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9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6635.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上海依诺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2‑苯基乙醇的重组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技术领域。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在所述酵母菌株中过表达EcAROGfbr基因、EcPheAfbr基因、ylARO10基因、ylPAR4基因、ylARO1基因、ylPHA2基因和ylTKT基因,同时敲除ylTYR1基因。本发明首次利用来源于大肠杆菌的EcPheAfbr解除莽草酸途径负反馈抑制,实现2‑PE的从头合成,强化了艾氏途径,多拷贝关键酶,确认了关键竞争路径ylTYR1,提高了前体供应,使2‑PE的产量明显提高,为利用解脂耶氏酵母提高2‑PE合成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19261.0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N9/18 , C12N15/55 , C12N1/21 , C12N15/70 , A01N63/50 , A01P1/00 , A01G7/06 , A01G1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稳定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hlA及其应用,该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高度的稳定性,经过高温处理后活性能够被激活,其中60℃热处理6h后活性激活至原始活性的2倍,70℃热处理1h后活性被激活至原始活性的1.2倍,室温放置30d后活性能保持80%以上;在pH 4.0~11.0的条件下处理30min后,活性能保持70%以上;在含5%乙醇、乙腈、异戊醇的磷酸缓冲液中孵育30min,活性能保持80%以上;在含5%异丙醇、正丁醇的磷酸缓冲液中孵育30min,活性能保持60%左右。这意味着该酶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活性,有望用于防治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引起的植物软腐病。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60408.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遗传霉素的发酵方法,依次通过母瓶和子瓶种瓶扩大培养,并在发酵罐上进行三级发酵,发酵液经过酸化、过滤后,分离得到离子交换树脂,取树脂,进行洗脱得到G418待检测溶液,采用液相检测对所述的G418待检测溶液进行含量检测。本发明利用生物发酵制备遗传霉素的产量为690mg/L,与摇瓶效价相比,其产量提高了150%,大幅度提升了遗传霉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5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77499.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通过理性设计和定点突变技术改造,获得相应的突变体,可大幅度提高AHL‑内酯酶AhlX的热稳定性和AHL水解活性,改造后突变体M41的Tm值提高了12.13℃,酶活性为野生型的17.67倍。将突变体M41应用于由E.carotovora感染引起的土豆、西葫芦、青椒、萝卜、白菜和茄子软腐病,结果显示突变体M41及E.carotovora共处理组的软腐病病斑面积均明显低于E.carotovora处理组,突变体M41可有效缓解由E.carotovora引起的多种植物软腐病。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492046.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D207/333 , C07D20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以式(I)所示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式(II)所示的β‑二酮类化合物、式(III)所示的β‑硝基芳基乙烯类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助磨剂硅胶和少许助溶剂,以直径为6~14mm的不锈钢研磨球为研磨介质,以10~30Hz的研磨频率下研磨反应10~60分钟,研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有机溶剂A溶解反应物,过滤后经浓缩、柱层析纯化制得式(IV)所示的多取代吡咯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上式中,R1为C1‑C3烷基、C1‑C3烷氧基或苯胺基;R2为H、C1‑C3烷基、C1‑C3烷氧基或卤素;R3为H、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与现有的化学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污染少,能有效地实现多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280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068674.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绿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生英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黄霉素A的发酵产量和金黄霉素A与B之间比例的方法,步骤1:发酵罐移种后,以一定通气量和罐压,28℃搅拌培养;步骤2:发酵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当达到预设值后开始连续流加糖溶液;步骤3: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发酵液中黄金霉素A的含量和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中黄金霉素A的含量;步骤4:判断当前时段的发酵液中黄金霉素A的含量是否增加缓慢且当前时段的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中黄金霉素A的含量快速增加,若是,放罐。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金黄霉素A的发酵产量可以达到3.5克/升,金黄霉素A与金黄霉素B的比例可以达到10∶1,极大的方便了后续提取过程中金黄霉素A的分离纯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07885.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实施方法为配制磷酸盐缓冲液,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液,溶解D‑氨基酸氧化酶全细胞菌体;将全细胞菌液破碎,将破胞液离心,弃沉淀,取其上清,上清为溶液Ⅰ;配制可溶性盐水溶液,该溶液为溶液Ⅱ;将溶液Ⅰ经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后加入到溶液Ⅱ中,并震荡混匀;混合液放置在25℃下孵育一定时间,离心收集沉淀,用超纯水洗涤3次,获得D‑氨基酸氧化酶‑无机杂化纳米花。本发明制备得到的D‑氨基酸氧化酶‑无机杂化纳米花稳定性相对于游离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了固定化酶的回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备得到的固化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81811.5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脱氢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磷酸盐缓冲溶液与醇脱氢酶溶液混合,再加入钙离子溶液,合适条件下孵育沉淀后即得到含醇脱氢酶的钙纳米花。本发明以磷酸盐作为无机载体负载醇脱氢酶并形成固定化酶,进一步提升了酶的多方面稳定性,提高了酶的重复利用性。该固定化酶制备方法简易,条件温和,可提供一个高效的辅酶再生系统,与氧化还原酶联用催化合成高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31780.2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腺苷酰化蛋白A6突变体以及其编码基因,以及其作为腺苷酰化结构域关键酶在催化合成多粘菌素中的应用。所述腺苷酰化蛋白A6突变体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腺苷酰化蛋白A6第516位氨基酸经点突变而得。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手段,对A域的活性位点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突变体确定了与A域底物特异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6第516位残基),本发明获得的突变体G516A与腺苷酰化蛋白A6相比,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对L‑Ala的活性大幅提高,出现了对L‑Arg的活性,证明对该位点的氨基酸残基进行改造能够改变腺苷酰化蛋白的底物识别,为多粘菌素家族化合物结构的扩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1893.4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应用。所述高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表达宿主,将N‑乙酰神经氨酸合成酶基因neuB和N‑乙酰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neuC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上稳定表达,然后通过在质粒上过表达磷酸葡萄糖胺变位酶基因glmM和果糖6‑磷酸转氨酶基因glmS。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B.subtilis进行改造,使其可以以甘油为底物直接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生产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无内毒素,可用于食品领域,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