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湿度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与CO2捕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19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594261.9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一种高湿度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与CO2捕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烟气除湿及CO2捕集领域。包括烟气除湿/余热回收装置和CO2吸附床。除湿/余热回收装置由储液槽、除湿换热室和集液槽组成:除湿换热室高0.3m‑0.5m,多根管径为10‑20mm的水冷管在换热室内蛇形布置;除湿溶液从储液槽经漏斗状布液器流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外壁贴壁下降形成液膜;烟气进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间流过,附壁液膜吸收烟气中的水分,进而与水冷管一起对烟气显热和水蒸气潜热实现深度回收,同时对杂质粉尘深度净化;稀溶液在下部集液槽收集。除湿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床进行CO2的捕集,自蛇形管流出的中温水进入吸附床埋管中,为解吸过程提供能量,增强CO2解吸。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

    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94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811484513.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从外到内依次由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金属支撑体以及三维内外肋管。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由耐热金属丝通过编制加工而成,孔隙率呈横纵向梯度变化,通过层叠堆置而成的蜂巢式过滤蓄换热体;三维内外肋管是在换热腔室或换热管表面加工出三维离散肋结构的三维肋平板腔室或三维内外肋管。该装置突破性地实现了对600℃‑1200℃的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除尘与蓄换热一体化处理,具有高效净化、稳定蓄换热、连续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余热回收效率可达70%以上,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一种对高温含尘烟气的除尘换热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133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10012975.X

    申请日:2017-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高温含尘烟气的除尘换热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除尘换热管组成,除尘换热管包括金属滤膜、金属蜂巢骨架和换热管,除尘换热管所在箱体的上箱体为深度换热区,下箱体为除尘换热区,下箱体中,换热管贯穿金属蜂巢骨架,外部包裹致密金属滤膜,上箱体中,换热管贯穿金属蜂巢骨架,外部不包裹致密金属滤膜。高温含尘烟气自下而上通过除尘换热区与深度换热区,空气自上而下通过换热管。该方法突破性地实现了对800℃以上高温含尘烟气的连续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热回收效率可达到90%,除尘效率可达到99%,具有高效净化、换热充分、连续工作、不易积灰等优点。

    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24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15816.9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属于工业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斜坡的高度差与最速下滑曲面上不同孔径的筛孔实现散料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分级,利用斜坡的最速下滑曲面与曲面上筛孔的非均匀分布实现散料在时空上的均衡下落。最速下滑曲面上的筛孔根据孔径的大小分为多级筛孔,用以分离宽粒径分布的混合散料。筛孔在曲面上的分布密度随孔径的增大而减小。最速下滑曲面为“山脊型”,由内凹的速降曲线经三维扩展演变而成。本发明装置简单,易操作,散料处理量大,适用于熟料煅烧等散料粒径宽范围变化的工况,解决了混合散料难以直接进行高效余热回收等问题。

    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241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615816.9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宽粒径散料的自然分级和均衡布料方法及装置,属于工业节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斜坡的高度差与最速下滑曲面上不同孔径的筛孔实现散料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分级,利用斜坡的最速下滑曲面与曲面上筛孔的非均匀分布实现散料在时空上的均衡下落。最速下滑曲面上的筛孔根据孔径的大小分为多级筛孔,用以分离宽粒径分布的混合散料。筛孔在曲面上的分布密度随孔径的增大而减小。最速下滑曲面为“山脊型”,由内凹的速降曲线经三维扩展演变而成。本发明装置简单,易操作,散料处理量大,适用于熟料煅烧等散料粒径宽范围变化的工况,解决了混合散料难以直接进行高效余热回收等问题。

    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94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84513.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从外到内依次由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金属支撑体以及三维内外肋管。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由耐热金属丝通过编制加工而成,孔隙率呈横纵向梯度变化,通过层叠堆置而成的蜂巢式过滤蓄换热体;三维内外肋管是在换热腔室或换热管表面加工出三维离散肋结构的三维肋平板腔室或三维内外肋管。该装置突破性地实现了对600℃-1200℃的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除尘与蓄换热一体化处理,具有高效净化、稳定蓄换热、连续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余热回收效率可达70%以上,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一种高湿度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与CO2捕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19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94261.9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一种高湿度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与CO2捕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烟气除湿及CO2捕集领域。包括烟气除湿/余热回收装置和CO2吸附床。除湿/余热回收装置由储液槽、除湿换热室和集液槽组成:除湿换热室高0.3m-0.5m,多根管径为10-20mm的水冷管在换热室内蛇形布置;除湿溶液从储液槽经漏斗状布液器流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外壁贴壁下降形成液膜;烟气进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间流过,附壁液膜吸收烟气中的水分,进而与水冷管一起对烟气显热和水蒸气潜热实现深度回收,同时对杂质粉尘深度净化;稀溶液在下部集液槽收集。除湿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床进行CO2的捕集,自蛇形管流出的中温水进入吸附床埋管中,为解吸过程提供能量,增强CO2解吸。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

    一种对高温含尘烟气的除尘换热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1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2975.X

    申请日:2017-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高温含尘烟气的除尘换热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除尘换热管组成,除尘换热管包括金属滤膜、金属蜂巢骨架和换热管,除尘换热管所在箱体的上箱体为深度换热区,下箱体为除尘换热区,下箱体中,换热管贯穿金属蜂巢骨架,外部包裹致密金属滤膜,上箱体中,换热管贯穿金属蜂巢骨架,外部不包裹致密金属滤膜。高温含尘烟气自下而上通过除尘换热区与深度换热区,空气自上而下通过换热管。该方法突破性地实现了对800℃以上高温含尘烟气的连续除尘与换热一体化,热回收效率可达到90%,除尘效率可达到99%,具有高效净化、换热充分、连续工作、不易积灰等优点。

    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12606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2037804.5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梯度蜂巢体和三维肋管的除尘换热一体化装置,属于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从外到内依次由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金属支撑体以及三维内外肋管。复合梯度孔金属蜂巢体由耐热金属丝通过编制加工而成,孔隙率呈横纵向梯度变化,通过层叠堆置而成的蜂巢式过滤蓄换热体;三维内外肋管是在换热腔室或换热管表面加工出三维离散肋结构的三维肋平板腔室或三维内外肋管。该装置突破性地实现了对600℃-1200℃的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除尘与蓄换热一体化处理,具有高效净化、稳定蓄换热、连续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余热回收效率可达70%以上,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