓝藻;二、铁质电板电解在水体中生成Fe(OH)3的胶体液将蓝藻的尸体沉入湖泊或河流的底泥中;三、Fe(OH)3沉入底泥后,Fe3+与磷酸盐生成FePO4,并在表面形成Fe胶膜,对内部的Fe-P祈祷屏蔽作用,大大降低底泥中磷酸铁的溶解和磷对水体的释放,达到清洁水体的功效。这样保护水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343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235571.X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减震隔振复合道床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混凝土层和EPS层,其中混凝土层为三层或四层,EPS层是两层或三层,并且最上层以及最低层均为混凝土层,并用小钢钎将EPS层与浇筑的混凝土层固定,混凝土层要求C35标准,EPS层的密度要求12~15kg/m3,EPS颗粒粒径为1-2mm,本发明既满足强度和长期稳定要求,又有一定的弹性,起到明显的减震隔振作用,其能量衰减达50-60dB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7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6587.2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模型试验动静荷载加载装置的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右立板和连接所述两块立板顶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左水平板、中心水平板、右水平板和两个宽度调节盒;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分别与左立板的顶端和右立板的顶端连接,中心水平板的两端通过宽度调节盒分别与左水平板和右水平板连接;中心水平板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设置有调压阀的输气管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气缸中的活塞杆穿过气缸下端并连接有加载轴;所述加载轴的下端连接有加载板。本发明的加载装置以气压实现加载,并且可以施加不同作用模式的动荷载,简单实用,用于室内模型试验,满足大部分工程实践中的荷载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60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710020590.4
申请日:2007-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缪林昌
IPC: E02D17/00 , E02D17/18 , C04B22/06 , C04B18/08 , C04B14/12 , C04B14/06 , E02B3/16 , E02B3/12 , E02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Abstract: 无裂缝防渗稳定膨胀土挖方堤坡施工方法是一种用于水利和道路工程膨胀土渠坡和路堤无裂缝防渗稳定膨胀土挖方堤坡设计方法,尤其是一种直接应用于膨胀土地区水利工程领域的边坡的设计,其施工方法为:A.探明测定所在区域膨胀土的膨胀势和膨胀土的埋深和厚度;B.选定注浆的压力,采用易流动的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进行劈力压浆,注浆的压力取0.3MPa~1.0MPa;C.待压入膨胀土土体内部的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固结后,按设计的边坡坡度进行开挖;D.进行无缝防渗保护层施工,这种改性后的膨胀土压密层结构稳定,不会出现干裂现象,压密层的渗透系数很小,达到防渗的目的和要求,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18719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1068.2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7/36
Abstract: 吹填砂膨胀聚苯乙烯颗粒混合轻质路堤填料的填筑方法是一种新型路堤填筑工艺技术,是减轻路堤荷载的一种有效方法,节约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是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技术革新。该工艺技术主要步骤为:a.测定吹填砂的颗粒级配曲线;b.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两参数,即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c.确定不同配比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d.现场吹填砂EPS混合轻质填料的配置与搅拌;e.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结构;f.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填筑工艺;g.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碾压工艺;h.吹填砂EPS混合轻质路堤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974956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098342.7
申请日:2006-1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无裂缝防渗膨润粘土衬垫施工工艺是一种用于现代卫生填埋场膨胀土衬垫设计,现代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中衬垫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关系现代卫生填埋场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效益。利用这一技术可更好地保护和防止由于衬砌渗漏导致填埋场的淋洗液污染地下水。该工艺步骤为:a、测定原粘土层的颗粒级配曲线和胀缩特性;b、将原粘土压碎,并掺入膨润土、粉煤灰、细砂,再测定颗粒级配曲线,c、进行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的击实曲线,并得到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进行制样,并测定试样的胀缩性和渗透系数;e、配置最佳含水量稍湿状态下进行分层填筑与振动压实,每层填筑的厚度不超过30cm,形成压密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