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O/SnO<base:Sub>2</base:Sub>敏感材料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0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1136.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27 B82Y15/00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O/SnO2敏感材料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SnO2花状分等级结构和其在表面生长的CoO纳米颗粒组成,SnO2花状分等级结构的尺寸是在1μm以上,且由厚度为100nm以下的纳米片构成,CoO纳米颗粒生产在片花结构上;本发明方法简单,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CoO/SnO2敏感材料,首先采用水热法先制备花状分等级结构SnO2,再将得到的花状分等级结构SnO2用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水溶液进行处理后,然后将经溶液处理后的SnO2为反应物水热法制备CoO/SnO2敏感材料;本发明增加了表面活性位点,增加了气体在半导体氧化物表面的扩散与渗透,具有很好的敏感特性、长期稳定性。

    硅藻土粉体表面碳化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754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18038.5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粉体表面碳化改性方法。将含有有机质的硅藻土粉碎至<200目,放入高温炉中焙烧,隔绝空气保温,随炉冷却制成碳化硅藻土;将碳化硅藻土、生胶、炭黑、硬脂酸、氧化锌、硫粉和硫化促进剂装入混炼机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混炼;冷却后在平板硫化仪中成型,制得表面碳化硅藻土粉体。本发明采用直接碳化法制取硅藻土表面均匀包覆无定型碳或多孔碳的碳化改性硅藻土方法,该碳化改性硅藻土充分利用了硅藻土中残余的有机物残体,使其变废为宝,并兼有硅藻土粉体表面的碳化均匀、包覆牢固、与有机物相容性好,性能稳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井下管状自冷却多通道高扭矩大功率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22282946U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21676750.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管状自冷却多通道高扭矩大功率永磁电机,包括外壳密封组件,用于确保电机内部工作区域的密封,不受钻井液和岩屑倾入,并固定定子组件以及保证转子组件旋转的稳定性;定子组件,与外壳密封组件固定连接,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为转子提供稳定磁场;转子组件,与外壳密封组件同轴连接,位于定子组件内,将磁场能转化为动能;传输通道组件,为电机及井下机构提供数据传输线与电机冷却介质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填补了现有电机机具不具备同时满足井下作业形状、自冷却、多传输通道并且产生高扭矩和大功率的技术空白,在钻进的过程中自动将电机冷却,在钻探、钻井行业里有着重大意义,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相流体环境下的多荷载摩擦磨损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630968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754219.9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一种多相流体环境下的多荷载摩擦磨损测试平台,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加压系统、回转驱动系统和泥浆循环系统,通过轴向加压系统,给测试件施加轴向压力,可以使本测试平台满足轴向力作用下的摩擦测试要求;通过径向加压系统,该测试平台在施加轴向力的基础上,还可施加径向力,可满足轴向力和径向力共同作用下的摩擦测试要求,当测试环境为空气时,则不需要泥浆循环系统,正放加压箱即可完成测试,当测试环境为液体时,通过将加压箱倒置于泥浆箱,加入液体,并打开循环系统,可满足不同循环介质下摩擦测试要求。

    一种集成压力分布测试的标准假人

    公开(公告)号:CN20978377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951146.2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压力分布测试的标准假人,包括:坐板,其中间位置向上拱起形成支撑台,并且所述坐板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多个大腿重块,其分别匹配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两侧;支撑座,其位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延伸部之间,用于放置骨盆重块;背板,其与所述坐板转动连接;铰接机构,其固定在所述背板一侧;第一重块托架,其穿过所述铰接机构的上部,用于放置胸部重块;第二重块托架,其穿过所述铰接机构的中部,用于放置腰部重块;枢轴,其设置在所述铰接机构的下部,并与所述H点支撑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坐板的底部和所述背板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布的压力传感器。本假人可以测量座椅压力分布,能够使背板和底板更加贴合座椅表面。

    一种基于人体状态检测的自适应中控台

    公开(公告)号:CN208376662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110118.X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状态检测的自适应中控台,包括:支座,其上设置有移动滑轨;移动滑板,用于与所述移动滑轨配合,在其上水平移动;底座,其固定在所述移动滑板上;第一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关节,用于驱动第一关节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二电机,其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臂一端;第二关节,其同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另一端和第二旋转臂一端;第三关节,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第三电机,其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显示屏,其背面通过连接支杆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相互配合在水平面内转动。能够调整中控台的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安全气囊调节装置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2647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538315.6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其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一侧;第二底座,其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另一侧;主轨道总成,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并且所述主轨道总成具有内齿;安装座总成,其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主轨道上,并且所述安装座总成具有外齿;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总成的下部,内部具有容纳腔;两个第一齿轮,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并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第二齿轮,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外齿相啮合。本装置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自身特点和驾驶姿态,调整安全气囊的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面料剪切试验夹具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65119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0984169.3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料剪切试验夹具,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夹头、下夹头、底片及压片;所述底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底片通过螺栓柱活动连接组成方形结构,所述上夹头及下夹头的一端分别位于方形结构的对角处,均与两个相邻的底片活动连接,所述上夹头的另一端与拉伸机的移动端相连接,所述下夹头的另一端与拉伸机的固定端相连接;所述压片的数量为四个,与底片固定连接,将试验夹具的上下夹头固定于拉伸机上,下端固定,上端以恒定速率向上运动,当夹具由正方形变为菱形时,在中央区域对被试工件产生均匀剪切作用。该夹具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在普通拉伸机上即可实现。

    一种双钻头井底扭矩自平衡重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3419024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624797.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钻头井底扭矩自平衡重建机构,属于钻井工程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内钻头组件、动力传输组件和夹持固定组件;利用普通扭矩电机工作时内外转子存在相互逆向回转的特性,通过动力传输组件中的微电机提供动力经过一系列传动部件,使伸出舌向外伸出内钻头组件的取心筒与孔壁固定。当伸出舌与孔壁之间的扭矩大于外钻头与孔壁之间的扭矩时,外钻头解卡开始旋转钻进,提高钻进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一种可调节的座椅安装通用接口

    公开(公告)号:CN211000996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910950.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座椅安装通用接口,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所述座椅安装通用接口包括底座、T形零件及夹紧元件;T形零件下部穿过导向光轴和T形零件位置调节螺栓,导向光轴为T形零件沿座椅宽度方向移动提供导向作用;T形零件位置调节螺栓带动T形零件沿座椅宽度方向运动;T形零件上部与夹紧元件相连,T形零件带动夹紧元件运动从而实现座椅的固定。该座椅安装通用接口使用时四个为一组,分别布置于座椅的左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和右后方。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在于为座椅安装提供了适用范围更广的通用接口,拆装比较方便,同时可沿高度方向调节,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座椅滑轨的座椅安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