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3506.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盐相变储能复合损伤机理实验平台,可应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层相变储能单元的封装壳体及储能装置壁面的复合损伤机理,主要包括:主罐、高温储罐、低温储罐、高温副罐、低温副罐、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变储能单元等。主罐是一种斜温层式蓄热罐,罐内堆叠有相变储能单元。罐内上下两端设有带孔的分流板,第一分隔架、第二分隔架和第三分隔架。上下分流板之间有斜温层厚度测量通道。本平台可提供多类热力边界条件,实验能耗低、周期短,测量实时且精确。可同时探究堆叠压力造成的机械损伤,温度层引起的热应力和热疲劳损伤,熔融盐引起的腐蚀性损伤,热棘轮效应引起的机械损伤,以量化各类损伤对复合损伤的叠加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10213.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重力下的水基相变蓄冷装置,涉及相变储能领域,可应用于极端环境下如航天器内的温控系统。所述蓄冷装置的壳体设有循环液的进出口,所述蓄冷装置内部紧密排列有若干微管且连接到循环液进出口。所述微管换热段的外围空间被一层弹性液囊密封,微管、液囊与其内部密封的蓄冷介质构成了众多具有独立空间的蓄冷子单元。所述液囊外表面贴合有一层网架,微管、液囊和网架保持同轴心的位置并形成紧密的蜂巢结构。所述液囊和微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节流齿并互相啮合以达到迷宫密封的效果,微管两端设有波纹结构的膨胀节。所述微管与液囊密封处设有微型肋片。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极端环境下蓄冷装置蓄冷效率低、易泄露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010213.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重力下的水基相变蓄冷装置,涉及相变储能领域,可应用于极端环境下如航天器内的温控系统。所述蓄冷装置的壳体设有循环液的进出口,所述蓄冷装置内部紧密排列有若干微管且连接到循环液进出口。所述微管换热段的外围空间被一层弹性液囊密封,微管、液囊与其内部密封的蓄冷介质构成了众多具有独立空间的蓄冷子单元。所述液囊外表面贴合有一层网架,微管、液囊和网架保持同轴心的位置并形成紧密的蜂巢结构。所述液囊和微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节流齿并互相啮合以达到迷宫密封的效果,微管两端设有波纹结构的膨胀节。所述微管与液囊密封处设有微型肋片。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极端环境下蓄冷装置蓄冷效率低、易泄露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533506.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盐相变储能复合损伤机理实验平台,可应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层相变储能单元的封装壳体及储能装置壁面的复合损伤机理,主要包括:主罐、高温储罐、低温储罐、高温副罐、低温副罐、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变储能单元等。主罐是一种斜温层式蓄热罐,罐内堆叠有相变储能单元。罐内上下两端设有带孔的分流板,第一分隔架、第二分隔架和第三分隔架。上下分流板之间有斜温层厚度测量通道。本平台可提供多类热力边界条件,实验能耗低、周期短,测量实时且精确。可同时探究堆叠压力造成的机械损伤,温度层引起的热应力和热疲劳损伤,熔融盐引起的腐蚀性损伤,热棘轮效应引起的机械损伤,以量化各类损伤对复合损伤的叠加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