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24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15816.9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属于工业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斜坡的高度差与最速下滑曲面上不同孔径的筛孔实现散料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分级,利用斜坡的最速下滑曲面与曲面上筛孔的非均匀分布实现散料在时空上的均衡下落。最速下滑曲面上的筛孔根据孔径的大小分为多级筛孔,用以分离宽粒径分布的混合散料。筛孔在曲面上的分布密度随孔径的增大而减小。最速下滑曲面为“山脊型”,由内凹的速降曲线经三维扩展演变而成。本发明装置简单,易操作,散料处理量大,适用于熟料煅烧等散料粒径宽范围变化的工况,解决了混合散料难以直接进行高效余热回收等问题。

    一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189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067655.7

    申请日:2011-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装置及工艺,该装置由气体均布器、干馏炉、旋风夹套、水冷电捕焦器、储油罐、燃烧器和金属蜂巢换热器组成,干馏炉内的干馏段设置了气体均布器实现了粉料和气体热载体的直接换热,大幅度提高了热效率;采用多层均匀布风技术,保证油页岩干馏完全;整个系统不需要额外能源供给,实现能量的自己自足。这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新工艺采用内热法,即气体与粉末油页岩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油页岩,油页岩受热分解产生干馏油气,然后冷凝收集得到高质量原油及气体瓦斯。此新工艺具有热效率高,稳定安全,简单可靠等特点,大幅度降低粉末油页岩提油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出油率,从而提高油页岩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常压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镁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9675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536506.6

    申请日:201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涉及了一种以蛇纹石矿物为原料常压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镁的工艺。其特征是以蛇纹石矿物为原料,碳化钙为还原剂,添加氧化钙为助剂,氟化钙为催化剂,常压下进行热还原反应得到镁蒸气。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在500~750℃条件下煅烧蛇纹石矿物,使之脱除结晶水;之后按照煅烧产物、碳化钙和氧化钙重量比30~60∶24~50∶7~20配料,并添加5~10wt%催化剂后混合物料在50MPa下压制成球团;最后,将球团送入还原炉中,升温至1000~1200℃,还原球团中的镁,还原出的镁蒸气在镁冷凝器上冷凝为结晶镁。该工艺可在常压下进行,且整个反应过程无需脱碳,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工艺。

    一种高效块状油页岩提油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190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67681.X

    申请日:2011-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块状油页岩提油新工艺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干馏炉、旋风夹套、水冷电捕焦器、储油罐和金属蜂巢换热器组成,该装置在油页岩干馏炉的干馏段采用恒温干馏技术,保证油页岩干馏完全;在气化段充分利用油页岩半焦潜热,实现能量自给自足;为了提高干馏气热值在气化段采用气燃除氧技术,减少干馏油气的烧损。这种块状油页岩提油新工艺采用内热法,即气体与油页岩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油页岩,油页岩受热分解产生干馏油气,然后冷凝收集得到高质量原油及气体瓦斯。此新工艺具有处理量大,稳定安全,简单可靠等特点。此技术可大幅度降低块状油页岩提油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出油率,从而使我国大规模开发块状油页岩提油成为可能。

    一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1899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67655.7

    申请日:2011-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装置及工艺,该装置由气体均布器、干馏炉、旋风夹套、水冷电捕焦器、储油罐、燃烧器和金属蜂巢换热器组成,干馏炉内的干馏段设置了气体均布器实现了粉料和气体热载体的直接换热,大幅度提高了热效率;采用多层均匀布风技术,保证油页岩干馏完全;整个系统不需要额外能源供给,实现能量的自己自足。这种高效内热式粉末油页岩提油新工艺采用内热法,即气体与粉末油页岩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油页岩,油页岩受热分解产生干馏油气,然后冷凝收集得到高质量原油及气体瓦斯。此新工艺具有热效率高,稳定安全,简单可靠等特点,大幅度降低粉末油页岩提油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出油率,从而提高油页岩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含钒石煤一火提钒的脱碳焙烧装置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06252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50297.0

