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107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715737.6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大头丁型螺纹灌注桩成桩方法及双动力套管扩孔钻具。首先,启动上部动力系统,使钻杆正钻,驱动先导钻头挤压钻进,随后启动中部动力系统,驱动套管钻头跟进挤压钻进扩大头孔;当扩大头孔的深度达到要求后,停止套管钻头钻进,先导钻头继续钻进直至设计桩深;然后反转并提升钻杆,打开挤压第一螺纹成型机构的棘爪,形成下部螺纹桩孔的大径并泵送混凝土;当先导钻头提升至套管钻头时,使套管钻头反转提升,通过第二螺纹成型机构的棘爪挤压扩大头孔,形成上部螺纹桩孔的大径并泵送混凝土;直至先导钻头到达设定标高后,停止混凝土泵送,从而形成扩大头丁型螺纹灌注桩。本发明施工方便,既节约材料又能有效提供承载力,适应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0595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0260.2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包括地下一层并联式公路隧道、地下二层并联式公路隧道、地下三层地铁隧道和地下四层地铁隧道,其中,地下二层并联式公路隧道的设置方向与地下一层并联式公路隧道的设置方向垂直,且地下二层并联式公路隧道的顶板和地下一层并联式公路隧道的底板为共用板,地下三层地铁隧道的设置方向与地下二层并联式公路隧道的设置方向垂直,地下四层地铁隧道的设置方向与地下三层地铁隧道的设置方向垂直,各层之间通过自动扶梯及楼梯连通。实现了乘客立体换乘功能,大幅减少了乘客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换乘所需步行的距离,避免以往单层枢纽空间内乘客在各个换乘点附近聚集的问题,以此保障人流畅通并减少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113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604923.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四川奥思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属于边坡防护领域,其主要由夹头、容纳夹头的套管和夹具组成,套管内部通孔一端大、一端小,大的一端为套管头,小的一端为套管体,使得夹头只能从套管头放入,夹头为圆锥筒,其内部通道大小与绳索大小相当,夹具由上夹具和下夹具组成,上夹具和下夹具结构、大小完全相同,上夹具主要由条形板和夹持部组成,条形板一端开有固定孔,另一端固定连接能套在套管头上的夹持部,夹持部内开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套管头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本发明能避免出现边坡防护系统因局部受力偏高和系统中其它构件因过载而被破坏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14976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85549.3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缝的主被动一体止水的中埋式止水带结构,在主带体顶面的中部一体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中部凸囊,中部凸囊的顶部设有开口或开有进水孔,且中部凸囊的内腔中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囊遇水膨胀体,在主带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侧凸台,两边侧凸台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金属定位片。本发明实现了止水带主带体、中部凸囊和金属定位片主动堵水,中部凸囊内的遇水膨胀体遇水膨胀被动堵水,达到了多道堵水目标,采用主动防水与被动防水相结合,多道设防堵水,堵水效果好;中部凸囊对遇水膨胀体有保护和约束作用,可提高堵水效果;本发明施作简单可行,可节约施工成本,工程质量较易控制,将水堵于来水侧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41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38377.2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式中墙连拱隧道平行中隔壁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左、右洞的左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开挖左、右洞的左下部,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设斜撑,在中墙衬砌钢架内以及斜撑所在区域喷筑混凝土;开挖右洞右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左洞右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右洞右下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左洞右下部,施作初期支护等步骤。本发明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中墙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型钢钢架”结构形式,其结构异化于先行洞初期支护中;结构中墙无临时支护,可减少施工步序和节约投资,并大幅提高连拱隧道施工效率,在长大隧道和城市隧道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87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71100.1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截水沟的施工方法,包括沟槽开挖、沟槽处理、安放截水沟、填缝处理、碾压截水沟等步骤,所述截水沟为“口”字形整体结构,由底板、侧壁板和顶部的水篦子组成,侧壁板的下端与底板的端部连为一体,侧壁板的上端与水篦子的端部连为一体,在所述水篦子上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从水篦子的顶面贯通至底面。本发明截水沟结构简单,能够进行统一生产制作,使截水沟生产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成型的产品,现场可以直接使用,基本不需要模板,增加了截水沟的受力强度,截水沟施工的工序少,操作简便,减少了噪音污染,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1135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04923.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四川奥思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装置,属于边坡防护领域,其主要由夹头、容纳夹头的套管和夹具组成,套管内部通孔一端大、一端小,大的一端为套管头,小的一端为套管体,使得夹头只能从套管头放入,夹头为圆锥筒,其内部通道大小与绳索大小相当,夹具由上夹具和下夹具组成,上夹具和下夹具结构、大小完全相同,上夹具主要由条形板和夹持部组成,条形板一端开有固定孔,另一端固定连接能套在套管头上的夹持部,夹持部内开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套管头的外部轮廓相匹配。本发明能避免出现边坡防护系统因局部受力偏高和系统中其它构件因过载而被破坏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38377.2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式中墙连拱隧道平行中隔壁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左、右洞的左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开挖左、右洞的左下部,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设斜撑,在中墙衬砌钢架内以及斜撑所在区域喷筑混凝土;开挖右洞右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左洞右上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右洞右下部,施作初期支护;开挖左洞右下部,施作初期支护等步骤。本发明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中墙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型钢钢架”结构形式,其结构异化于先行洞初期支护中;结构中墙无临时支护,可减少施工步序和节约投资,并大幅提高连拱隧道施工效率,在长大隧道和城市隧道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40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37852.4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式中墙连拱隧道平行中隔壁施工方法,依次开挖右洞左上部、右洞左下部、右洞右上部、右洞右下部、左洞右上部、左洞右下部、左洞左上部和左洞左下部,在开挖的同时施作初期支护。本发明两洞临时中隔墙近于对称,中墙与右侧隧道左导坑一起开挖,二次架设斜撑,二次喷筑而成,此法不开挖中导洞,隧道从中部向两侧逐步施工,围岩应力逐步释放,初期支护逐步封闭,保证支护体系稳定性,可提高连拱隧道施工效率,可实现连拱隧道快捷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318.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乐川 , 李爽 , 张剑彪 , 杨昌宇 , 李正川 , 刘贵应 , 肖强 , 旷文涛 , 曹林卫 , 刘保林 , 向长洲 , 徐昆杰 , 李海军 , 王秋 , 吴伟 , 马洪 , 肖杨 , 杨宝 , 田攀 , 冉竣元 , 刘旭 , 蒲松
IPC: E2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刚性支护体系的大拱脚台阶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基于刚性支护体系的大拱脚台阶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隧道初期支护外侧施作超前支护;S2、开挖上台阶;S3、施作上台阶范围的具有大拱脚的隧道初期支护;S4、滞后上台阶一段距离,开挖下台阶;S5、施作下台阶范围的下台阶初期支护;S6、按正常台阶工法施作后续工序。它结合了管幕暗挖技术与浅埋暗挖法及大拱脚台阶法的各自优点,在刚性支护体系下可以按常规台阶法组织施工,上台阶设置大拱脚隧道初期支护,亦可显著减小下台阶开挖时对上台阶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工法的实施难度,操作性强,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