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459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246433.0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F9/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S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有机小分子作为催化剂,以含P-H键的(Rp)-手性次膦酸酯类化合物与2-卤代苯酚(-I、-Br)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碱和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立体选择性接近100%,产率较高,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合成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手性膦化合物的立体对映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这种具有磷手性中心的含(Sp)-2-手性次膦酸酯取代基的酚类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7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0204.9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7/232 , C07C47/24 , C07C47/277 , C07C45/26 , C07C45/51 , C07C211/48 , C07C209/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桂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氮气氛围下,以炔丙醇为原料,亚磷酸水溶液为媒介,在有机溶剂中合成肉桂醛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易得的原料和廉价的亚磷酸水溶液,反应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不使用配体、过氧化物、贵重催化剂、微波辐射等特殊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简单,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37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2479.2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07/92 , C07D4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92 , C07D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萘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萘酚类化合物与芳基端炔类化合物为原料,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二醌(DDQ)为氧化剂,以三氟化硼乙醚(BF3·Et2O)溶液为催化剂,来合成萘并呋喃类化合物。该方法以非金属路易斯酸为催化剂,无需过渡金属催化且反应原料无需预官能团化,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7796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35530.7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23/14 , C07C255/41 , C07C255/34 , C07C25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基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包括70wt%-90wt%的二氧化锡和10wt%-30wt%修饰组分,其中修饰组分为氢氧化钾、硝酸钾、氟化钾或碳酸钾。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新型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固体超强碱催化剂组成简单、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高,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43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302165.X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211/28 , C07C209/62 , C07C209/60 , C07D295/023 , C07D295/03 , C07C211/35 , C07C211/29 , C07C225/16 , C07C221/00 , C07D213/38 , C07D333/20 , C07C215/42 , C07C213/02 , C07F7/10 , C07C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金属催化剂催化末端炔、二卤甲烷和三级胺三组分偶联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廉价易得的原料为底物,突破了以往只能由一级胺和二级胺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的局限,同时含有对一级胺和二级胺比较敏感的官能团的底物在本发明中有很好的适应性,不需要其它的氧化剂和添加剂。本发明在使用不同取代基的三级胺作为胺底物时可以通过C-N键的选择性断裂来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该方法的优点是:突破了以往只能用一级胺和二级胺的局限性;不需要额外的添加剂;反应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很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77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8993.5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C45/26 , C07C49/78 , C07C49/76 , C07C49/84 , C07C49/807 , C07C49/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26 , C07C49/78 , C07C49/76 , C07C49/84 , C07C49/807 , C07C49/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采用温和、高效、廉价易得的亚磷酸为催化剂,反应体系使用水或有机溶剂/水为溶剂,以苯乙炔及其衍生物为反应底物生成苯乙酮类化合物。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并可重复使用;反应体系为油/水两相体系,所得目标产物易分离、选择性和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该方法解决了以苯乙炔及其衍生物生成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中路易斯酸催化剂对水敏感、产物不易分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475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5839.2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15/48 , C07D241/44 , C07D277/68 , C07D277/56 , C07D213/8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48 , C07D213/81 , C07D241/44 , C07D277/56 , C07D277/68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锅法由2-甲基-N-杂环芳香化合物和铵源制备一级芳香酰胺的方法。利用金属铜为催化剂,以环境友好型的分子O2(氧气)为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加热,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操作简单,温和条件下活化2-甲基-N-杂环芳香化合物的sp3C-H键同时与铵源进行酰胺化合成一系列一级芳香酰胺化合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金属铜催化剂价格便宜且属于水溶性催化剂,毒性相对较小;反应条件要求低,易于操作,危险性小;直接由甲基官能化成酰胺键;原子经济性好,官能团适用性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475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4539.2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21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甲基直接官能团化形成二级、三级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甲基-N-杂环芳香化合物与胺源为原料,以金属铜为催化剂,布朗斯特酸为添加剂,以分子O2(氧气)为氧化剂,在氧气氛围下通过活化2-甲基-N-杂环芳香化合物的sp3C-H键生成相应的醛,醛与不同胺源反应生成二级或三级芳香酰胺化合物。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用价格低廉的金属铜作为催化剂,商业化2-甲基-N-杂环芳香化合物为底物,分子O2(氧气)为氧化剂进行氧化酰胺化反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用性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0215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180905.2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7D309/30 , C07D313/04 , B01J29/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有机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六棱柱形貌的负载型催化剂Co-MFI作为催化剂,催化剂采用水热晶化合成的方法制备;以有机酮作为底物,以氧气或者空气作为氧源,以有机醛类物质作为还原剂,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制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均接近100%;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该方法解决了内酯传统制备工艺中安全性差、收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9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181345.2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29/46 , C07D309/30 , C07D3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有机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六棱柱形貌的负载型催化剂Co-MFI作为催化剂,催化剂采用水热晶化合成的方法制备;以有机酮作为底物,以氧气或者空气作为氧源,以有机醛类物质作为还原剂,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制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均接近100%;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该方法解决了内酯传统制备工艺中安全性差、收率低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