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61419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1842.5

    申请日:2011-05-30

    Inventor: 矢部博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8 F16F9/46 F16F9/504 F16F9/5126

    Abstract: 一种缓冲器,在内筒(4)的底侧油室(C)内设置杆加速度降低机构(24)。杆加速度降低机构(24)包括:由螺固设置在底阀(14)的紧固螺栓(16)的筒状的收纳箱(26)及盖(27)构成的外壳(25)、可位移地插嵌于外壳(25)内且在上下两侧划分可变室(F、G)的自由活塞(28)、对自由活塞(28)的位移施加弹性阻力的弹性盘(30、31)。形成于外壳(25)内部的可变室(G、F)的体积与底侧油室(C)、贮存室(A)内的压力变化对应而增减。由此,能够在杆加速度降低机构(24)产生杆振动,减少车辆行驶时梆梆声的产生。

    缓冲器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8735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45984.1

    申请日:2011-02-25

    Inventor: 足羽正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将阻尼力设定为多级来提高阻尼力特性设定的自由度。向封入有工作液的液压缸插入连结有活塞杆(4)的活塞(3)。在活塞(3)的下端面使大致圆形的外侧阀座(14)、内侧阀座(15)、盘支承部(16)和具有缺口(31)的中间阀座(30)突出。使盘支承部(16)的突出高度比外侧阀座(14)低并在内侧阀座(15)的突出高度以上,使中间阀座的突出高度比外侧阀座(14)低并在盘支承部(16)以上,使盘阀(17)结合在这些阀座上并由内侧阀座(14)压住。在盘阀(17)开阀时,大径盘(17A)以第一中径盘(17B)为支点而外周侧挠曲,接着,以第二中径盘(17C)为支点挠曲,进而以小径盘(17D)为支点挠曲,因此,流路多级地增大,能够使阻尼力特性多级地变化。

    减振器可调节缓冲阀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0170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10120377.1

    申请日:2005-11-09

    Inventor: 池永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8 F16F9/4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器可调节缓冲阀,包括一个上部护圈(240),其与高压侧相通、一个主阀(250),其安装于上部护圈(240)之下,其中,主阀(250)包括一个阀体(252),其容纳一个引导腔(259),一个片环(256),其安装于阀体(252)的顶面,一个壳体(258),用于容纳阀体(252)及片环(256),且通过在壳体的上下端卷曲,来一体容纳阀体(252)及片环(256),其中,对油流进行控制,从而产生缓冲力,且根据引导腔(259)内的压力,以减小引导腔(259)内的缓冲力分散的状态,来同时调节该缓冲力。该可调节缓冲阀的主阀的结构更加简化,减少了引导腔内缓冲力分散情况的发生,因而可获得稳定的缓冲力,且可改善减振器的性能。

    粉末冶金制成的具有支承筋的活塞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5016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3822830.0

    申请日:2003-08-30

    Inventor: E·迈 R·施密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制成的用于活塞-油缸装置、尤其是减震活塞的活塞体,它有一个整体的活塞体(6),该活塞体在其圆周面上在一个邻接活塞端面(4.1)的部位设有一个环绕的、突出圆周面的环绕筋(12),在该筋上连接有一直至活塞的另一个端面(5.1)的平行的、相互间距并排的纵向支承筋(10),其中在这活塞两个端面(4.1,5.1)之间的至少一个部分上设有至少一个横槽(11.1),其中各有两个相邻的支承筋(10)限定了一个槽形的缺口(11),该缺口在其背离环绕筋(12)的端部在纵向是敞开的,其中在活塞体(6)上可以成型出一个由一种可热变形的密封材料构成的皮碗形密封部分(9),因而无论是环绕筋(12)还是支承筋(10)至少在其一部分高度上都成型到皮碗状密封部分(9)的材料里。

    转向减震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0208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56359.7

    申请日:2004-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1/08 F16F9/064 F16F9/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减震器,其使用廉价且结构简单的筒型减震器,在切换手柄时产生随着其切换角而逐渐增加的衰减力,在使手柄返回时不产生衰减力,并具有期望衰减特性的转向减震装置。在使转向杆(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头管(6h)和前叉(2)的叉桥(4)之间配置筒型减震器(10),使得当手柄在中间位置时为最短,该筒型减震器(10)与头管(6h)和叉桥(4)分别通过球面接头(13,14)连接。筒型减震器(10)形成为在进行伸长时产生衰减力,把手柄切换到右侧或左侧的任何一侧,筒型减震器(10)伸长,产生衰减力。

    缸体装置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016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80044675.3

    申请日:2016-07-21

    Inventor: 柴原和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87 F16F9/348 F16F2230/0041

    Abstract: 提供一种缸体装置,其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消除成本等问题。在缸体装置(1a)中,在前侧端板(4)与缸体(3)之间具备前侧环状盘(40),在该前侧环状盘(40)上设置有缸体侧开口(45),在前侧环状盘(40)上设置有与缸体侧开口(45)连通的储液室侧开口(48),在前侧端板(4)与前侧环状盘(40)之间,形成有限制彼此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部(27、43)。由此,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对削减成本做出贡献。

    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2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580062035.0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8 F16K4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阀(7),其包括阻尼阀体(9),该阻尼阀体具有在两个盖侧(11、13)之间的至少一个穿通通道(15、17),其中,穿通通道(15、17)的排出口通入盖侧的环形沟(19),该环形沟由环形的靠外的和环形的靠内的阀靠置面(21、23)限定边界,用于至少一个阀盘(25)的至少一个环形的阀靠置面(21、23)在周缘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并且环形沟(19)在周缘上具有不同的宽度,并且至少一个阀靠置面(21、23)在周缘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