    申请日:201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提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外加热源的含钒石煤的一火提钒的脱碳焙装置及其工艺;该工艺将石煤与助燃风在预燃室内点燃后,切向进入主体一内,在主体一内螺旋前进,并与从环形配风器中喷出的热空气均匀混合,充分脱碳、氧化焙烧后,通过锥形出料口内气固分离,熟料从锥形出料口排出,高温烟气逆流向上从中心管内排出;熟料通过进料仓进入冷却装置内,通过弹性阻尼体上孔状结构的分配作用,缓慢下落与通过锥形布风器往上循环空气进行换热,加热后的空气从排出口通过管道进入到预燃室内预热石煤;冷却后的熟料进入后续浸出、沉钒和灼烧等工序提取V2O5产品。本发明简化工序,合理利用提钒焙烧工序中存在的热量,无需外界补充热量。

    一种低烧损工业炉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216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44090.2

    申请日:2010-11-12

    Inventor: 夏德宏 马国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低工业炉内被加热工件氧化烧损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在工业炉炉墙上设置烟气自回吸通道,实现炉内低氧燃烧和整炉内温度场、浓度场均匀,从而降低被加热工件氧化烧损的方法。本发明一种低烧损工业炉,包括炉墙,在所述炉墙的侧面炉墙开设有空气通道和燃气管道,空气通道与燃气通道直接与外部常规烧嘴相连,所述空气通道为先收缩后扩张的类文丘里管结构,在所述侧面炉墙的内部还开设有自回吸通道,所述自回吸通道将炉膛与空气通道的喉部相连。本发明一种具有烟气自回吸通道的低烧损工业炉,通过自回吸通道,可在炉膛内形成多个大回流,从而在炉内形成三维的、均匀的温度场和浓度场。

    一种辐射管内热式金属镁还原炉

    公开(公告)号:CN1004257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165337.3

    申请日:2006-12-18

    Inventor: 夏德宏 余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辐射管内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主要由加料口、过火孔、盛料筒体、镁蒸气导管、过火道、炉墙、管道、出料口、气体燃料管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盛料筒体(4)内设置了辐射管(5),在还原炉两端布置了B蓄热室(12)、A蓄热室(18),B蓄热室(12)与A蓄热室(18)之间通过切换阀(15)的切换来控制高温烟气流动方向。高温烟气通过辐射管(5)加热物料,可使排出炉膛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使得还原炉的最终排烟温度降为200℃以下,可以使还原炉的热利用率由传统炉的约8~10%提高到30%以上,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可以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种陶瓷烧成助熔剂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6410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10165434.2

    申请日:2006-12-20

    Abstract: 一种陶瓷烧成助熔剂,属于建筑材料领域。该方法是指通过能生成较低熔点固熔体的一级助熔剂促进生成较高熔点固熔体的二级助熔剂的助熔作用,如此二级助熔剂促进三级助熔剂的助熔作用,一级一级地促进物料内局部液相生成,物料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完成烧成过程,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其特征是以B2O3为一级助熔剂、以K2O+Na2O为二级助熔剂、以CaF2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或者以Bi2O3为一级助熔剂、以PbO为二级助熔剂、以CaF2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或者以V2O5为一级助熔剂、Bi2O3为二级助熔剂、LiF+AlF3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烧成过程加入0.1‰~5‰的复合型助熔剂,烧成温度降低了100℃~170℃,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高效荷电预团聚式电捕焦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47891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19546.9

    申请日:2007-07-26

    Inventor: 夏德宏 卢娇

    Abstract: 一种高效荷电预团聚式电捕焦油器,属于环保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煤炭转化过程中的煤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荷电预团聚方法,使热脏煤气或荒煤气中的微细焦油雾滴预先团聚成较大雾滴。包含1-外接电源;2-脏(荒)煤气入口;3-预荷电段;4-混合段;5-主捕焦油区;6-洁净煤气出口;7-阀1;8-阀2;9-焦油出口。预荷电段环行布置2-8根金属管,每根金属管中央加设一根细电晕线,相邻的电晕线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通电后,焦油雾滴在电场中被强制荷以正电荷或负电荷,相邻的电晕线分别连接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有利于带异极性电荷的焦油雾滴在混合段更好地进行预团聚。本电捕焦油器对微细焦油雾滴的捕集效率高,能有效地捕集传统的电捕焦油器不能捕集到的超细焦油雾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