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79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03771.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07%,Si:0.10%‑0.40%,Mn:0.80%‑1.60%,P:≤0.012%,S:≤0.003%,Al:0.020%‑0.050%,Nb:0.010%‑0.040%,Ti:0.01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通过采用低碳添加Nb、Ti的成分设计,实现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以提高结构钢的韧性和低温断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76714.8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凯凯 , 马龙腾 , 路士平 , 狄国标 , 王彦锋 , 马长文 , 王小勇 , 赵新宇 , 邹扬 , 王胜荣 , 魏运飞 , 张学峰 , 刘金刚 , 黄乐庆 , 王根矶 , 何元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锰钢板的热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锰质量分数为4‑8%的热轧中锰钢板;将所述热轧中锰钢板加热至Ac1‑Ac3之间进行两相区退火处理,获得退火中锰钢板;将所述退火中锰钢板以>1℃/s的速率第一冷却至Ms点以上20‑50℃保温,进行第一等温淬火处理,获得第一等温淬火中锰钢板;将所述第一等温淬火中锰钢板以>0.5℃/s的速率第二冷却至Ms点以下10‑40℃保温,进行第二等温淬火处理,获得热处理中锰钢板。采用本发明的中锰钢板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中锰钢板的强度和韧性,提高其服役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89526.7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调控结构钢强度和屈强比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钢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调控结构钢强度和屈强比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将结构钢进行两相区淬火处理,获得热处理结构钢;所述结构钢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C:0.06%~0.08%,Si:0.15%~0.30%,Mn:1.10%~1.80%,P≤0.020%,S≤0.008%,Nb:0.01%~0.03%,Ti:0.008%~0.025%,Cr:0.10%~0.40%,Mo:0.30%~0.50%,Ni:0.80%~1.10%;所述两相区淬火中,淬火温度为Ac1+(30-100)℃,其中,Ac1为亚共析钢加热时,铁素体开始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保温时间为2.0~2.5min/mm。通过两相区淬火和回火工艺,可以使结构钢的屈强比在0.66~0.93之间调节,屈服强度在550MPa~690MPa之间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716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09565.8
申请日:2017-09-0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466 , B21B1/22 , B21B45/0203
Abstract: 一种低合金纵向变厚度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中厚板轧钢技术领域。采用双机架中厚板生产线,利用轧机HGC快速的响应功能,粗轧机将板坯轧至待温厚度,精轧机经过1-3道次,将钢板轧制成为需求斜度的钢板,轧后ACC进行水冷,可采用TMCP工艺生产低合金变厚度钢板。优点在于,解决了钢板轧制过程中程序设置、楔形成形轧制方法以及轧制后水冷工艺设定的方法。可采用TMCP方法生产低合金变厚度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6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85494.X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连铸坯生产易焊接特厚桥梁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桥梁用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35%~0.045%,Si:0.20%~0.50%,Mn:1.20%~1.64%等,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生产方法步骤为:连铸坯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40~1180℃;进行两阶段轧制;终轧后钢板入ACC内进行摆动冷却,开冷温度为730~750℃,终冷温度为320~390℃;下线堆冷,时间>72h。优点在于,提高成材率同时避免正火过程而降低钢板成本;降低碳含量而改善其焊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70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34273.X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1B37/28
Abstract: 一种TMCP桥梁用钢板形控制的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包括粗轧阶段控制轧制过程上下辊异步比,改善钢坯的头尾翘曲;异步比为±5%~±8%;粗轧阶段成型第1道次及纵轧第1和第2道次均采用异步轧制;精轧阶段关闭除鳞水,控制末道次压下量;轧制完成后,采用弛豫工艺释放轧制过程组织应力;水冷阶段采用ACC冷却系统上下水量比提高冷却均匀性。优点在于,操作性强、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不平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94586.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12 , C21D8/02 , C21D6/0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钢级管线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60%~0.10%,Si:0.2%~0.4%,Mn:1.20%~1.50%,P≤0.01%,S≤0.0030%,Alt:0.025%~0.035%,Ni:0.15%~0.25%,Cu:0.20%~0.30%,Nb:0.055%~0.085%,V: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方法在未额外添加Cr、Mo等元素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加大轧制阶段的压下量并配合对冷却阶段的精细化控制,来实现高钢级管线钢板具备优异的低温断裂韧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544.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永达 , 韩承良 , 王彦锋 , 马长文 , 狄国标 , 黄乐庆 , 马龙腾 , 周德光 , 路士平 , 刘美艳 , 徐海卫 , 何元春 , 王根矶 , 马国金 , 代锦 , 王海宝 , 王凯凯 , 殷展鹏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000MPa级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Al、Ni、Cr、Mo、Nb、V、Ti以及Fe;其中,以质量分数计,C的含量为0.04%~0.15%,Si的含量为0.20%~0.50%,Mn的含量≤2.00%,P的含量≤0.008%,S的含量≤0.003%,Al的含量为0.020%~0.050%,Ni的含量为7.00%~12.00%,Cr的含量≤2.00%,Mo的含量≤2.00%,Nb的含量≤0.100%,V的含量≤0.200%,Ti的含量≤0.030%。通过低碳添加Cr、Mo的成分设计保证钢板的淬透性,并通过获得回火马氏体、逆转变奥氏体和Nb、V、Ti析出相,从而保证结构钢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综合匹配。具体体现在:屈服强度>1050MPa,抗拉强度>1180MPa,断后伸长率≥20.0%,‑85℃冲击功>200J,相同强度级别钢板中,冲击功明显优于其他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8583.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乐庆 , 狄国标 , 张跃飞 , 丁文华 , 李新 , 马长文 , 王同良 , 王彦锋 , 马龙腾 , 杨永达 , 邹扬 , 董文亮 , 董占斌 , 韩承良 , 马国金 , 刘美艳 , 王小勇 , 周昶
IPC: C21D8/02 ,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4 , C21D1/28 , C22C33/04 , C21D6/02 , C21D6/00 , B21B37/58 , B21B37/74 , C21D11/00 ,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460MPa级压力容器用钢的制备方法、压力容器用钢,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得到铸坯;将所述铸坯依次进行加热、除鳞、轧制、预矫直以及轧后快速冷却,得到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进行正火、空冷以及缓冷,得到460MPa级压力容器用钢。通过化学成分设计和直轧+轧后快冷+正火及缓冷工艺,保证钢板沉淀强化粒子100%为V(C,N),且尺寸控制在20nm以内,起到良好的析出强化效果,并未对钢板的低温韧性产生恶化影响,通过调控V的析出,降低钢中固溶N的含量,避免了N元素对钢板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实现正火后钢板的强韧性匹配,且模拟焊后热处理及应变时效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90671.X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抗震用阻尼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尼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Ti以及Fe;其中,C的含量为0.06重量%~0.08重量%,Si的含量为0.15重量%~0.30重量%,Mn的含量为4.0重量%~4.9重量%,Ti的含量为0.008重量%~0.025重量%。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建筑抗震用阻尼钢难以同时兼顾低屈强比和高塑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