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电动压缩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6142A

    公开(公告)日:2002-08-28

    申请号:CN02102332.8

    申请日:2002-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0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电动压缩机,在其内,由电动机定子的缺口部和封闭容器之间的空间构成通过压缩气体的第1气体通道(24a),由电动机定子的贯通孔构成与第1气体通道并排的第2气体通道(24c),将构成第2气体通道(24c)的贯通孔配置在定子的缺口部的内接圆(25)的外侧。贯通孔是弓形形状,外周部的弓形形状具有大于定子外周的曲率。采用本发明,可充分确保定子铁芯的磁通路,不会因压入封闭容器所产生的应力而使定子铁芯变形,并能可靠地获得定子铁芯与封闭容器的保持力。

    涡旋压缩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86628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10178239.X

    申请日:2010-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解决了无论压缩室内的冷媒气体是否达到规定的压力、由于连接到排出口的连通路径较窄而产生过压损失引起性能恶化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1压缩室(15a)分离前后的几乎同时,排出口(18)跨越旋转涡旋盘(13)的涡盘齿(13a)通入第1压缩室的结构,因为排出口(18)直接在第1压缩室(15a)形成开口,再加上两个涡旋盘的涡盘齿之间的间隙,能够充分确保连通的路径,因此能够降低过压缩损失。

    涡旋压缩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662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178239.X

    申请日:2010-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解决了无论压缩室内的冷媒气体是否达到规定的压力、由于连接到排出口的连通路径较窄而产生过压损失引起性能恶化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1压缩室(15a)分离前后的几乎同时,排出口(18)跨越旋转涡旋盘(13)的涡盘齿(13a)通入第1压缩室的结构,因为排出口(18)直接在第1压缩室(15a)形成开口,再加上两个涡旋盘的涡盘齿之间的间隙,能够充分确保连通的路径,因此能够降低过压缩损失。

    多缸压缩机用储气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1041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03149523.0

    申请日:2003-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缸压缩机的储气器。在连接到多缸压缩机的储气器上,数根出口管分别插入并焊接在设置于底面具有大致球面形状的密闭容器底面上的孔中。在数个输出管中,在密闭容器的底面附近,在相互面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返油孔。这样,由于返油孔的位置靠近密闭容器最底面的,能够尽量减少残留在密闭容器底部的油的最大量,从而通常能够将浓度最高的油返回到压缩机的吸入侧。

    多缸压缩机用储气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26955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3149523.0

    申请日:2003-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缸压缩机的储气器。在连接到多缸压缩机的储气器上,数根出口管分别插入并焊接在设置于底面具有大致球面形状的密闭容器底面上的孔中。在数个输出管中,在密闭容器的底面附近,在相互面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返油孔。这样,由于返油孔的位置靠近密闭容器最底面的,能够尽量减少残留在密闭容器底部的油的最大量,从而通常能够将浓度最高的油返回到压缩机的吸入侧。

    热水生成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3608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66947.7

    申请日:2014-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4/02 F24D2200/123 F24H9/148 F24H9/16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水生成装置中,第二连接口(52)配置在比第一连接口(51)高的位置,第一热交换器(22)配置在铅垂方向上比第一连接口(51)低的位置,泵(54)的吸入口(54a)和排出口(54b)配置在第一连接口(51)以上且第二连接口(52)以下的高度,将第一热交换器(22)和泵(54)收纳在外壳体(1)内,所以使热水生成装置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温水生成装置的维护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