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小样本分拣方法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5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189434.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小样本分拣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融合识别和抓取的端到端的机器人小样本分拣网络;根据元学习的方法,训练机器人小样本分拣网络使机器人适应不同的分拣任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少样本分拣元学习框架,赋予了机器人快速学习分拣训练集中没出现过的物体的能力,不仅是分拣目标物体,本发明还让机器人学会按照示范抓取时的抓取部位来抓取目标物体,同时,每次遇到新物体,只需给机器人一次分拣示范,机器人就会马上学会用合适的抓取姿势去抓取目标物体的目标部位,以此达到鲁棒和安全地分拣的目的。

    一种基于动作序列隐空间的多样运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8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8917.6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李伟 马琰 徐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作序列隐空间的多样运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选用运动控制中的开环控制方法,将智能体的运动控制过程抽象为连续的动作序列,并将这个动作序列视为智能体的控制器,智能体通过依次执行动作序列中的每个动作以完成运动控制。然后利用变分自编码器的无监督学习方式学习控制器的隐空间,利用训练好的解码器将隐空间的值重构为动作序列,不同的隐空间中的值对应不同的控制器以控制智能体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因此对于连续的隐空间,理论上可以得到无穷多个控制器,从而大大提升了多样性的程度。同时,本发明通过控制隐空间的值,实现了对控制器彼此之间多样性的精细控制。

    空心介孔碳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4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11320362.8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心介孔碳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扩孔剂、碱催化剂和碳前驱物溶解在有机溶剂/水/盐混合溶液中;碳前驱物在碱催化下聚合形成低聚物;低聚物和表面活性剂及扩孔剂在亲疏水分子间相互做作用下共同组装,在碱催化作用下进一步聚合生长,使碳低聚物‑表面活性剂‑扩孔剂复合物通过相分离沉淀形成产物;最后高温碳化,形成碳骨架,得到空心介孔碳球;该空心介孔碳球粒径尺寸、空腔大小、介孔壳层厚度均匀可调,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的孔容。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表现出较高的电池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环境、能源、催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介孔钛酸钠/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727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62846.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钛酸钠/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电极材料的介孔孔径为3‑5nm,比表面积为100‑600m2/g,包括纯相钛酸钠以及包覆的碳;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溶剂中加入络合剂、钛源和钠源,混合干燥后煅烧处理,得到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实现了介孔钛酸钠/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生产,可控性强,所得材料的孔径、比表面积和介观结构均可调,作为钠电池正极或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具有首周库伦效率高、工作电压低、倍率性能优异和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包含这些材料的可充放钠电池或钠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介孔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949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50456.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的介孔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具体方法为:(1)将石墨、硅纳米颗粒、分散剂和粘结剂在水溶液中分散均匀;(2)将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石墨‑硅复合材料;(3)将石墨‑硅复合材料、催化剂、碳前驱体和模板剂分散在水‑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石墨@硅@介孔高分子材料;(4)高温焙烧脱除模板剂得到所述介孔碳‑硅复合负极材料。该材料具有明确的三层夹心结构,内层为石墨,中间层为硅,外层为介孔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且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成本低,有望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一种针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人工智能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479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988589.0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人工智能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包括:脊柱运动评估子系统,接收现场拍摄的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图像,对进行中医引导书康复训练前后的患者的颈椎、腰椎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姿态识别纠正子系统,将患者正在练习的动作进行实时的识别和分类,在患者训练过程中进行实时训练评估,并在患者完成整套训练动作后进行训练评估;背景音乐推荐子系统,提供用于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辅助治疗的音乐;生理信号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患者康复训练时的心率和呼吸速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较强的便携性、易操作性,可满足患者远程居家自我康复训练。

    一种二维介孔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91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9856.3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介孔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二维介孔碳纳米片,具有通透的介孔结构,具有片状形貌;孔径为2‑50nm,不规则片状长宽尺寸覆盖范围为100nm‑5um;制备方法为首先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盐、可溶性有机前驱体、有机乳化剂、引发剂溶解到水和有机的混合溶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有机前驱体在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共组装,同时在引发剂的催化作用下,可溶性有机前驱体进一步聚合生长,从而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前驱体复合物通过相分离沉淀出来;最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除去表面活性剂,形成碳骨架,得到二维介孔碳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在环境、能源、催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进化与学习的机器人自适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9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43825.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进化与学习的机器人自适应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S1、随机生成机器人种群,对种群中机器人个体的形态和控制器基因进行编码;S2、对种群中机器人个体的性能进行评估;S3、遍历种群中的每个机器人个体,通过控制器的进化使得机器人在任务环境中进行学习,完成种群中每个机器人个体中控制器的优化;S4、采用进化算法产生新的机器人种群;S5、重复执行步骤S2~S4直到完成指定的迭代次,完成机器人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受机器人的形态限制,具备通用性。

    一种强化学习结合循环网络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58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42298.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学习结合循环网络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生成机器人路径的循环网络,所述的循环网络依次生成机器人路径中的路径点;采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所述的循环网络;利用训练的循环网络执行机器人路径规划;控制机器人按照规划的路径点依次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局部信息受限的同时极大程度上对未知环境进行推理,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实现可观测范围内的可行路径规划,从而在复杂场景下能够找到目标点,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