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5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08304.8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76
Abstract: 一种双窗口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与生化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窗口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发光菌水质检测设备耗时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测定管、下方光纤准直器、上方光纤准直器、光传输装置、光敏传感器、采样器、控制计算机、密闭容器和容器顶盖;其中密闭容器上方设置容器顶盖,上方光纤准直器固定在容器顶盖的顶部内侧,下方光纤准直器固定在密闭容器的底部内侧。本发明装置消除了单一检测窗口无法解决的发光菌上浮造成的误差,曲线波动小,进入稳定快;检测窗口上下设置,反应体积少,自发光菌使用量少;误差小,检测结果准确。本发明用于水质毒性分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78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2913.2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PCB板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属于一种电导检测设备;该电导检测器包括平行设置的激励板和检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激励板和检测板之间的绝缘屏蔽板;所述激励板、检测板和绝缘屏蔽板为PCB板;激励板上包括激励电路和激励电极,检测板上包括检测电路和检测电极,绝缘屏蔽板上包括通孔;毛细管依次穿过激励电极、通孔和检测电极;本发明基于PCB板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不仅有效避免激励板和检测板之间意外短路,而且系统集成度高、电极之间距离和电极宽度调整容易,同时具有减小噪声,降低传输损耗的功能,此外毛细管更换方便快捷,不影响检测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9158.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 B32B37/06 , B22D23/04 , C23C2/12 , C23C2/40 , C23C2/02 , B32B37/10 , B32B38/08 , B32B38/16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38/04 , B32B9/04 , B32B17/00 , B32B15/00
Abstract: 一种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夹芯板的一体化成型方法,涉及一种夹芯板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胶粘法制备的夹芯板结构中面板与芯层胶粘界面强度低、由金属粉末作为面板制备面板与芯层冶金结合的夹芯板结构结合界面不平整以及芯层厚度难以精准调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压力浸渗法制备的铝基多孔复合材料作为夹芯板结构的芯层,金属板或碳纤维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作为面板,夹芯板结构的吸能特性具有较高的提升,并解决了金属粉末与空心微珠接触界面不平整以及各层厚度难以准确调控的问题,本发明可设计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控金属板和芯层的材料选择和厚度。一体化成型操作简单,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具有更广泛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2096.3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46 , H01M4/62 , H01M10/054 , C01B32/312
Abstract: 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生物质炭作为镁金属表面人造的保护界面时,生物质炭/镁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不高,电池工作过程中短时间容易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氢氧化钾以及磷酸对生物质炭进行化学活化处理,对天然生物质炭进行改性处理,破坏其共轭结构,在镁离子电池中起到人造SEI作用的改性生物质炭解决了电解质/溶剂选择困难的问题,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循环稳定性有效提高。并且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工序简单、生态安全,简单的改性处理即可实现性能的大幅提高,满足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241827.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和空心微珠混合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单一增强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强度差、CNTs在复合材料中难以分散的问题。方法:将CNTs放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进行超声和洗涤得到羧基化的CNTs,将空心玻璃微珠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并洗涤得到羟基化的空心玻璃微珠;将羧基化的CNTs和羟基化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混合,得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均匀吸附CNTs的混合增强体;预热并进行浸渗。本发明采用CNTs和空心玻璃微珠作为混合增强体,同时提升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强度和吸能能力。并解决了CNTs难以分散的问题,保证了空心玻璃微珠完整。方法简单,可大批量制备,适合制备大尺寸材料,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1836.6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6/26 , C23C16/505 , C23C16/44 , C23C16/02 ,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62 , C22C1/08
Abstract: 一种在空心微珠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混合增强体的低温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用增强体的方法。为了解决碳纳米管在铝基复合泡沫中难以均匀分散、空心球和碳纳米管难以同时引入到铝基复合泡沫中的问题。将空心球放到催化剂溶液中搅拌,然后在管式炉中进行还原得到表面包覆催化剂颗粒的空心球,放入管式炉中加热并通入碳源和氢气,开启射频电源进行原位CNTs沉积。本发明采用多元催化剂以及辉光放电产生离子体将CNTs的生长温度降低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空心球熔化,避免损失空心结构,在玻璃微珠表面原位生成CNTs碳管质量可控缺陷较少。实现了空心球和碳纳米管同时引入铝基复合泡沫中和碳纳米管在铝基复合泡沫中的均匀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62090.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05 , C12N11/14 , B09C1/10 , C02F3/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还原脱氯的生物炭基菌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工程和污染处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厌氧还原脱氯反应的脱卤呼吸菌难以面对负载冲击、高度异质的环境介质,且难以稳定规模化制备生物炭固定化菌剂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对生物质生物炭进行改性,强化生物炭的亲水性或电子传递效率,并采用混合厌氧培养使脱卤呼吸菌在改性后生物炭上分布更均匀,大大增加微生物的负载量,使制得的负载脱卤呼吸菌的生物炭固定化菌剂材料集吸附和生物修复功能为一体,增加在土壤中持续作用时间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了外加物质对土壤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功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267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060043.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BN纳米片/1060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制备的氮化硼纳米片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好的问题,BN纳米片/Al复合材料按照质量分数为0.1%‑10%BN纳米片和90%‑99.9%含铝材料制成。方法:一、称取BN纳米片粉末和含铝材料;二、采用分步球磨法,球磨混粉;三、将混好的粉末取出放入托盘中,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充分干燥;四、将干燥好的混合粉末从干燥箱中取出,放入石墨模具中,随后进行烧结,随炉冷却,即得到BN纳米片/Al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易控制、致密度高、BN纳米片分散均匀同时力学性能良好。本发明用于铝基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96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210924.6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217
Abstract: 基于三绕组隔离变压器的三相三电平整流器,解决了现有三开关Sepic型三相三电平整流器结构及控制复杂的问题,属于三电平整流器拓扑领域。本发明应用于航空电源,包括三个输入滤波电感a、三个储能电容、三个三绕组隔离变压器、三组双向开关、六个功率二极管和两个输出滤波电容;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和控制就可以实现较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功能,有效降低了输出电压的输出下限,三绕组隔离变压器的引入使得电路中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得到有效减小的问题。本发明输入电流过零时不存在电流反向突变问题;同时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储能电容两端电压为负,即使在输入电压在未超过储能电容电压的阶段,也不会影响输入滤波电感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0248.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表面精度高可靠性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目的是解决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方法:粒径为5~20μm的金刚石粉平铺在模具底部,再平铺粒径为20~300μm的金刚石粉,最后平铺剩余的粒径为5~20μm的金刚石粉,振实冷压得到金刚石坯体,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进行压力浸渗。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具有高的表面精度、热导率和可靠性。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将金刚石表面的涂层烧结在一起形成连续的三维连通网络状的导热通路,提升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本法适用于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