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6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93303.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线状态下的白粉虱群落生长状态分析装置及方法,包括有支架,在支架的底板上设有载物台,在支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下面安装有相机采集系统,在安装板上还安装有光源系统,所述的相机采集系统依次通过控制接口、传输线和DMA控制器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的工控机内置有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打开光源系统,将农作物叶片放在载物台上,相机采集系统采集载物台上的农作物叶片的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发送到工控机内,通过图像处理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本发明主要是对于温室、大棚内的白粉虱的群落生长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早期虫卵的分布区域和密度,并通过相应算法为白粉虱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3077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10874.5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装置包括换档驱动装置与纵向牵引装置;在插秧前,控制器根据编码器检测的伺服电机位置推算出手柄位置,判断手柄是否处在“中立”档位,若不处在“中立”档位,由车载计算机发出控制指令,并由上位机、控制器等控制伺服电机和电磁铁运动,使手柄归位;在插秧过程中,上位机向控制器发送插秧部上升、下降、驱动等指令时,由控制器生成指令传递给驱动器和牵引式电磁铁,驱动伺服电机转动,及电磁铁作纵向牵引运动,带动手柄完成换档。本发明可实现无人驾驶插秧机的栽插离合手柄自动换档,在不会破坏原有的机械结构就可达到传动目的,而且在不使用自动控制操作或插秧机出现故障时可以轻松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4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80253.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道线的高速公路路面检测方法,包括:连续采集视频文件的至少一幅视频帧图像,并根据至少一幅视频帧图像获得目标视频帧图像;对目标视频帧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获得包含道路边缘像素点的边缘图像;扫描边缘图像,获得道路区域,并对道路区域进行横向划分得到子区域,并利用概率霍夫变换对每一个子区域进行检测,获得道路边缘线段;根据道路区域顶端的子区域中的所有边缘线段求解灭点,以及根据每一个子区域中斜率最大的直线和斜率最小的直线是否存在交点确定每一个非底端子区域的中间控制点,以及最底端子区域的边界点;根据中间控制点、边界点、灭点,绘制左右车道边缘线。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高了对弯道场景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1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80274.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高速公路路面检测方法,包括:连续采集视频文件的至少一幅视频帧图像,并根据至少一幅视频帧图像获得目标视频帧图像;对目标视频帧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获得包含道路边缘像素点的边缘图像;扫描边缘图像,获得道路区域,并对道路区域进行横向划分得到子区域,并利用概率霍夫变换对每一个子区域进行检测,获得道路边缘线段;根据道路区域顶端的子区域中的所有边缘线段求解灭点,以及根据每一个子区域中斜率最大的直线和斜率最小的直线是否存在交点确定每一个非底端子区域的中间控制点,以及最底端子区域的边界点;根据中间控制点、边界点、灭点,绘制左右车道边缘线。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高了对弯道场景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2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258258.1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62D6/00 , A01B69/00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有主控制器、CAN总线通讯单元、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装置、上位机、传感器模块、转向控制模块;所述CAN总线通讯单元用于给所述主控制器提供上位机预设的转向参数、实时显示的插秧机位置、速度以及手柄位置等信息;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根据事先规划好的路径信息,确定插秧机当前位置并传输给上位机,由上位机比较当前位置与目标路径的偏差;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地将插秧机的作业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取伺服电机控制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维修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0528.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T11/40 , G06T11/00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AN网络的水稻CT数据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水稻秧苗进行预处理;S2、采集两张水稻秧苗茎秆的CT图像;S3、将采集的两张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S4、结合DCLB模块和2DTo3D模块构建水稻CT数据生成模型;S5、对所述生成模型进行训练;S6、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两张CT图像输入到训练后的生成模型,对输入的CT图像像进行特征提取和空间信息的融合,生成中间段的水稻CT图像数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地填补水稻切片图像之间的空白,为后续的水稻生长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74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81859.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茶园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山丘坡地茶园提水灌溉施肥装置,包括:提水组件,提水组件包括动力水池,动力水池与水锤泵之间通过动力水管连接,水锤泵与高位水池连接;滴灌组件,滴灌组件与高位水池之间连接,且滴灌组件与高位水池之间连接设置有文丘里施肥器;滴灌组件包括与第一输液管连接的多个滴灌主体,每个滴灌主体上拆装式安装有滴灌带;本发明的提水组件用于将位于低位的动力水池内的清水送到位于高位的高位水池中;高位水池将清水送至滴灌组件的过程中,通过文丘里施肥器向输送的水流中加入液体肥料,液肥进入滴灌组件中施放在茶园中,用于茶园的茶树植物进行肥料的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496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516295.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56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两阶段分割模型的稻田秧苗杂草茎中心区分定位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光照条件下多种图像色彩特征组合和空间约束的稻田秧苗杂草植株分割模型,实现图像中植株与背景的分割,并在此基础上,在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的图像特征提取层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稻田秧苗杂草茎中心的区分定位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探索具有灵敏的表达能力的特征提取器设计的同时,使网络能够自动学习到每个特征的重要程度,关注与目标相关的特征而抑制与目标不相关的特征,从而实现秧苗与杂草茎中心的区分定位,为除草机械除去株间杂草提供有效支撑,具有提高除草机构自动定位杂草的准确性和除草机构的作业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910635286.3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用于播种机的行距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调节螺杆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横梁,横梁上可移动地连接有滑移机构,滑移机构朝后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种箱,种箱朝下的一侧连接有排种器,排种器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移动的槽轮,滑移机构一端朝外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移动方管上连接有若干个传动组件,调节螺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组件上,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在滑移机构另一端朝外的方向上延伸,调节螺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调节螺杆转动,传动组件水平移动;本发明可根据农艺要求灵活调节播种行距,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829879.X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空间相位补偿激光气体检测系统及浓度反演方法,该系统包括、反射光学装置、透射光学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主控装置通过光纤分束器分为自由空间探测激光光束和校准光束;自由空间探测激光光束送给反射光学装置,被半反射镜分为自由空间探测激光透射光束和自由空间探测激光反射光束,获取得到携带相位抖动信息高度相关的两个信号,提取得到包括相位信息的二次谐波信号与包括相位信息的一次谐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混合,从而能有效的减少外界环境引起的相位抖动问题,并能提高自由空间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