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6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04213.7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高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分辨率的方法和系统,将正脉冲电压和负脉冲电压分别施加在质量分析器的加速区的推斥电极片和引出电极片上,使得样品的离子以一定的加速动能经无场区进入到反射区;将锯齿波电压施加在质量分析器的反射区的电极片上形成锯齿波电场以将离子打到检测器上,检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数据处理输出质谱信号图。本发明采用结构简单的电路,通过调控锯齿波电压减少反射电场中不同能量分布和位置分布的离子在飞行时间上的分散,提升质谱信号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0657064.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64
Abstract: 一种电喷雾离子源金属团簇离子的价态分布调节方法,涉及金属配合物的ESI‑TOF MS谱图。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有机溶剂溶解金属配合物,通过电喷雾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在设定的干燥氮气温度、流速、雾化器压力、毛细管电压、碎裂电压的条件下采集样品溶液,获得金属配合物的质谱图;2)将步骤1)获得金属配合物的质谱图导入谱图分析软件,具体分析每一个碎片峰的结构;3)在正离子模式下,在得不到分子离子峰的情况下,往金属配合物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电解质,再次用有机溶剂溶解样品,并用电喷雾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采集样品质谱图;4)再次用谱图分析软件,具体分析每一个碎片峰的变化,得到价态分布调节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01296.6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154
Abstract: 一种富勒烯电加热合成装置,涉及富勒烯合成装置。设有真空系统、加热组件、冷却系统和气体控制系统;所述真空系统设有真空腔体和真空检测器,形成合成所需的真空环境;所述加热组件设有石墨管、石墨电极、石墨垫片、铜冷水套、导热绝缘陶瓷板和固定板,加热组件固定于真空腔体底部,高温加热石墨管产生的碳簇与气体控制系统供应的反应气体反应合成富勒烯,产生的废气由气体控制系统对其进行尾气吸收;冷却系统的循环水通过管路与铜冷水套相连并冷却加热组件。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大小来控制功率,进而控制反应温度;与石墨电弧法相比,实现了温度的可控性。合成的成本比较低廉。安全性好,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072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59332.6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靶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数字微流控芯片和表面增强拉曼探针两部分。上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由上、下极板两部分组成。表面增强拉曼探针包括金属核、拉曼报告分子、壳层三部分,拉曼报告分子包埋在核壳结构之间。该方法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对电极阵列上的离散液滴进行自动化操纵,实现芯片上反应体系的构建,并实时快速地输出拉曼信号。本发明具有全自动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复杂生物体系等优点,且可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多个样本同时平行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靶标的检测,尤其是稀有样本和传染性样本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16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3979.9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从垃圾热解固体制备活性炭和氧化物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活性炭和氧化物复合吸附材料。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生产过程清洁、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其残余物具有较高附加值、可完善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的产业链的从垃圾热解固体制备活性炭和氧化物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将垃圾固体残余物中的大颗粒的固体物质,用筛分方法去除,利用细破机对筛分后的固体产物进行破碎;将经破碎筛分处理的残余物加热,降温后取出;以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为活化剂,对碳化物的残余物进行活化,得活性炭和氧化物复合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372327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071868.5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方法,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尤其是涉及一种低能耗、无炉生长超长碳纳米管阵列的方法。提供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方法。提供一基底,在该基底上表面依次溅射一层缓冲层和一层催化剂层,得上表面溅射有一层缓冲层和一层催化剂的基底;将上表面溅射有一层缓冲层和一层催化剂的基底放在加热片上;启动微区加热控制电源,直接以加热片为加热装置对基底加热;通入载气和碳源气;关闭微区加热控制器电源,将基底取出,得到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574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510129969.X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453 , C04B35/622 , C04B41/87
Abstract: 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清洁的、无缺陷界面的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包括一个ZnO内核和一层包裹着ZnO的SnO2外壳。先制备ZnO纳米材料,再制备SnH4前驱体,产生的气体SnH4由N2携带进入气囊,生长SnO2外壳,在硅片衬底上生长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ZnO/SnO2复合材料。氧化锌内核和氧化锡外壳之间形成的界面是清洁的缺陷少的外延界面,可控制性好,形态丰富,具有与其单一材料氧化锌或氧化锡不同的荧光发射谱。
-
公开(公告)号:CN180370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129969.X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453 , C04B35/622 , C04B41/87
Abstract: 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清洁的、无缺陷界面的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核壳型氧化锌/氧化锡复合纳米材料包括一个ZnO内核和一层包裹着ZnO的SnO2外壳。先制备ZnO纳米材料,再制备SnH4前驱体,产生的气体SnH4由N2携带进入气囊,生长SnO2外壳,在硅片衬底上生长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ZnO/SnO2复合材料。氧化锌内核和氧化锡外壳之间形成的界面是清洁的缺陷少的外延界面,可控制性好,形态丰富,具有与其单一材料氧化锌或氧化锡不同的荧光发射谱。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1648.X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仪器的高压电传输接头装置,包括铜电极,第一密封圈,腔体外绝缘密封件,第二密封圈,腔体内绝缘密封件以及螺母;所述腔体内绝缘密封件的中心开有通孔,铜电极穿过中间的通孔;腔体外绝缘密封件两端设置有大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尺寸的内凹槽,其中第一密封圈用于铜电极与腔体外绝缘密封件之间的绝缘密封,第二密封圈用于腔体与腔体外绝缘密封件之间的绝缘密封;腔体内绝缘密封件用于腔体与螺母之间的绝缘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48755.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飞行时间质谱分辨率的离子调制方法,在离子源和加速区之间设置双狭缝结构去除沿离子飞行方向动能分散较大的离子;所述加速区由4片电极片构成,其中第一极、第二极、第三极电极片上施加不同的脉冲电压;通过三极脉冲形成调制电场来减小引入加速区的离子的初始动能分散和初始位置分散;所述双狭缝结构和第四极电极片与仪器的机壳连接接地。所述电场在减小离子动能的同时,使得离子向第一极板和第三极板之间聚拢,一定程度上减小空间位置上的分散和动能分散,提高飞行时间质谱分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