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37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691217.1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弯折防塌陷型柔性平板热管,绝热段由橡胶外壳包裹的多个绝热单元组成,绝热单元由相同结构的金属、橡胶三通孔方块沿轴向交错排列、粘接而成。金属、橡胶三通孔方块分别具有上部、中部、下部三个空腔,上部、下部空腔填充有丝网吸液芯结构,形成液体流道,中部空腔为气体流道。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平板热管的制造方法,制备时,分别加工出金属、橡胶三通孔方块,并沿轴向交错、阵列排布,粘接形成绝热单元,在阵列单元的上部、下部空腔中穿插放置一层丝网吸液芯结构,并通过密封连接形成密闭腔体,抽真空、灌注工质后封口。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弯折和防塌陷性能,适合于柔性电子器件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197568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0907553.0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工件重复定位的夹具,包括支撑夹板、传动后置机构、上夹持固定板、侧方修正机构、调整侧方支杆、上端对称夹紧机构和上端夹紧机构,本发明具有能够将工件进行更多方式定位的优点,所述的传动后置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撑夹板的后端,上夹持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传动后置机构的前端,侧方修正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撑夹板内,调整侧方支杆设置有多个,多个调整侧方支杆均滑动连接在调整侧方支杆上,上端对称夹紧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撑夹板上,上端对称夹紧机构转动连接传动后置机构上,多个上端夹紧机构均转动连接在传动后置机构的内部,多个上端夹紧机构均滑动连接在上夹持固定板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9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91272.0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光热转换海水淡化装置、制作方法和海水淡化方法,包括复合光热转换结构、收集箱、毛细吸液芯以及容器;该收集箱设有开口且漂浮或固定于容器上;该复合光热转换结构设于收集箱的开口处,其相对收集箱一侧设有亲水层,另一侧设有光热转换层;该毛细吸液芯一端与亲水性层连接且另一端浸入容器中,以将海水吸至亲水层;通过光热转换层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并传导至亲水层使得海水蒸发,析出的盐分沉积于收集箱内,实现盐分的快速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了海水淡化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光热转换层的盐分沉积,大大减少了光热蒸发的热量丧失,提高了光热转换及海水淡化的效率,可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重金属回收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39677.2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外壳后盖缺陷检测方法和系统。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外壳后盖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图像;步骤2:选取不同类别的缺陷图像块和无缺陷的图像块作为训练样本集;步骤3:搭建用于学习训练以及预测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步骤4:利用训练样本离线集训练深度学习算法;步骤5: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算法,在线检测识别手机表面外壳图像的缺陷。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机外壳后盖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手机承载平台、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控制反馈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882972.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刚石刀具对准装置,可以自动夹持金刚石刀具进行对准。包括自由度平台机构、自重驱动机构、刀具夹紧支撑机构、自动升降机构、方向转动机构、手动旋转机构和微调对准机构,将刀具竖直插在刀尖保护套中,由于刀具自身的重量,会带动刀尖保护套在竖直刀管中向下滑动,同时带动水平滑杆下降,水平滑杆带动两个夹紧悬臂转动,两个夹紧悬臂分别带动两个刀具夹紧支撑机构将刀具进行夹紧,避免刀具发生晃动,节省人力,安装速度快,不需要操作人员抬着大型刀具进行安装,同时能够避免刀具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同时能够保护刀具的刀尖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745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45840.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一种深度学习CT图像质量提升及可信度评估方法,属于CT成像技术领域,包括:利用低剂量CT或稀疏角度方式进行圆周CT扫描获取低质量CT图像;采用标准剂量CT或完整角度扫描方式获取标签图像数据,将配对图像输入pix2pix网络进行训练;将模型输出结果与标签数据同时输入图像可信度评估网络,并生成与CT图像尺寸一致的可信度热力图;最后根据人工设置的可信度威胁程度标准,由程序自动标注生成的高质量CT图像中的虚假信息。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由于低剂量或稀疏投影导致图像中出现条纹伪影和图像模糊问题,同时可根据人工设置的可信度威胁标准标注出生成CT图像中存在的虚假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度学习模型鲁棒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645804.6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11/00 , G06T5/77 , G06T5/60 , G06T7/66 , G06N3/0475 , G06N3/0464 , G06N3/094
Abstract: 一种深度学习循环匹配稀疏角度CT伪影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直线扫描段数T、旋转角度间隔Δθ,并由滤波反投影算法得到带伪影的CT图像,将稀疏正弦图与带伪影的CT图像配对并进行图像合并;将合并后的图像作为训练数据并以原始CT图像与正弦图合并后的结果作为标签数据进行图像匹配翻译网络的训练;不断循环匹配训练,直到满足预先设定的标准,将模型训练得到的结果拆分;最终输出高质量的CT重建图像。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稀疏投影导致图像中出现条纹伪影,图像模糊以及因扫描或算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同时图像合并后再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循环匹配训练能保证在投影域与图像域能极大提升重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04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45546.1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1/00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 , G06T9/00 , G06T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圆轨迹锥束CT滤波重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特点是基于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针对现有CT滤波重建算法处理后的图像存在伪影和细节丢失等问题,设计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圆轨迹锥束CT滤波重建方法,通过搭建Transformer网络,在频域上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反投影重建,实现基于Transformer的三维圆轨迹CT的滤波重建。本发明能够提高CT数据重建的图像质量,为医学上的辅助诊断和工业上的缺陷检测等提供重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3485.0
申请日:2022-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导向与驱动一体的永磁体向心励磁圆柱形电磁驱动装置属于振动计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磁驱动器和运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器由半圆筒形永磁体、圆筒形长磁轭、圆桶形端磁轭、圆柱形中心磁轭和圆筒形非导磁材料框装配构成。所述运动组件由骨架、激励线圈、翅板构成,在骨架上设有气室、进气孔和排气孔,通过运动组件上的骨架将运动组件整体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电磁驱动器的圆柱形中心磁轭上,在骨架与圆柱形中心磁轭之间采用气浮导轨结构。本装置完成了精密导向与驱动一体化的电磁驱动设计,实现了高精度装配和电磁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提升了电磁驱动装置的运动精度,并且负载能力显著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8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2146.0
申请日:2022-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向与驱动复合的单端中心励磁圆柱形电磁执行器,包括电磁驱动部件和运动部件;电磁驱动部件包括呈圆桶形的下磁轭、设置于下磁轭上侧的呈环形的上磁轭、设置于下磁轭上侧的呈圆柱形的永磁体、设置于永磁体上侧的呈圆柱形的中心磁轭;下磁轭和上磁轭的内侧与永磁体和中心磁轭围合形成运动腔;上磁轭和中心磁轭之间设置有气隙;运动部件包括位于中心磁轭上侧的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靠近中心磁轭的一侧面设置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滑动套接于中心磁轭的外侧;线圈骨架的外侧壁缠绕有直流线圈和激励线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运动部件装配难度,减小了运动部件自重,有效提高了电磁执行器的装配精度和驱动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