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78C
公开(公告)日:2002-06-26
申请号:CN96118600.3
申请日:1996-12-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128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8/26
Abstract: 一种气体涡旋压缩机,设有对排出口出口侧进行开闭的单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接近排出口的压缩室刚与排出口开通的状态下,被只允许流体从所述压缩室向排出侧排出的旁通阀所开闭的旁通孔位于不被旋转涡管闭塞的位置。该旁通孔可以防止在所述压缩室与所述排出口间刚开通后所述单向阀装置延迟开阀时发生过压缩。
-
-
公开(公告)号:CN1218821A
公开(公告)日:1999-06-09
申请号:CN98123731.2
申请日:1998-10-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05/48 , C08G64/0208 , C08G65/2603 , C09K5/042 , C10M107/32 , C10M107/34 , C10M171/008 , C10M2207/32 , C10M2209/00 , C10M2209/02 , C10M2209/10 , C10M2209/104 , C10M2209/105 , C10M2209/107 , C10N2240/00 , C10N2240/22 , C10N2240/30 , C10N2240/50 , C10N2240/52 , C10N2240/54 , C10N2240/56 , C10N2240/58 , C10N2240/60 , C10N224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在冷冻循环装置中装入少量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等不含卤原子的烃类致冷剂,也能够发挥其良好性能的工作介质。此外,还提供了通过使用该工作介质,即使在致冷剂漏出时安全性也能保持良好的冷冻循环装置。本发明为包含致冷剂和冷冻机用油的致冷剂压缩式冷冻循环装置用工作介质,前述致冷剂由不含卤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4的烃类组成,前述冷冻机用油的主成分为与前述致冷剂不互溶的碳酸酯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9C
公开(公告)日:1994-11-16
申请号:CN92112810.X
申请日:1992-11-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6 , Y10S418/01
Abstract: 封闭壳体里的空间被一间壁件分隔为两部分,供由压缩机械结构释放的高压气体通过的气体喷射孔形成于间壁件上,而一气体碰撞板面对气体喷射孔安装,由此提供一高效压缩机,从而压缩机即使在很高的旋转频率下运转,也可防止压缩机输给致冷循环系统的油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87103954A
公开(公告)日:1987-12-16
申请号:CN87103954
申请日:1987-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Y10S417/902 , Y10T29/49236 , Y10T29/49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卷式电动压缩机。其压缩机构包括固定涡卷叶片部件,旋转涡卷叶片部件,曲轴,轴承部件,自转约束部件,止推轴承,及装在固定涡卷叶片部件和轴承部件之间的分隔框体部件。该分隔框体部件隔装在分割为上下的密闭容器的开口端之间,并在其相隔部分的全周进行焊接。故能抑制固定涡卷叶片部件、轴承部件和分隔框体部件的热变形,且分隔框体部件的形状简单,组装精度能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可实现适于大量生产的高效率的电动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317631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080008127.8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24 , F01C21/08 , F01C21/0809 , F04C23/008 , F04C2210/261 , F04C2210/263 , F04C2250/00
Abstract: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具备汽缸(30)、配置于汽缸(30)内的旋转轴(31)的偏心部(31a)、嵌合于偏心部(31a)且形成有圆弧角超过180°的圆柱状的槽(32a)的活塞(32)、插入形成于汽缸(30)的开口内的活塞(32)、设置于汽缸(30)的开口(30b)、设置于活塞(32)的槽(32a)、在一端部设置有圆柱部(33a)的叶片(33),在汽缸(30)和活塞(32)之间形成有压缩室(39),圆柱部(33a)摆动自由地嵌合于槽(32a),伴随旋转轴(31)的旋转,叶片(33)在开口(30b)内做往复运动,通过叶片(33)将压缩室(39)分隔成高压侧空间(39b)和低压侧空间(39a),设置于活塞(32)的槽(32a)形成为圆弧的角超过180°的圆柱状,圆弧的假想延长线La比活塞(32)的外周假想线Lb位于更内侧,不易产生从压缩室(39)的高压侧空间(39b)向低压侧空间(39a)的气体或者润滑油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7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80129875.9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3564 , F04C29/0028 , F04C29/0057 , F04C2230/602 , F04C2240/50 , F04C2270/16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将辊(32)的辊内周面(32b)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偏心部外周面(31b)的第一轴承间隙,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直径的比设定为11/10000至20/10000,由此能够利用高压部与低压部的压差引起的压差力将辊(32)轻轻向汽缸内壁面(30a)推压,使运转时最小间隙(W)极小化,并仅利用压差力使之与汽缸内壁面(30a)接触,因此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损失。所以,能够在抑制磨损或烙痕等可靠性方面的降低的同时,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引起的泄漏,实现高效化,其结果为,能够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彻底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导致的泄漏损失,并且在不增大滑动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压缩机的进一步高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71157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309.6
申请日:2011-0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15/4234 , A47L15/0015 , A47L2601/04 , A47L2601/17
Abstract: 餐具清洗装置具有清洗步骤和进行多次漂洗的漂洗步骤,具备清洗槽、供水部、清洗泵、清洗喷嘴、以及产生清洗水或者清洁水的水粒子的水粒子产生装置,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的某一步骤中,向清洗槽内供给漂洗剂,并且在供给漂洗剂之后的最后一次漂洗中,进行使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上的水粒子漂洗。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56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8164.6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 , F01C21/0854 , F04C18/38 , F04C23/008 ,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具有气缸室(6)的气缸(5);在气缸室(6)内进行摆动运动的活塞(9);在气缸(5)形成的滑叶槽(10);和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的滑叶(11),滑叶(11)的前端部(11A)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与活塞(9)连接,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滑叶(11)从气缸(5)的内周面(5A)向内侧最为突出的状态下,滑叶(11)的最后面比滑叶槽(10)的另一端(10B)更突出,能够使滑叶(11)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时与滑叶槽(10)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的滑叶的两接点间(201)、(202)的长度变长,能够降低滑动损失,提供输入损失小的旋转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29875.9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3564 , F04C29/0028 , F04C29/0057 , F04C2230/602 , F04C2240/50 , F04C2270/16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将辊(32)的辊内周面(32b)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偏心部外周面(31b)的第一轴承间隙,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直径的比设定为11/10000至20/10000,由此能够利用高压部与低压部的压差引起的压差力将辊(32)轻轻向汽缸内壁面(30a)推压,使运转时最小间隙(W)极小化,并仅利用压差力使之与汽缸内壁面(30a)接触,因此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损失。所以,能够在抑制磨损或烙痕等可靠性方面的降低的同时,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引起的泄漏,实现高效化,其结果为,能够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彻底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导致的泄漏损失,并且在不增大滑动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压缩机的进一步高效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