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1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74756.2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器人的编队运动过程分解成3种运动行为:奔向目标点、避障、编队;确定3种运动行为的执行顺序,其优先级顺序为为避障、奔向目标点、编队;建立每一行为的运动模型;根据机器人运动信息求解行为运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传统的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基础上,在避障行为中提出了一种逻辑优先的机器人间障碍物选定策略,有效避免了在两个机器人互为障碍物时,复选产生“越避越远”偏离任务路线的现象,提高了多机器人编队任务效率,有利于编队队形保持,在运动规划上具有显著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1388.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异构多无人艇编队的自适应行为融合方法。确定每一无人艇的最大航行速度;将最小值作为异构体运动规划的一致速度;将运动过程分解成奔向目标点、避障和编队3种运动行为;确定无人艇编队运动过程中3种运动行为的执行顺序;建立每一运动行为的运动模型;根据无人艇环境信息求解行为运动模型;将无人艇进行编号,执行艇在判断避碰的障碍物时选择在避障范围内比自身小的序号进行优先避障;进行运动模型的耦合,得到最终的速度和方向;判断无人艇是否到达终点。本发明引入一致速度的变量,协调异构无人艇间的机动性能,可以同时兼顾效率与性能。同时从理论上为行为的融合进行排序,更加严谨,可控性高,便于参数分析与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032862.7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舰船运动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船用融合神经网络PD的紧格式无模型自适应航向控制算法;包括在紧格式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比例项和微分项构成融合PD型CFDL_MFAC算法;将神经网络控制与PD_CFDL_MFAC算法相结合提出融合神经网络PD的紧格式无模型自适应航向控制算法;计算航向偏差e(k),其中e(k)=y*(k)-y(k)等。本发明通过比例项和微分项的引入,提高了算法的自适应性以及抵抗外界不确定干扰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89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69436.8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舰船用模糊遗忘因子无模型自适应航向控制方法,建立航向系统模型,下达期望航向指令y(k)*,设定航向偏差的阈值e0,根据舰船期望航向y*(k),与舰船当前航向y(k),计算航向偏差e(k)和偏差变化率ec(k),当e(k)的绝对值|e(k)|小于航向偏差的阈值e0,跳出循环,否则继续执行,模糊遗忘因子MFAC控制器根据e(k)、ec(k)在线调整遗忘因子β并解算出航向系统的期望输入u(k),系统接收并执行航向系统输入指令u(k),令k=k+1,更新舰船当前航向y(k)。本发明解决了MFAC控制算法产生积分饱和问题,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以及控制精度,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以及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17347.1
申请日:2018-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考虑无人艇运动性能的零空间行为融合在线优化方法,属于多无人艇编队运动规划技术领域。主要步骤为(1)确定无人艇的回转半径;(2)将运动过程分解;(3)确定行为优先级;(4)建立并求解每一行为的运动模型并求解;(5)行为融合;(6)在线优化;(7)判断无人艇是否到达终点,若到达则该过程结束,若没有到达则返回步骤(4)。本发明以零空间行为规划结果为基础,解算出符合无人艇实际运动特性的航点集,解决无人艇在跟踪规划路线时的迂回航行或者路径点不可达问题;针对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规划结果进行的优化,考虑无人艇的回转性能,光顺规划的航点集,进而有助于提高无人艇的控制精度;减少了能源消耗,有助于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759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0168.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考虑流致位置偏差的海洋机器人避障轨迹规划方法与系统,属于海洋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海洋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均均未考虑海流对海洋机器人避碰的影响,导致航行过程中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获取海洋机器人的当前位置、姿态、对地航速、对水航速及所在航行区域的海洋环境信息;获取海洋机器人航行速度限制集合,利用障碍物评价函数计算海洋机器人的紧急避障的动作集合;进而获取最终避障动作集合;再结合下一决策周期内海洋机器人的速度集合,获得最终动作空间窗口;基于时间窗内内速度样本,基于流致漂角,计算当前状态下的候选轨迹簇,建立评价函数,对所述候选轨迹簇进行评价寻优,获取最优避障轨迹。本发明用于海洋机器人避障轨迹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160348.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人艇小型风力发电机性能测量装置涉及海洋自然能航行器领域,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测量装置无法量化风力发电机工作时的船体阻力的问题,包括:两根片体固定杆平行设置,且分别滑动配合于长方体框架的底部矩形框上;且两根片体固定杆分别与无人艇的两个片体固定;发电机位置调节装置滑动配合于长方体框架的顶部矩形框上,且发电机位置调节装置固定有风力发电机;造风装置,用于驱动风力发电机;阻力测量系统包括阻力杆和拉力计;长方体框架的一条底边通过拉力计与阻力杆中点处连接;拉力计,用于测量长方体框架与阻力杆之间的拉力;能源控制器,用于获取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5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04101.4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减阻与避碰的可变结构型风光波浪能混合驱动无人艇。本发明不仅能够充分捕获海洋环境中的风能、太阳能与波浪能,而且具备可变结构的能力,即一方面能够根据海况等级而调整波浪拍动串列水翼的入水与出水,保证高海况下对波浪能充分吸收、低海况下艇体阻力性能良好;另一方面当无人艇靠泊时能够降下太阳能风帆,并收起艇体舷侧外的太阳能板,避免风帆与太阳能板在无人艇靠泊时受到磕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503700.5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积分辨识方法,通过获取所需辨识双体无人艇Z型试验数据;对数据中大幅度偏离真实值的野值进行剔除处理;建立无人艇一阶非线性K‑T方程的运动模型;选取舵角和艏向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列表;对K‑T方程进行积分化处理,对需辨识的模型方程两侧基于时间区域进行积分,利用积分方式舍掉角加速度,引入艏向角数据;对积分区间离散并求积,对积分区间以控制节拍为基准进行离散,并采取牛顿‑科特斯求积公式插值求积;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使辨识方程两侧差值的平方最小,即可求得K,T,α的值。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无人艇操纵模型的一阶非线性项进行辨识,在无人艇动力学模型辨识上具有显著进步,可以同时兼顾效率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8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474756.2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器人的编队运动过程分解成3种运动行为:奔向目标点、避障、编队;确定3种运动行为的执行顺序,其优先级顺序为为避障、奔向目标点、编队;建立每一行为的运动模型;根据机器人运动信息求解行为运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传统的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基础上,在避障行为中提出了一种逻辑优先的机器人间障碍物选定策略,有效避免了在两个机器人互为障碍物时,复选产生“越避越远”偏离任务路线的现象,提高了多机器人编队任务效率,有利于编队队形保持,在运动规划上具有显著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