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0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422947.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序堆积相变热防护层,包括封装壳、多孔骨架、相变胶囊和气凝胶颗粒;封装壳分为内、外两层,层内封装有热防护材料;多孔骨架的最外层紧贴外层封装壳的内表面,自外层封装壳向内层封装壳沿径向间隔布置,多孔骨架间隔布置至少三层,每两层之间留有间隙,相变胶囊嵌设于多孔骨架的孔内,在两层多孔骨架之间的间隙中也布设有相变胶囊;相变胶囊在骨架内和间隙内沿周向、径向、轴向呈有序的堆积排布;气凝胶颗粒填充于有序堆积相变胶囊、多孔骨架及封装壳空间的间隙中。多层多孔骨架可有效降低径向的热流量,同时具有抗冲击的作用,相变胶囊均匀吸收进入防护层内部的热量,达到维持热防护层内温度恒定且均匀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9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456377.8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相变储能蒸汽腔模组,该模组包括树状蒸汽腔与相变容器。所述树状蒸汽腔包括至少一个蒸汽腔平板、一个柱状蒸汽腔和多组枝干蒸汽腔结构,蒸汽腔平板的一面与热源接触,使热源集中的热量均匀化扩散至蒸汽腔平板表面,蒸汽腔平板的另一面与相变容器的外表面封装;柱状蒸汽腔与蒸汽腔平板连接,多组枝干蒸汽腔环绕柱状蒸汽腔布置且都具有两个以上向空间延伸的枝干蒸汽腔分杈;多组枝干蒸汽腔通过多层环状蒸汽腔肋连接;以上蒸汽腔平板、柱状蒸汽腔、枝干蒸汽腔及环状蒸汽腔肋的内部通道相互连通,内部空间填充相变工质,且内表面均布置有多孔毛细结构。所述相变容器内布置上述树状蒸汽腔结构,内部其它部分填充具有的相变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458059.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N3/1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人工神经网络、水力损失网络模型的多通道换热器流量分布预测方法,针对任意的多通道换热器,将其分为进口部分、换热芯体、出口部分,建立水力损失网络,各通道水力损失均包括进口局部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和出口局部损失三部分。通过经验关联式预测通道内部沿程损失;通过CFD方法获得进出口局部损失系数样本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进出口局部损失系数预测模型。给定初始流量分布,通过迭代计算,使得各通道总水力损失预测值达到一致,即可确定流量分布。本发明的预测方法能准确高效地预测多通道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分布,有效评估流动不均匀性,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3506.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盐相变储能复合损伤机理实验平台,可应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层相变储能单元的封装壳体及储能装置壁面的复合损伤机理,主要包括:主罐、高温储罐、低温储罐、高温副罐、低温副罐、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变储能单元等。主罐是一种斜温层式蓄热罐,罐内堆叠有相变储能单元。罐内上下两端设有带孔的分流板,第一分隔架、第二分隔架和第三分隔架。上下分流板之间有斜温层厚度测量通道。本平台可提供多类热力边界条件,实验能耗低、周期短,测量实时且精确。可同时探究堆叠压力造成的机械损伤,温度层引起的热应力和热疲劳损伤,熔融盐引起的腐蚀性损伤,热棘轮效应引起的机械损伤,以量化各类损伤对复合损伤的叠加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7664.8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可视化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海洋条件模拟平台、可视化实验段、光学测量系统、三维定位台架、给液系统、温控系统、实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光学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CCD相机、镜片组件及远程计算机;给液系统用于实现工质的循环,配合温控系统与实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所需的实验工况;光学测量系统的CCD相机通过三维定位台架与可视化实验段平行固定在海洋条件模拟平台上,与海洋条件模拟平台同步运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可视化实验方法,可实时可视化地获得海洋条件下枝型通道内流体流动混合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14464.6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移动能量收割装置,包含固体散料收集装置、固体散料输送装置、固体散料存储装置、固体散料换热装置、动力装置、能量转换/存储装置以及移动装置;固体散料收集装置收集固体表面的固体散料;固体散料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固体散料,其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散料存储仓,固体散料存储装置和固体散料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固体散料输送装置;固体散料换热装置包括散料进料口、散料出料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介质出口、换热器;能量转换/存储装置用于将来自固体散料换热装置获得的热量进行储存、热电转换和/或工业热利用;移动装置驱动能量收割装置运动。通过本装置实现固体表面含热能的固体散料能量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2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39608.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11B3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或外接型M2固态硬盘的散热贴,该散热贴包含:薄型多孔泡沫金属铜层、双向正六边形阵列散热层、特别处理的固定铜片和硅胶绝缘垫。本发明针对市面上M2固态硬盘设计各结构尺寸,利用高效的双向正六边形阵列散热层等设计实现了轻量化和高效散热的并举。固定铜片起到了支撑和基准面的作用。硅胶导热绝缘垫与用户M2固态硬盘相连,既可以起到粘合、缓冲和静电屏蔽的作用,也可以减小导热固体面之间的接触热阻。本发明散热贴易于安装,仅需要使用者将散热贴与硬盘紧密贴合,即可使得硬盘的散热能力大幅增强,工作温度大幅降低,并且可以提高用户M2硬盘的抗压抗弯能力,轻便且易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419051.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颗粒有序堆积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本体设有入口整流格栅、支撑平板和异形颗粒,支撑平板表面设有定位凸起和涡流发生器,异形颗粒表面设有定位槽和二次曲面结构。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的配合,将异形颗粒固定在支撑平板上装配形成单层堆积单元,在垂直支撑平板方向将多个堆积单元依次堆叠,即可形成有序堆积结构。本发明提出的异形颗粒有序堆积换热装置,与格栅支撑颗粒有序堆积结构相比,既允许两种不同流体间接换热,又通过改变流动传热特性,进一步提升流动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95902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超声波发生器的相变储能强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模块及相变储能模块。其中,超声波发生模块包括内置超声波振子单元外部无线充电发射器及外部电源,所述内置超声波振子单元由感温开关、超声波发生器、无线充电接收器组成;相变储能模块包括封闭壳体,加热面,冷却面,相变材料及多孔材料。内置超声波振子单元具有两方面的布置需求:一为布置在多孔材料内部中间处,目的对全场相变材料进行强化;二为布置在位于装置冷却面下端与封闭壳体底部交界处的储能单元中难以熔化的固相区域,目的对局部换热不均匀处进行特殊强化。特别地,内置超声波振子单元的启停工况应根据相变材料实时熔化情况进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09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8609.8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蚁种的PCM恒温巢、构建方法和蚂蚁的饲养方法。本发明主要分为巢室区、活动区和加热缓震层三个部分:巢室区主要包括PCM材料填充层、干湿分离结构层、仿生巢穴等;活动区主要包括透气投喂口、温湿度计、扩展口等;加热缓震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保温缓震层、电加热垫、储水保湿层。巢室区采用仿生结构设计,各巢室之间相互连接,巢室区的分隔亚克力板内部填充PCM材料,通过PVA海绵、亚克力隔板与混凝土保湿层等可以实现干湿分离功能。本发明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利用PCM材料的相变潜热使得巢室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