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296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10151042.0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养鱼缸脱氮水处理装置及基于所述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它能够除去养鱼缸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本发明的装置中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分别装在滤柱内的底部和上部,在两个滤网之间是载有好氧反硝化菌的活性炭层,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三通、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与滤柱、第二滤柱的上端连通,滤柱和第二滤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进水阀门安装在进水管上,内腔装有有机物的营养瓶的底部通过营养瓶出水管与滤柱的上端连通。采用所述装置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通过控制进水阀门使流入滤柱的水在所述滤柱中停留20到30分钟。本发明适用于现有各种养鱼缸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121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72148.6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12N11/16
Abstract: 以菌丝球作为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菌丝球作为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以菌丝球作为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操作步骤复杂及耗时时间长的问题。以菌丝球作为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富集培养;二、制备孢子悬液;三、同时接种,即达到好氧细菌与曲霉菌孢子体同时培养的目的。本发明节省了冲洗、制备细菌悬液和震荡吸附的过程,固定化时间仅在48h左右,不但缩短了时间而且减少了步骤,大大提高了效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形成的混合菌丝球内部无论菌丝交联与否,细菌都非常均匀的排列生长在每一根菌丝上,而且单位面积上固定化生长的细菌数量也明显多于吸附法形成的混合菌丝球。
-
公开(公告)号:CN119159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82765.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P6/04 , B23K26/342 , B23K26/70
Abstract: 一种基于工件摆动与能量动态调控同步协调的激光熔丝精密修复叶片的方法,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叶片修复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常规激光修复高温合金叶片容易出现未熔合及凹陷,变功率激光修复高温合金叶片由于无法精准控制导致,导致修复位置烧蚀及基体变形的问题。方法:一、固定涡轮叶片;二、参数设置;三、激光焊接动态调控修复;四、机械加工。本发明用于基于工件摆动与能量动态调控同步协调的激光熔丝精密修复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8462.8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红外反射层的莫来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莫来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向纤维隔热材料体系中引入六钛酸钾晶须的方法中均质材料不利于六钛酸钾晶须集中分布,材料可设计性差以及需要额外制备涂层浆料,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向莫来石纤维分散液中引入六钛酸钾晶须形成混合浆料,使用逐层组装工艺,利用六钛酸钾晶须密度大于纤维分散液的特点,使晶须大多沉降至中间层的底部,进而形成晶须集中分布的红外反射层,纤维和晶须在沉降过程中实现了层状排布。本发明以简单的工艺、低廉的成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对六钛酸钾晶须红外反射层的分布进行设计和优化,降低了莫来石多孔纤维质材料的高温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3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7210.0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能场辅助单晶高温合金激光修复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激光熔化沉积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单晶激光熔化沉积修复的工艺窗口小,限制了单晶的修复高度和质量问题。方法:一、将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置于勾形磁场发生器的中心轴位置,且待修复面与勾形磁场中心面平行;二、设置激光熔化沉积的工艺参数、勾形磁场强度及初始的衬底冷却温度;三、使用同轴送粉激光头在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待修复面进行多次沉积,沉积过程中调节衬底冷却温度。本发明用于多能场辅助单晶高温合金激光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5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399141.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光谱图像与激光雷达数据配准方法及配准系统,本发明涉及机载高光谱‑激光雷达的联合配准方法及配准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高光谱图像与LiDAR点云配准方法中缺少适用于高光谱图像、激光雷达系统的一体化配准模型的问题。配准方法过程为:1:建立高光谱成像数学模型;2:基于POS数据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几何粗校正;3:建立高光谱图像正射校正模型,得到正射投影高光谱图像;4:选取一对同名线特征及一对同名点特征,通过系统检校方法计算配准误差参数,重新执行3生成配准的高光谱图像。配准系统用于执行高光谱图像与激光雷达数据配准方法。本发明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9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11071988.0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MOEAD的比例区间偏好引导多目标决策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MOEAD的比例区间偏好引导多目标决策优化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求解得到的满足决策者比例区间偏好的有效解个数少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建立带有比例关系区间偏好信息的多目标决策模型;步骤二:利用法线边界交叉法对步骤一建立的带有比例关系区间偏好信息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进行重构得到重构后的分解模型;步骤三:对步骤二重构后的分解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带有比例关系区间偏好信息的多目标决策模型的优化解。本发明避免了传统优化方法通过后验方法获得满足偏好有效解造成的较高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本发明用于飞机结构维修决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91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81279.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吸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结构,包括多个蜂窝单元,各蜂窝单元的外周围设有多个蜂窝单元,蜂窝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孔格和至少两个连接部,至少两个孔格的孔径相异,孔径较大的孔格套设于孔径较小的孔格的外侧;相互嵌套的两个孔格之间具有间隙且通过两个连接部连接,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孔径较小的孔格的相对两侧;还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件,蜂窝吸能件具有新型蜂窝结构。本申请的新型蜂窝结构及蜂窝吸能件采用了由至少两个孔格嵌套而成的多个蜂窝单元组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蜂窝结构的强度可调节范围小的技术问题,使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蜂窝结构的可调节强度的等级更加细化、可设计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80318.8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其包括碰撞挡板、翻边管、基座及吸能组件。翻边管的一端与碰撞挡板固定连接,翻边管的管壁上沿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于基座上,基座的远离翻边管的一侧用于与车体连接。吸能组件设置于翻边管内,且与碰撞挡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基座和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并在翻边管的管壁沿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多个切槽,使得在碰撞过程中,翻边管在基座的约束下能够开裂翻转卷曲吸能。同时在翻边管的内部设置吸能组件,使得基座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压缩吸能组件吸能,提高了该吸能器整体的吸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583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245513.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表面缺陷识别方法。属于图像识别领域。现有的生产加工流水线上物体表面外观的检测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的方式,存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且易出现错检、漏检的情况。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表面缺陷识别方法,采集表面缺陷图像作为样本,并进行数据扩充;之后通过中值滤波算法对表面缺陷图像进行去噪;之后以表面缺陷图像中采样点周围四个点中灰度值最大的作为该点的灰度值,进行缩放处理;之后提取表面缺陷图像中缺陷的轮廓以及表面缺陷图像与背景之间的轮廓,并将灰度图像转换为二值化的表面缺陷图像,之后对二值化表面缺陷图像进行图像分类;本发能进行物体表面的缺陷快速识别,且识别准确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