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天平信号的风洞试验中模型振动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25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46521.X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平信号的风洞试验中模型振动监测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安装复杂、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当风洞试验时模型受到某种振动激励后,会产生振动,同时天平的相应分量会感受到此振动信号,数据采集系统连续采集天平的输出信号,然后利用载荷增量弹性角计算公式和天平的非滤波及低通滤波信号计算得到风洞试验过程中实时的振动弹性角,该振动弹性角即为试验模型在其基准迎角位置基础上的实时角度变化量,反映出了风洞试验中试验模型的实时振动情况。该方法充分利用风洞常规试验设备测试模型的实时角度变化量,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效率高等特点,常规风洞均可以使用。

    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段壁板开槽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90637.9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段壁板开槽率的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跨声速风洞试验段开槽率设计缺乏理论依据的现状。本申请在分析常规模型试验中轴向诱导速度分布的基础上,以消除堵塞干扰效应为依据提出确定合理开槽率的方法,以提高槽壁设计的精细化水平,指导后期设备运行和数据分析工作。本发明确定的开槽率根据完全消除模型堵塞干扰效应确定,在该开槽率状态下,模型升力干扰、流线弯曲干扰等影响不可忽略,仍需进行评估和修正;但由于模型堵塞干扰直接影响风洞运行状态(试验段入口马赫数、静压、雷诺数等),因此确定开槽率应优先基于消除堵塞干扰效应。采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设计风险和调试成本,提高槽壁设计的精细化水平。

    一种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9290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81034.0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确定方法,该方案针对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等效柔度矩阵建模和确定,能够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空间柔度矩阵的每个元素。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确定方法中,首先是根据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建立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然后是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三个方向单独加载时的风洞试验支撑装置位移响应;最后是根据位移响应结果计算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得到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之后,采用复合加载工况对获得空间柔度矩阵进行检验。能在保证风洞试验支撑装置的空间柔度矩阵参数确定精度的同时,又能有效减小计算代价,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分叉空间杆式降落伞风洞试验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150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68761.5

    申请日:2017-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叉空间杆式降落伞风洞试验支撑装置,该方案包括有风洞连接部件、前支撑部件、后支撑部件、前天平连接部件和后天平连接部件;风洞连接部件固定在风洞壁上;前支撑部件和后支撑部件为杆状结构;前支撑部件的一端固定在风洞连接部件上,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前天平连接部件;后支撑部件的一端固定在风洞连接部件上,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后天平连接部件;前支撑部件和后支撑部件之间存在大于90°小于180°的夹角。该方案结构形式简单,制造工艺难度低,为降落伞风洞试验提供支撑工装,保证降落伞风洞试验的高质量完成,解决了降落伞风洞试验的支撑难题。

    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模型测压点对应关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541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0673.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确定风洞试验模型测压点对应关系的方法,涉及一种航空航天工业风洞试验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风洞测压试验过程费时费力且操作繁琐的问题。首先在采集处理系统中产生一个测点配置表,记录测压点的记录号、部件名称及编号、剖面名称及编号、坐标及测压设备的测量通道的模块号、管嘴号等信息;所有的管路无号连接完成后,按顺序对模型测压点逐点施加恒定压力,采集处理系统扫描采集所有测压点,并将检测到唯一接近给定压力值的测量通道信息,如:模块号、管嘴号等记录到相应的测点配置表中;所有测压点加压完成后,采集处理系统自动形成完整的测点配置表。本方法定位准确全面,且智能化水平高,整个操作自动完成,省时省力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