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48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8668.4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所述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管状,述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由无定型碳和石墨化碳组成;所述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萝藦进行碳化活化得到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结构的碳材料。本发明的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取得了处理过程简单便捷,原料绿色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电化学性能好的有益效果。所得生物基一维微孔‑大孔复合孔道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材料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应用。

    水溶性NaYF4@NaGdF4上转换核壳结构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3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4015.6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溶性NaYF4@NaGdF4上转换核壳结构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多元醇化学方法合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上转换核壳结构纳米晶是制备外层四氟钆钠壳添加量的不同尺寸可调控的球,平均直径14~38纳米;所得到的物相从四方相向六方相转变。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纳米晶有聚乙烯亚胺包覆在四氟钆钠纳米晶的表面,使粒子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可以控制产物的形貌,使纳米晶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随着壳层的增加可使上转换发光随之增强,荧光寿命淬灭时间增长;可作为一种有效的CT响应剂,在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即,本发明核壳结构纳米晶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应用价值。

    水溶性稀土掺杂四氟钆钠荧光标记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30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6608.2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溶性稀土掺杂四氟钆钠荧光标记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多元醇化学方法合成技术的领域。稀土荧光纳米晶有双掺杂和三掺杂两种。双掺杂是在四氟钆钠中掺杂镱和铒、铥、钬三种稀土中的一种;三掺杂是在四氟钆钠中掺杂镱、铥和钬。制备方法是以氟化铵为氟源,氯化钠为钠源,以稀土的氯化物为稀土离子源,以聚乙烯亚胺为表面修饰大分子,在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本发明方法反应效率高,操作便捷,无环境污染,产物产率高及工艺重复性好;通过调变钆离子与氟离子的比例,得到热力学性质稳定、物相均匀、分散良好且水溶性高、荧光发光效率更强的四氟钆钠纳米晶基质,适用于多色生物标记。

    一种单分散水溶性硫化铅纳米晶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80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218126.5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单分散水溶性硫化铅纳米晶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溶液化学方法合成技术。硫化铅纳米晶簇呈球形,由多个纳米晶组成。制备方法是将醋酸铅、聚丙烯酸和一缩二乙二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快速的注入硫脲的一缩二乙二醇溶液,恒定反应温度在210℃左右,反应5~30分钟,将反应产物冷却,反复用水和乙醇洗涤再真空干燥,制得单分散水溶性硫化铅纳米晶簇。本发明所得到的单分散硫化铅胶体纳米晶簇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尺寸可以调控且粒子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有吸收;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工艺重复性好;在近红外探测、光子开关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自动游码式力校准机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8893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051208.0

    申请日:200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游码式力校准机。旨在克服现存的效率低、力值范围窄、使用性能差、对测力仪检定规程的适用程度存在较大欠缺等问题。其包括主机、杠杆横梁、控制系统。杠杆横梁与主机上支点之间采用刀口支承的方式,支点处的刀口支承包括支点刀、支点刀承,支点刀半径很小的刀刃与支点刀承半径很小的槽接触连接。杠杆横梁与主机上施力点之间也采用刀口支承的方式,施力点处的刀口支承包括力点刀、力点刀承,力点刀半径很小的刀刃与力点刀承半径很小的槽接触连接。在杠杆横梁右端下面的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阻尼器,它由液体阻尼器和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组成。控制系统中设置有装入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该计算机程序实现工作过程形象化监控的计算机。

    一种基于中红外热成像的SF6泄漏远距离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7996.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红外热成像的SF6泄漏远距离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工业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变压器表面、管道与变压器连接的法兰处以及所有连接管道的进出口位置布设温度计、中红外热像仪和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获取环境温度、设备表面温度和气体浓度。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加权融合,计算出综合监测指标,并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识别出异常预警点。接着,对识别出的预警点进行进一步的数据采集,获取环境湿度和风速信息,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温度差、气体浓度、湿度和风速,构建检测模型,生成SF6的泄漏概率指数。最后,通过将泄漏概率指数与预设泄漏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各预警点的SF6泄漏状态。

    一种气体浓度自动辨识检测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62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4791.8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浓度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气体浓度自动辨识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监测模块、数据收集处理模块、数据分析预测模块、异常检测诊断模块、警示模块。该装置能够建立包含采集时间的历史数据库,并搭建预测模型,分析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对未来时间段内的浓度趋势进行预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显示,且能够为每一种目标气体设定上下限阈值和变化速率阈值,并对每一种目标气体的浓度和变化速率异常与否进行判定。在数据出现异常时,该模块还可以识别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判定异常数据的原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仅监测异常,这个模块能够更精确地判定异常数据和异常情况的原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诊断结果。

    一种离轴多通道宽范围痕量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1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34552.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轴多通道宽范围痕量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红外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检测领域,该装置中电路模块包括信号激励单元、计算单元和至少一个数据模组;光学模块包括谐振腔气室和至少一个激光模组,谐振腔气室的两侧均设置有球面透镜组;球面透镜组包括若干环球面透镜,一类待测气体对应一环球面透镜,本申请在谐振腔气室实现痕量气体的多组分浓度检测,可不依赖时分复用技术,直接将激光光谱同时耦合到多通道谐振腔气室中,大大降低了气体测量的复杂性,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时间分辨率、检测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种隧道超远距离激光甲烷气体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74825.X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超远距离激光甲烷气体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隧道甲烷气体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激光发射器的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和接收器数据精度影响参数,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包括激光发射功率稳定系数、激光波长稳定系数和光学路径长度稳定系数,所述接收器数据精度影响参数包括接收器的灵敏度稳定系数和接收器输出的光强度稳定系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发射功率稳定系数。本发明通过采集影响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由此避免了甲烷浓度的检测过程中存在参数的漂移或变化情况,提高了甲烷浓度的检测精度。

    一种海洋平台可燃气体泄漏用巡检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492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87497.5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气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可燃气体泄漏用巡检探测器,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四周固定安装有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竖杆,多组竖杆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表面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上方设置有探测器本体,探测器本体表面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固定环表面设置有与支撑台相互配合的巡视机构,所述巡视机构包括有转动组件与驱动组件,所述支撑台表面设置有与探测器本体相互配合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支撑组件与调节组件。通过由转动组件和驱动组件组成的巡视机构与固定环相互配合,可以便捷的调整支撑台以及探测器本体的位置,进而可以对平台本体进行全范围的燃气泄漏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