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后的残渣为原料生产水煤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403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0537.3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以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后的残渣为原料生产水煤气的方法,涉及一种水煤气的生产方法。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热解后的残渣,得到的水煤气产率和热值较高,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时间短,生产过程清洁的以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后的残渣为原料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将大颗粒的非可燃物,如石块、玻璃块等用分离筛去除,利用细破机将固体产物进行破碎,水洗后烘干,得残渣;将残渣放入瓷舟,送入石英玻璃管中,将玻璃管两端用密封圈封住,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再降温后取出;将残渣和水分别装入瓷舟,一起送入石英玻璃管中,将石英玻璃管两端用密封圈封住,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进行水煤气反应,收集水煤气。

    用硫化钠与全氯代苯并苊烯制备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8379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10008831.3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硫化钠与全氯代苯并苊烯制备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方法,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纳米管。提供一种通过在溶剂热条件下用硫化钠与全氯代苯并苊烯制备有机高分子纳米管的简易方法。将九水合硫化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溶液A,将全氯代苯并苊烯加入溶剂中得混合物B,对混合物B超声,按九水合硫化钠的硫原子与全氯代苯并苊烯的氯原子的摩尔比,九水合硫化钠的硫原子∶全氯代苯并苊烯的氯原子=1∶2~3,按体积比溶剂∶无水乙醇=1∶16~32,溶剂选自甲苯,环己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将溶液A和B加入容器中超声,将容器置于反应釜中加热,恒温至少1h后冷却得混合物C;取混合物C的下层红色沉淀,再用甲苯、水和乙醇反复清洗至少1遍。

    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1818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72002.6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球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磁性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溶剂热法合成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球的方法。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易于放大、能对产物的粒径进行调控、不添加保护剂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球的合成方法。将乙二醇和四氢呋喃配制成混合溶剂;将铁盐和尿素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反应釜中反应;将反应后所得的固体产物分别用乙醇和水洗涤至少1次,即得四氧化三铁纳米球。

    一种在太阳光下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02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09744.X

    申请日:2007-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太阳光下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太阳光下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所采用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简便,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所需设备简单,光催化效率高的在太阳光下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将无水醋酸锌加热后降至室温,所得纳米氧化锌水洗后烘干;甲基橙溶液的配置:配置至少2种不同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利用分光光度计做出浓度和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将纳米氧化锌和1种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在避光条件下超声,得纳米氧化锌与甲基橙溶液的混合液进行光催化,取样品离心,在分光光度计上测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依标准曲线算出甲基橙溶液的浓度。

    利用硫化物与全氯代苊烯制备有机高分子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5763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08832.8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利用硫化物与全氯代苊烯制备有机高分子微球的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微球,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硫化物与全氯代苊烯,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高分子微球的方法。与全氯代化合物在溶剂热条件下进行威廉森缩合反应能够。将硫化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溶液A,将全氯代苊烯溶解于甲苯中得溶液B,按硫原子与氯原子摩尔比硫化物∶全氯代苊烯=1∶(2~3),按体积比甲苯∶无水乙醇=1∶(2~3);将溶液A和溶液B放入容器中,然后将容器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20~180℃,恒温至少1h后冷却,得混合物;取所得的混合物的下层红色沉淀,分别用甲苯、水和乙醇反复清洗至少1遍,即得到最后目标产物有机高分子微球。

    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28922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08602.1

    申请日:2007-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团簇化合物。提供一种能明显提高产率的掺杂团簇的制备方法。把BN和Ag混合物置于碳棒中并固定在电弧放电装置正极端,封闭反应腔体;打开进气通道中与反应气体相连的真空两通活塞以及与辅助气体相连的真空两通活塞;打开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三通活塞,开始对体系进行抽真空,关闭真空三通活塞,打开真空两通活塞和辅助气体钢瓶上的气阀,向反应腔体中放入He与N2混合气体,打开冷却水管、电弧焊机和引弧装置,使两电极间起弧;待反应腔体降至室温后,关闭冷却水,向反应腔体内引入N2至常压;取出反应生成的碳灰,称量,用甲苯作为溶剂,索氏提取,蒸发甲苯得目标产物。

    集硅片加热沉积于一体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0157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310121907.5

    申请日:2003-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集硅片加热沉积于一体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其步骤为:将硅片置于电极上,抽真空,启动硅片微区加热控制器电源,直接以硅片为加热装置,设定硅片温度,通入或加入反应物,反应物在硅片表面反应,生成产物;以硅片作为基底,使反应产物在硅片表面沉积。采用可程控硅片加热控制装置,克服了硅片作为加热器负载的缺点,采用硅片直接发热方式,不仅可操作温度范围宽(常温~1200℃)、温度控制灵活、温度变化迅速(大于200℃/S),温度控制准确(温度波动小于5℃),增强了可重复性。而且由于硅片体积小,不仅节约能源与实验空间,还可以在同一体系内放置多硅片并独立控制其各自温度,这就大大拓宽了CVD方法的灵活性。

    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590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212762.2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分子化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α‑松油醇,搅拌均匀;S2,将铜粉加入到步骤S1得到的溶液中,超声后搅拌均匀;S3,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均匀滴加在单晶硅片表面,加热使溶剂挥发,高分子化合物固化;S4,将步骤S3得到的单晶硅片置于感应加热炉中,在真空和还原性气体氛围下感应加热,得到所述碳包铜纳米颗粒。该方法制备时间短,形貌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