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测量探头自保护功能的海水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23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6644.8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测量探头自保护功能的海水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探头、保护罩,其特点是:测量探头是一个内含永磁体的中空管,它放置在用硅油填充的导管中,有一带有永磁体的移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磁感应原理使测量探头在导管中伸缩,导管、移动装置及控制系统均密封在保护罩内。在进行海水测量时,使测量探头从导管中伸出,测量完成后,使测量探头回到导管中,对其进行保护。解决了测量探头生物附着问题,可有效提高测量探头使用寿命,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一种多皮带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398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1002.X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皮带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对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定义唯一的设备号;根据不同的物料传输路线,利用设备号定义出各种输送流程,并对每一个输送流程定义唯一的流程号,形成流程表;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所选中的流程号以及该流程的所属设备和设备状态;针对每台设备编写独立的启停控制程序;选择流程号i,针对流程号i查询流程表,将流程号i与其所涉及的各设备号顺序写入到所述的数组中,并将所涉及的各设备的状态位设定为选择状态;向流程号i中的各设备发送启动命令,并根据各设备的工作状态配置数组中各设备的状态位。本发明的流程选择控制方法编程简单、调试方便,易于升级,可适用于任何皮带输送系统中。

    一种适用于隐蔽航行的风力水气界面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81271.X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隐蔽航行的风力水气界面航行器。该航行器包括船壳、转帆箱、变形帆、折帆机构;转帆箱设置在船壳内,包括转帆电机、齿轮组、蜗轮蜗杆机构、基座;蜗轮蜗杆机构通过齿轮组与转帆电机的轴连接;基座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变形帆固定在基座上;转帆箱与折帆机构相连;转帆箱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信号使变形帆工作在设定的攻角范围或在折帆机构的作用下旋转90度。本发明的适用于隐蔽航行的风力水气界面航行器,利用折帆机构和变形帆,使其能够在水面和水下双重航行模式中自由切换,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包括海洋调查、资源勘探等多种应用场景。

    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及无人帆船

    公开(公告)号:CN118124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71231.1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及无人帆船。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包括大帆、小帆、支撑摆动机构和摆动旋转机构、基座;大帆固定在左、右桅杆上;小帆固定在中部桅杆上;中部桅杆与摆动旋转机构连接;摆动旋转机构固定在基座的中部,支撑摆动机构设置在摆动旋转机构的两侧,并与基座上的环形滑轨滑动连接;左、右桅杆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摆动机构连接;摆动旋转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机构与两侧的支撑摆动机构连接或分离;大帆和小帆通过液压伸缩机构连接或分离。本发明通过调节风帆大小,有效提高风帆捕风能力,使其更加充分地利用风能,改善无人帆船的气动性能,提高航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营成本。

    一种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及其精细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492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56101.6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及其精细调节装置。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的精细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及摆动机构、平推轴承;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支架、滑动机构、摆动球副;所述支架焊接在平推轴承的旋转面上,其顶部具有弧形滑轨;所述滑动机构装配在所述弧形滑轨上;所述摆动球副的上端与滑动机构固连;所述摆动球副的下端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弧形滑轨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摆动球副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摆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远程控制机械臂的精细动作,并且能够调整机械爪的摆动角度、摆动速度、旋转方向,实现多个自由度的精准控制。

    一种单电机驱动的水下矢量推进器及其矢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053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98444.0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推进器,具体是一种单电机驱动的水下矢量推进器及其矢量装置。一种单电机驱动的水下矢量推进器的矢量装置,包括电机驱动机构和角度偏转机构;电机驱动机构和角度偏转机构的下部固定在平推轴承上;电机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角度偏转机构连接;角度偏转机构包括Z型轴、支架、滑动机构和摆动球副;支架的顶部带有弧形滑轨;Z型轴安装在支架下部,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弧形滑轨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的下端与Z型轴连接;在Z型轴的旋转带动下,滑动机构沿弧形滑轨左、右滑动,进而带动与滑动机构相连的摆动球副在设定角度范围内偏转。本发明采用单一电机即可实现推进器两个自由度的角度调整,实现推进器的轻量化。

    一种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及其精细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49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56101.6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及其精细调节装置。适用于水下作业的机械臂的精细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及摆动机构、平推轴承;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支架、滑动机构、摆动球副;所述支架焊接在平推轴承的旋转面上,其顶部具有弧形滑轨;所述滑动机构装配在所述弧形滑轨上;所述摆动球副的上端与滑动机构固连;所述摆动球副的下端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弧形滑轨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摆动球副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摆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远程控制机械臂的精细动作,并且能够调整机械爪的摆动角度、摆动速度、旋转方向,实现多个自由度的精准控制。

    一种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26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2159.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技术领域,涉及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一种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包括分裂壳、前端浮子、后端浮子、CTD传感器和控制板;前端浮子的下部连接有底部端盖、后端浮子的外部设有分裂壳,分裂壳通过连接机构与底部端盖配合的连接;CTD传感器水密连接于前端浮子的顶部;在前端浮子内设有压力触发机构;压力触发结构包括螺杆座、移动螺杆和凸轮螺杆;螺杆座与底部端盖、底部端盖与前端浮子依次密封连接,构成水密空间;控制板安装于水密空间内。本发明通过水下航行器发射出去,在上浮过程中完成水体剖面的温盐深测量,将测量数据传至水下航行器;测量完成后解体丢弃。

    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及自动布放式探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572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88824.2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及自动布放式探测平台。一种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包括主壳体、底部支架和压力释放装置,所述主壳体下部与底部之架、底部之架与压力释放装置从外到内依次嵌套密封连接,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压力释放装置上方设有探测平台支撑架。本发明的装置能够被携带于各种水下航行器或舰船之上,到达指定地点后,自动将观测平台布放,不仅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可以轻松布放到人工难以达到的海域,实现远程布放,布放位置精准,方便快捷,且提高了远程监测的安全性。

    一种磷虾无损混输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6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1211.2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渔业技术领域,具体设计用于磷虾输送作业中的混输装置。一种磷虾无损混输装置,包括磷虾混输流道、防空化叶轮;所述磷虾混输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流道、主流道及出口流道;所述防空化叶轮设置在所述主流道内;所述防空化叶轮具有两个呈螺旋形交错设置的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内部设有沿叶片走向的微流道;所述微流道一端开口于所述弧形叶片前端的外侧壁,另一端开口于弧形叶片的末端。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在叶轮内部设置微流道,使进入叶轮内的流体降低空化,同时在出口流到的前端设置过渡装置和缓冲阻尼装置,进一步降低流道内流体对磷虾的冲击力,减轻对磷虾的挤压破坏,保证其完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