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2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818093.9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调控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调控装置包括用以产生放电区域的介质阻挡反应器,还包括多个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放电区域中的板状电介质,通过调节所述板状电介质在所述放电区域的分布以实现所述板状电介质的催化表面放电的控制。上述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调控装置的板状电介质在放电区域的空间分布可控,通过对于板状电介质在放电区域的空间分布的调控以达到对于板状电介质的催化表面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模式和参数的控制,从而可以提高板状电介质的催化表面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活性组分传质的效率,满足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效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73577.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 G01N21/25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异构观测的辐射抗扰度故障诊断装置及方法,涉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辐射干扰模块、能量采集模块、光谱处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以及故障诊断模块;通过辐射干扰模块搭建干扰测试环境,能量采集模块采集待测设备的光学信息,对其进行耦合后通过光谱处理模块进行光谱分离,并进行目标中心波长合成,获取目标光强信息;通过信号转换模块进行信号转换,由故障诊断模块提取出多源异构光学特征进行故障识别并输出故障识别结果;克服了过度依赖主观判断导致待测设备抗干扰检测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对光学信息序列中故障诊断效率与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辐射抗干扰检测效率、准确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68630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转换设备数学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互补的机组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运行参数进行确定,根据各机组实际运行参数获取各机组的碳排放量获取各阶段碳排放总量,并且输入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对应的两阶段多目标规划模型获取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阶段碳排放总量和成本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阶段碳排放总量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该目标函数采用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容量配置方案,充分考虑了碳排放因素对于容量配置规划的经济性的影响,使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更加合理、可行,既考虑了经济性,也考虑了碳排放从而平衡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1529.7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低碳节能围护结构,包括:框架、阀门结构、转动件和驱动装置;框架包括壳体和面板,面板安装在壳体的外侧,壳体和面板之间形成贯穿框架上下两侧的散热通道,面板为透明材质;散热通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阀门结构,以控制散热通道的开闭;散热通道中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件,转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吸热涂层,以吸收太阳辐射,转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反射涂层,以反射太阳辐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还公开了一种围护结构的使用方法,围护结构在保温模式和散热模式两种模式下切换,满足夏天和冬天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3617.9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碳标签分级评价的企业碳排放管控方法,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区域内所有企业的涉碳数据及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库;基于涉碳数据和碳排放因子库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基于碳排放核算模型核算各环节碳排放量,确定各企业的单位产值碳排放量;通过碳排放评价模型获取各企业的碳排放评分,基于碳排放评分对企业进行分级;基于碳排放评分以及等级生成对应企业的碳标签;基于各企业对应的碳标签制定碳减排策略。本方案在进行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时将各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综合核算企业的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并基于得到的碳排放量进行评分和分级进行碳排放管控,能够准确核算企业的碳排放量,显著提高企业碳排放管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0599.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分析技术的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方法,属于电气绝缘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检测样品并对其进行编号;通过热分析方法对检测样品进行热分析获取热焓变化值和熵变化值;基于热焓变化值、熵变化值及对应编号绘制热焓‑熵变化曲线;基于热焓‑熵变化曲线确定热焓变化和熵变化的位置信息,采集环境条件参数并与位置信息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基于全寿命数据库预测高压电缆的绝缘老化程度;基于绝缘老化程度制定改善措施。本方案通过将检测样品的热焓变化、熵变化在热焓‑熵变化曲线上的位置信息与环境条件参数进行关联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对高压电缆的老化程度进行预测,显著提高了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8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01578.4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6F19/00 , B64U10/17 , B66D3/18 , B66D3/04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无人机的助爬系统,包括电杆、卷扬机、拉绳、无人机和导向机构,电杆的上端安装有横担,拉绳穿过导向机构,拉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上,拉绳的另一端用于和作业人员连接,无人机用于将导向机构连接在横担上;导向机构包括支架,支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可挂在横担上的钩子,钩子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支架转动连接有上下设置的两个滚轮,沿滚轮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绳槽;无人机的下侧设置有可夹紧或松开第一连接件的夹持机构;带有无人机的助爬系统还包括第一遥控器,以及第二遥控器。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无人机的助爬系统,可辅助作业人员攀爬电杆,节省体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0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99992.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高导电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铝基体和定向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中的石墨微片,且所述石墨微片的平面方向与挤压方向平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铝基体上定向均匀的设置石墨微片,通过发挥石墨微片面内的高电导率,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由于石墨微片的平面方向与挤压方向平行,因此,能使整个定向高导电铝基复合材料在平行于挤压成形方向的电导率为59.24~59.41%IACS,较6061等典型铝合金提高了1.11%IACS以上,再次,由于石墨微片在铝基体上成定向均匀分布,使整个定向高导电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向高导电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定向高导电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15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710347336.9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水泥杆用登高板性能试验方法,包括踏板、围杆绳和金属钩,踏板上设有标识,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向踏板上以95~105mm/min的速率施加负荷,并通过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能快速有效的对登高板的滑移量进行测量,测量的准确率高,滑移量量取方便,且需保证登高板的滑移量不大于150mm,当滑移量大于150mm时需返回步骤一进行第二次测试,通过二次检测的对比来确认登高板的性能,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且在负荷的加压下观察登高板的变化,能快速的发现围杆绳是否有断股及踏板是否有开裂现象,能快速及时的发现脚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99035.6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拉力试验机,包括电子加载系统、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导轨组件、两组移动梁组件以及两组移动驾车组件,电子加载系统和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分别设置于导轨组件的两端,电子加载系统和移动梁组件之间、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和移动梁组件之间均设有移动驾车组件;导轨组件包括上导轨、位于上导轨正下方的下导轨以及若干个用于支承上导轨的、呈L型的悬挂梁,上导轨连接于悬挂梁的横梁的下端,上导轨与下导轨平行,且上导轨和下导轨均设有若干个连接孔;移动梁组件和移动驾车组件均可沿导轨组件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可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设备空间不受导轨组件和移动梁组件的阻挡,检测人员可步入设备内部,简化了试验件的安装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