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污泥协同高级氧化进行剩余污泥调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6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6443.3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污泥协同高级氧化进行剩余污泥调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污泥和Fe2+/SPC加入剩余污泥中进行搅拌混合;所述铝污泥中铝的添加量为6 mg/g;所述Fe2+的添加量为20mg/g,所述SPC的添加量为50‑200mg/g。本发明的方法较简单易行,将水厂铝污泥联合高级氧化技术进行污水厂剩余污泥的调理,一方面将水厂铝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了自来水厂污泥处置的问题,同时还改善了污水厂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脱水性能。

    一种聚合氯化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9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41938.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氯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获得聚合氯化钛初始液;(2)将聚合氯化钛溶液在氮气下超滤获得滤液,即聚合氯化钛溶液;所述超滤的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KDa‑100KDa。所述聚合氯化钛初始液采用电化学合成法或慢速滴碱法制备获得。本发明利用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超滤膜在压力驱动下实现不同水解形态的分离,使用物理作用实现不同分子量物质的分离。本发明的提纯的原料为电化学制备的聚合氯化钛,通过加压过膜的形式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提纯,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填补了聚合氯化钛分离纯化方法的空缺,提高了聚合氯化钛中起主要混凝作用的优势形态的含量,得到了更加高效的钛盐混凝剂。

    基于金属掺杂g-C3N4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946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1181729.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掺杂g‑C3N4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8.0%~20.0%(w/w)的聚砜或聚醚砜、5.0%~15.0%(w/w)的致孔剂、0.05%~2.0%(w/w)的表面活性剂、0.05%~5.0%(w/w)的金属掺杂g‑C3N4和58.0%~86.9%(w/w)的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在30~80℃温度下搅拌溶解5~16小时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8~24小时,制成铸膜液;采用相转化法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刮膜,制备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本发明所制备超滤膜的纯水通量≥450L/m2·hr·0.1MPa,牛血清蛋白截留率≥90.00%,对黄腐酸的降解去除率达65%左右(模拟可见光下,运行1小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生物、化工、医药领域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等。

    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载体诱导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649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93478.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载体诱导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SBR序批式反应器接种絮状活性污泥,反应器高径比为5~10:1,采用底部进水,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初期,投加2~10 g/L的多孔羟基磷灰石辅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器的表面上升流速为1.0~2.5m/min,溶解氧为2~6mg/L,沉降时间2~20 min,逐渐提高反应器的进水COD负荷和氨氮负荷,最终培养出沉降性能好和不易受水质冲击的好氧颗粒污泥。本发明充分利用多孔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比表面积大等优势,通过投加生物载体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所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对有机物和氨氮都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基于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51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95479.5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16 B01D61/002 B01D67/0079 B01D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0.05%~2.0%(w/w)的羧基化碳纳米管通过超声均匀分散于58.0%~88.95%(w/w)的混合溶剂中,然后与1.0%~9.0%(w/w)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3.0%~11.0%(w/w)的乳酸、7.0%~20.0%(w/w)的醋酸纤维素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三口圆底烧瓶中,在15~80℃温度下搅拌溶解3~16h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6~24h,配制正渗透膜铸膜液;在支撑材料上采用相转化法刮制并在60~90℃去离子水中热处理5~60mins,即制得基于羧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利用1M NaCl作为驱动液、去离子水作为原料液,在1h的测试时间里,其纯水通量达到39.0L/m2•h以上,反向盐通量小于3.0g/m2•h。

    基于羟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2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5478.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002 B01D67/0079 B01D69/06 B01D7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羟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0.05%~2.0%(w/w)的羟基化碳纳米管通过超声均匀分散于58.0%~88.95%(w/w)的混合溶剂中,然后与1.0%~9.0%(w/w)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3.0%~11.0%(w/w)的乳酸、7.0%~20.0%(w/w)的醋酸纤维素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三口圆底烧瓶中,在15~80℃温度下搅拌溶解3~16h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6~24h,配制正渗透膜铸膜液;在支撑材料上采用相转化法刮制并在60~90℃去离子水中热处理5~60mins,即制得基于羟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利用1M NaCl作为驱动液、去离子水作为原料液,在1h的测试时间里,其纯水通量达到36.0L/m2•h以上,反向盐通量小于2.5g/m2•h。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