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7182.0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煤气利用率的高炉布料方法,采用多环矩阵布料方式,在炉喉的次边缘区域布入20%~30%的焦炭,同时将矿石平均分布于炉喉的边缘、中间环状带及次中心带,使次边缘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大于其它区域焦炭及矿石的布料量,形成以炉喉次边缘区域为主、炉喉中心为辅的煤气流分布。在高炉次边缘环状带形成稳定煤气通路,保证了高炉的透气性;同时避免炉缸中心堆积现象,保证高炉稳定顺行,产能提升;采用大角差布料,使煤气流在高炉内部平均分布,进而提高了煤气利用率,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

    一种利用炉缸取样手段来分析出炉内焦炭溶损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61406.4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炉缸取样手段来分析出炉内焦炭溶损速度的方法,高炉休风后,采用风口取样粒度筛分,绘制出从炉墙侧至炉芯部位径向深度下焦炭粒级变化趋势线,区分出风口回旋区和死料柱区域,分别计算出回旋区内和死料柱区域内焦炭所占取样焦炭质量比例;计算出回旋区内和死料柱区域内焦炭平均粒级;统计取样工作前一个月内的高炉的炉尺走行速度、料面高度,以及入炉焦炭平均粒级,计算炉内焦炭溶损速度。本发明分析出炉内焦炭存在状态,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焦炭炉内溶损过程,从而为高炉合理使用入炉焦炭,用以实现“低耗、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一种利用炉缸取样手段分析风口回旋区体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29182.1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炉缸取样手段分析风口回旋区体积的方法,包括:1)对不同有效炉容高炉,在高炉休风时间内进行取样;2)采用磁吸方式分拣出不同试样中的焦炭和渣铁,并区分出炉内不同取样位置焦炭和渣铁的滞留数量;且对焦炭进行筛分,获得不同取样位置焦炭的粒级和质量,得到相应位置的焦炭平均粒度;记录炉缸半径下的回旋区长度和死料柱长度;3)计算得到回旋区内和死料柱内焦炭和渣铁滞留比例;回旋区区域内和死料柱区域内不同取样位置焦炭粒级统计;4)计算回旋区体积。优点是:能够分析出炉内物料存在物性,以获得物料部分参数,结合高炉运行数据,分析出回旋区体积。

    一种基于冲击回波法的高炉炉衬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6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078084.2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冲击回波法的高炉炉衬监测方法,采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实现,所述的第一系统为需要在高炉炉体植入固定侵入式传感器的炉衬监测系统,所述固定侵入式传感器为热电偶或能够与炉衬等效损耗的传感器,所述的第二系统为基于冲击回波法的单点或扫描式可移动监测系统。充分利用并结合现有常规固定侵入式炉衬监测系统,通过联合运用、扬长避短,将常规监测系统的高准确度与冲击回波法的高灵活性密切结合,有效提高冲击回波系统对高炉监测的准确度,同时有效增加高炉炉衬监测区域范围,减少或避免了监测死角和盲区,为更加全方位且精确快捷的监测高炉炉衬侵蚀状况提供依据。

    一种烧结点火炉绿色温差发电装置、使用方法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49819.2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点火炉绿色温差发电装置、使用方法及发电方法,由若干个温差发电模块组合而成,温差发电模块在烧结台车横向方向等距并列设置,且在横向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温差发电模块包括集热发电单元、半圆柱弧形平料器、支撑机构、储电单元、变压装置、微波加热器、耐高温导线、除尘喷吹系统,除尘喷吹系统安装在集热发电单元上方,用于定时向集热发电单元吹空气;支撑机构支撑并调整半圆柱弧形平料器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集热发电单元、储电单元、微波加热器、变压装置依次通过耐高温导线相连接;储电单元实时显示对应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量的多少,根据发电量多少判断烧结电炉炉膛内部横向点火匀均性。优点是:提高了表面烧结矿质量。

    一种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评价烧结矿粒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9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7394.2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烧结散料层的空隙度计算和块状带压差的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评价烧结矿粒度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烧结矿粒度组成;2)计算烧结矿平均粒径dp,mm;3)计算烧结矿粒度偏析度δ烧4)计算多元散料的填充度,%:5)计算烧结散料层的多元空隙度ε混,%;6)判断相同平均粒径条件下料柱的散料层透气性能指标;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一个数值,直接评估烧结散料层的透气性能,进而便于企业对烧结粒度质量的控制和改进,以及指导高炉操作、高炉配料、烧结配矿等一些列操作。

    一种高炉生产中总体风口面积的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4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32598.0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技术发明属于钢铁工业中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生产中总体风口面积的选择方法。依据优化选择风口面积的需要,采用以生产中高炉鼓入热风量、生产中高炉鼓入热风压力、生产中高炉上下部压差、生产中高炉富氧率、生产中高炉所用焦炭热态强度、生产中高炉喷入混合煤粉固定碳含量、生产中高炉所用入炉原料中全铁品位这些操作参数为基础参考数据,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生产中高炉总体风口面积的选择: 本发明按照此方法,建立起高炉不同的操作参数与风口面积优化选择的数学关系,实现高炉生产过程中适宜风口面积的确定。采用此方法确定风口面积后,进行高炉日常组织生产,能够实现稳定高炉操作,最终实现最为经济冶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