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7740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588939.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探针电容位移传感器和表面测量方法,属于精密位移和表面测量相关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多探针测头、计量单元和直线直驱电机,多探针测头采用阵列式铰链结构支承阵列式探针,每个探针连接片上的铰链结构的导电膜,与上方的固定板上的导电膜构成电容位移计量单元,结合固定板上的激光干涉计量单元,则可以获得探针的位移。直线直驱电机驱动整个多探针测头,水平位移机构带动被测件进行二维位移,可以实现表面形貌的大量程多探针扫描测量。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3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68422.6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无人机降落的多级结构传送系统及方法,属于无人机降落辅助装置领域,系统包括若干个传送单元和若干个模块底板;模块底板为传送单元提供电源和控制器的线路连接;传送单元通过驱动传送带运动,带动无人机运动;传送单元不同方向的放置用于控制无人机运动的方向;若干传送单元通过侧板模块相连用于排列成不同轨迹的传送模块,无人机在各传送单元的带动下在多个传送模块上移动,实现沿不同轨迹移动到达目标位置;各传送单元的侧板凸块与相邻传送单元的侧板凹槽相对套设;相邻传送单元的侧板槽孔构成的中空通道采用连接轴固定。本发明中整个传送系统具有大范围的传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00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93481.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容瞬时单位线的水文预报方法及系统,属于水文预报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霍顿产流原理,计算每个等容微元的地表产流量和地下产流量;基于Copula函数构造蓄水容量与汇流时间的联合分布函数,计算汇流时间依蓄水容量的条件概率密度,从而得到等容瞬时单位线;采用所述等容瞬时单位线进行等容微元地表产流量的汇流计算;采用滞后演算法进行地下产流量的汇流计算,并与地表径流过程叠加,从而得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本发明方法以条件概率的形式实现产汇流过程在概率上的空间离散,采用等容瞬时单位线计算各离散蓄水容量处产流量的汇流过程,实现了产汇流计算尺度的统一,进而可以提高径流过程的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4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580852.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H13/06 , C07H17/08 , C07H9/04 , C07H1/00 , C07D307/00 , C07D493/04 , C07D305/14 , C07C67/317 , C07C69/78 , C07C69/80 , C07C69/38 , C07C49/637 , C07D205/04 , C07D309/30 , C07D295/205 , C07D209/08 , C07J1/00 , C07J71/00 , C07J9/00 , C07J7/00 , C07D47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卤代化合物的还原脱卤方法,该方法是将有机卤代化合物R‑X、非贵金属促进剂、硫化物以及碱进行混合发生还原脱卤反应,得到还原产物R‑H;其中,R选自烷基以及芳香基中至少一种;X选自碘、溴以及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对还原脱卤反应中所采用的各个原料的种类及配比(尤其是促进剂的具体种类)以及相应反应条件等进行研究与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需要使用剧毒或者昂贵的试剂、基团耐受性差、底物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99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675398.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武汉世纪金桥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U加速检索的大规模人脸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包括人脸检测与对齐、人脸特征提取、哈希特征获取、人脸索引数据库建立、多GPU加速的粗糙匹配、基于哈希的候选集获取、基于距离度量的精确匹配和投票获取最匹配人等步骤。本发明公开的基于GPU加速检索的大规模人脸识别方法基于哈希索引和多GPU加速计算的两阶段特征匹配,能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加速候选特征向量的筛选,大幅降低大规模数据集上检索时耗,能很好地满足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实现为基础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各类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4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710580852.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H13/06 , C07H17/08 , C07H9/04 , C07H1/00 , C07D307/00 , C07D493/04 , C07D305/14 , C07C67/317 , C07C69/78 , C07C69/80 , C07C69/38 , C07C49/637 , C07D205/04 , C07D309/30 , C07D295/205 , C07D209/08 , C07J1/00 , C07J71/00 , C07J9/00 , C07J7/00 , C07D47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卤代化合物的还原脱卤方法,该方法是将有机卤代化合物R-X、非贵金属促进剂、硫化物以及碱进行混合发生还原脱卤反应,得到还原产物R-H;其中,R选自烷基以及芳香基中至少一种;X选自碘、溴以及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对还原脱卤反应中所采用的各个原料的种类及配比(尤其是促进剂的具体种类)以及相应反应条件等进行研究与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需要使用剧毒或者昂贵的试剂、基团耐受性差、底物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0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1874.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动机构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电机的转子抱闸机构及球形电机,所述转子抱闸机构收容于所述球形电机的定子内,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穿过所述定子而凸出于所述定子,且其凸出于所述定子的一端朝向所述球形电机的转子;所述转子抱闸机构通过转动来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转子移动或者朝向所述定子移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转子相抵靠或者相脱离,由此使得所述球形电机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可转动状态。本发明能够使得转子停止在任意姿态保持静止,结构简单,降低了能源消耗,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68083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53217.8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0015 , G06N3/04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断路器弧触头烧蚀状态评估方法,包括在样本断路器触头上加载检测电流,获得触头动态接触电阻与触头行程的关系曲线;将一组触头烧蚀评估参数与相应的触头状态参数共同组成一个断路器烧蚀状态参数样本;获取多个断路器烧蚀状态参数样本对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获得待测触头动态接触电阻与待测触头行程的关系曲线参数;将待测触头的触头烧蚀评估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获得待测断路器触头状态参数,实现对待测断路器弧触头烧蚀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法,基于多个弧触头动态接触电阻参数,建立了BP评估网络模型,可用于SF6断路器弧触头烧蚀程度的评估和预测,其结果准确,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75398.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武汉世纪金桥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U加速检索的大规模人脸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包括人脸检测与对齐、人脸特征提取、哈希特征获取、人脸索引数据库建立、多GPU加速的粗糙匹配、基于哈希的候选集获取、基于距离度量的精确匹配和投票获取最匹配人等步骤。本发明公开的基于GPU加速检索的大规模人脸识别方法基于哈希索引和多GPU加速计算的两阶段特征匹配,能利用GPU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加速候选特征向量的筛选,大幅降低大规模数据集上检索时耗,能很好地满足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实现为基础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各类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68188.7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抑制燃烧室内细颗粒物生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有机醇加入反应器中;(2)在15~35℃温度下搅拌有机醇并加入钛酸酯和催化剂反应;(3)在搅拌时继续向反应瓶内加入稳定剂反应;(4)将液体颗粒物吸附剂与燃料混合并且让两者在燃烧室内燃烧;(5)反应后的一部分吸附剂粉末随烟气排出燃烧室后经过除尘器分离和捕集。本方法通过向燃料或燃烧室内添加适量液体吸附剂,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气态重金属以及SOx、HCl等酸性气态污染物的生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