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3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4697.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领域,为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蓝光高温3D‑DIC视频引伸计及测量方法,包括:高温试验机、两台偏振相机、窄带通滤光片、蓝色偏振LED光源和计算机;两台偏振相机,从不同的视角捕捉试验片的图像,在所述偏振相机的变焦偏振镜头前安装偏振片;窄带通滤光片,设置在每个偏振片前;蓝色偏振LED光源,设置在石英玻璃窗口前,用于发出蓝光并通过石英玻璃窗口照射试验片;计算机接收两台偏振相机的两组图像,对两组图像进行匹配,生成视差图,将视差图转换为三维点云数据,重建试验片的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计算试验片的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本发明更好地区分目标物的特征,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84995.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油气管道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海上油气管道泄露云台动态监测装置,包括:一组半圆套管,还包括:一组封闭板、驱动云台和驱动位移组件。当发现目标气体时,识别系统会向驱动云台发送信号,驱动云台会开始供电,首先使采集装置靠近油气管道的连接处,以保证采集的准确性,随后向驱动位移组件供电,则驱动位移组件会带动驱动云台围绕油气管道进行圆周运动,且在圆周运动的同时,会通过采集装置和识别系统实时识别当前位置的目标气体浓度,并在旋转两周或三周后,判断出浓度最高的位置,以此来获取到泄露的具体位置,便于维修工作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6410.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红外相机检测气体浓度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采集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环境下,红外相机检测不同气体浓度设定值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出的气体浓度检测值;构建气体浓度检测模型并获取模型参数矩阵,模型参数矩阵由多个模型参数组成;根据检测待测气体时的温度、湿度,从模型参数矩阵中选择多个模型参数,并分别计算各个模型参数的权重,生成综合模型参数;将红外相机检测待测气体时输入的红外辐射强度输入至气体浓度检测模型中,将综合模型参数作为模型参数,生成待测气体的浓度,本发明充分考虑到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对检测待测气体浓度时的影响,提高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36869.9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地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讲为一种基于到时补偿和虚拟场优化的地面微震监测定位方法,根据初始速度模型和均匀速度模型;计算目标事件E的位置,将检波器两两配对,建立双曲面,获取目标函数,搜索目标函数极大值,得到微地震事件的最终定位结果,利用位置已知的最初的主事件P0的定位结果对步骤G所获取的目标事件的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降低了反演结果对初至到时拾取和速度模型准确性的依赖,此外,对定位过程的简化缩短了定位时间,在微地震实时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改进到时补偿策略,以降低初始估计位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并使其适用于更复杂的地层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8765.9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01 , G01N21/3504 , G01N25/72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泄漏浓度成像检测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中红外相机,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中红外热成像仪,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与中红外相机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承载组件、卡接组件与升降组件,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通过由承载组件、卡接组件和升降组件组成的控制机构与盖板相互配合,可以便捷的调整中红外相机的位置和高度,便于对高处的燃气泄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76166.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可控震源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次扫频移动海洋可控震源多普勒频移校正方法,在频率‑波数域对多普勒频移进行校正,并在半径‑斜率域对校正后产生的假频进行去除。包括:正演模拟船速为10m/s时信号发生偏移的反射波;将数据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计算每个网格点的滤波器值;将滤波后的数据从频率‑波数域变换到半径‑斜率域设计选择函数,去除假频后变换回频率‑波数域;从频率‑波数域变换到时域,得到校正结果。解决在海洋拖缆地震数据采集中,可控震源随着拖缆持续运动,即使在相对较慢的采集速度下,多普勒频移也会导致地震数据失真,影响地震数据处理的可靠性的问题。能够消除多普勒相位失真并处理假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4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69770.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调片上毫米波带阻滤波器。滤波器分为上下两层曲折线结构,分别为第一曲折线和第二曲折线,第一曲折线和第二曲折线相互耦合,且物理尺寸相同,方向相反。第一曲折线和第二曲折线的四周围绕由多层金属堆叠而成的接地环。本发明的带阻滤波器工作于60‑80GHz的毫米波波段,中心频率为72GHz,优势在于通过第一曲折线与第二曲折线的参数即可控制第一曲折线与第二曲折线的耦合强度,从而控制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宽度和阻带衰减程度,利用第一曲折线与第二曲折线与接地环之间的对地电容,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容就可以产生谐振,并可以调节带阻滤波器的阻带特性,有效的减小片上带阻滤波器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29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253991.4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融合EKF的拖缆姿态解算方法及系统。该融合方法包括:通过多个传感器测得原始姿态数据;将原始姿态的九轴数据解算为角度数据;构建卷积神经网络与EKF融合模型,将上述角度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使用原始角度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与EKF融合模型,让模型可以根据原始数据自主调整EKF的参数,找到最优的滤波参数模型;将滤波后的姿态角度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与EKF融合模型的输出进行输出。本发明的融合解算方法,提高了姿态角度数据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094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264585.2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姿态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个传感器产生原始姿态数据;将原始姿态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输入,经过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和第一激活函数后输出的姿态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输出进行输出;将卷积神经网络输出作为人工神经网络输入,根据预设的通用核结构对人工神经网络任一隐含层对应的预设节点的输入不通过第二激活函数输出,以及对任一隐含层对应的剩余节点的输入通过第二激活函数输出,将最末端隐含层的神经元节点输出的姿态角度数据作为人工神经网络输出进行输出。本发明的融合方法,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和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有效结合,提高了姿态角度数据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7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0116072.6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MO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打破已有的七芯电缆只能单芯进行数据传输的格局,采用四根缆芯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每根缆芯数据采用OFDM进行调制,同时将串扰转换成有用信号,在接收端辅助信号恢复,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电缆传输系统中传输速率有限、带载能力不足等问题。7000米长的电缆传输速率可达2.5Mbps,误码率低至5E‑9。在相同条件下,本方法传输速率是单芯进行数据传输的两倍,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本方法属于多路复用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法,更适用于以七芯电缆为传输介质的高速传输系统中,有效提高电缆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传输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