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在线痕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37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139463.X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在线痕量分析的方法。所述非蛋白氨基酸毒素在线与荧光标记试剂发生荧光衍生反应,荧光标记产物经由第一维液相色谱的多通阀切换进入第一维色谱的分离柱实现第一次富集、分离;然后将所得到的分离组分经由第二维多通阀中心切割进入第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柱,完成荧光标记物的第二次富集、分离和荧光高灵敏检测,从而实现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在线衍生痕量荧光分析;所述的非蛋白氨基酸毒素为软骨藻酸。本发明综合应用了在线标记、二维色谱富集分离和荧光分析,流程连续、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可用于超痕量软骨藻酸等非蛋白氨基酸毒素的准确分析。

    一种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多模式连续分离合成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46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129976.8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多模式连续分离合成色素的方法,所述的方法采用多模式毛细管分离柱,在分离柱上同时施加高压电场和液相高压,使得合成色素在毛细管分离柱上先在其内表面裸露的空毛细管区域中进行第一维的加压毛细管电泳分离,并连续迁移进入装填有色谱填料的毛细管色谱柱区域中进行第二维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实现同一分离柱上多组分的电泳‑电色谱多模式连续分离;所述的多模式毛细管分离柱由一段内壁裸露的石英毛细管和一段带有色谱填料的毛细管色谱柱无接口连续组成。本发明综合应用了多模式连续色谱、加压电泳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等多重作用,流程连续、分离效率高。

    一种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POSS交联有机-硅胶杂化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7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80316.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POSS交联有机‑硅胶杂化聚合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整体柱是将高亲水有机聚合单体、笼型低聚倍半多聚硅氧烷交联剂、丙烯酸酯交联剂和核酸适配体水溶液以及引发剂,通过三元致孔剂溶解形成均一的溶液,注入柱内同步发生自由基热引发聚合和“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而直接制备形成的亲和整体柱;所述的三元致孔剂为水‑N,N‑二甲基甲酰胺‑PEG 10000三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溶液。本发明中核酸适配体通过一步法以共价键高效率键合,所制备的亲和整体柱结构稳定,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特异识别分离。

    一种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在线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2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47538.9

    申请日:2017-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G01N30/06 G01N3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在线分析方法,其主要是采用微流电色谱和微流液相色谱组成的二维色谱体系进行分析,即先在第一维的微流电色谱中,以高疏水型杂化硅胶整体柱为载体,在柱同步施加高压电场和液相泵高压,利用此双重驱动作用实现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在线富集,然后将第一维微流电色谱洗脱出的样品切换进入第二维的微流液相色谱,以丙烯酸酯聚合整体柱进行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液相色谱分离;其中所述高疏水型杂化硅胶整体柱是以聚倍半硅氧烷笼型无机内核为骨架、芳环深度交联结构为疏水作用点构成,其通透性好、耐溶剂性高。本发明在线分析方法快速简便,能实现对疏水性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高效分析。

    一种W18O49纳米球类过氧化物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220732.1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18O49纳米球类过氧化物酶及其应用,首次报道W18O49纳米颗粒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可催化H2O2氧化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其催化活性来源于表面的氧空穴,是一种新型的类过氧化物酶。该纳米材料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化学活性稳定,比表面积高等优点,因此,其催化效果和适用性都高于天然过氧化物酶,可作为天然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应用于环境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一种纳米复合有机-无机杂化硅胶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7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6541.2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有机-无机杂化硅胶整体柱,由极性单体、离子型单体、笼型硅氧烷交联剂等组成;极性单体为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离子型单体为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的交联剂为八甲基丙烯酸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本发明基于聚合组分在毛细管中原位一步聚合,将Si-O交替连接的硅氧骨架组成的纳米笼型结构杂化体系均匀分散在聚合基质中,形成修饰有羟基、季铵和苯基基团的三维有序结构纳米复合杂化硅胶整体柱。所制备的整体柱通透性好、机械强度高,可以产生稳定的电渗流,避免了中性杂化硅胶柱通过吸附流动相中离子产生的电渗流弱的不足,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配比提供不同强度的氢键、离子交换和π-π多重作用,可以良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