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13990.9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空巡视器移动的摇臂机构,安装在巡视器车体上,其包括第一摇臂本体、第二摇臂本体及第三摇臂本体,第一摇臂本体、第二摇臂本体及第三摇臂本体均为一体成型的空心方杆状结构,第一摇臂本体的一端侧面开设用于连接巡视器车体的第一驱动轴接口,另一端顶部开设用于连接转向轮组件的第一转向接口,第一驱动轴接口与第一转向接口的轴线垂直;第二摇臂本体的两端均开设第二法兰接口,第三摇臂本体的中部开设第三驱动轴接口,两端均开设第三转向接口,第三驱动轴接口与第三转向接口的轴向垂直,第二摇臂本体两端的第二法兰接口分别与第一驱动轴接口及第三驱动轴接口同轴连接,第三转向接口与巡视器车体的转向轮组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428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38699.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在轨超长桁架结构变形控制装置,包括空间智能桁架结构杆和控制器,其中空间智能桁架结构杆由空间桁架结构杆、柔性压电复合材料传感器和柔性压电复合材料作动器阵列组成。以一类超长尺寸的空间桁架结构为具体作用对象,采用本发明的空间智能桁架结构杆替换空间桁架结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普通桁架杆,并将传感器和作动器阵列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方法对空间桁架结构进行变形控制(包括准静态变形调控和动态振动抑制)。本发明可以提高空间桁架结构在轨的高精度保持能力,缩短结构受扰的振动衰减时间。相比于传统的结构控制装置,该发明构型简单,可靠性高,附加在结构上的质量和体积小,适用于超长尺寸空间桁架结构的主动变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52420.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分离卫星推进服务舱主结构,包括:中心承力筒、氧箱、两个燃箱、两个水平托架、四个侧板、上内撑板、下内撑板、承力筒转接框及两个以上连接组件;承力筒转接框下端与中心承力筒的承力筒上框可拆卸的连接;承力筒转接框上端的标准包带接口通过包带与外部的载荷舱可拆卸的连接;氧箱、上内撑板和下内撑板均同轴安装在中心承力筒内部;两个水平托架分别固定在中心承力筒的外圆周面上;两个燃箱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水平托架的圆环内;水平托架的两侧通过侧板及连接组件与中心承力筒的侧壁及上内撑板、下内撑板一体连接;该结构具备和载荷舱在轨分离的功能,且三个贮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52452.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杆式卫星主结构,包括:对接环、主承力隔板、第一杆系、第二杆系及矩形箱体;对接环的上端面设有主承力连接法兰;矩形箱体的背地板固定在对接环上;主承力隔板安装在矩形箱体内,并将所述矩形箱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相同的腔体,主承力隔板的面板上内埋有两个V形结构的承力梁;V形结构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背地板后,与对接环上的主承力连接法兰对应连接;相同的第一杆系和第二杆系分别安装在两个相同的腔体内,并分别穿过所述背地板后,与对接环上的主承力连接法兰一一对应连接;该结构的承载能力能够达到中型卫星要求,结构开敞性好,利于总装操作,设备便于布局,舱体容量大,结构干重小,实现结构高效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0429092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85051.5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载荷缓冲支架,用于着陆器上,着陆器包括侧板、底板以及隔板,侧板连接在底板的外周,隔板位于侧板内部,隔板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并且隔板的侧边还与侧板的内侧面连接。本发明的着陆缓冲支架用于传递着陆器本体结构和缓冲器之间的着陆载荷,通过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立板将着陆缓冲器以集中力形式传递给着陆器的着陆载荷转变成分散载荷,传递至着陆器本体结构。本发明满足了在有限的结构里面提供缓冲器的连接接口并承受其带来的较大载荷,整个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质量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91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021610.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火工药剂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方法,本发明基于采用高清数码相机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相结合的方法,敞开差示扫描量热仪的盖子,将少量火工药剂试样置于坩埚中,对差示扫描量热仪从常温开始以一定变温速率连续升温或降温,并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记录试样物理表观相貌,以此连续测试火工药剂随温度发生的物理变化现象。本发明既可以进行火工药剂的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分析,又可以进行松散或压实火工药剂的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分析,且兼顾了操作简单、安全的特性,该新方法对火工药剂随温度的变化分析更加全面,不仅适应于各类火工药剂随温度的变化分析,还适应于其它药剂试样随温度的变化分析,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90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5051.5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载荷缓冲支架,用于着陆器上,着陆器包括侧板、底板以及隔板,侧板连接在底板的外周,隔板位于侧板内部,隔板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并且隔板的侧边还与侧板的内侧面连接。本发明的着陆缓冲支架用于传递着陆器本体结构和缓冲器之间的着陆载荷,通过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立板将着陆缓冲器以集中力形式传递给着陆器的着陆载荷转变成分散载荷,传递至着陆器本体结构。本发明满足了在有限的结构里面提供缓冲器的连接接口并承受其带来的较大载荷,整个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质量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364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10036659.8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工药剂高温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新型火工药剂性能随温度变化测试方法、火焰感度试验法以及压力—时间(P-t)曲线试验法对火工药剂经历预示高温环境前后的物理、化学、爆炸状态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依此综合分析火工药剂的高温环境适应性,对火工药剂高温环境适应性分析更加全面、准确,适应于各类火工药剂高温环境适应性分析。本发明不仅可以对火工药剂经历任何预示高温环境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爆炸性能变化进行有效分析,还可以间接分析火工装置在预示高温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指导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91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21610.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火工药剂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方法,本发明基于采用高清数码相机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相结合的方法,敞开差示扫描量热仪的盖子,将少量火工药剂试样置于坩埚中,对差示扫描量热仪从常温开始以一定变温速率连续升温或降温,并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记录试样物理表观相貌,以此连续测试火工药剂随温度发生的物理变化现象。本发明既可以进行火工药剂的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分析,又可以进行松散或压实火工药剂的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分析,且兼顾了操作简单、安全的特性,该新方法对火工药剂随温度的变化分析更加全面,不仅适应于各类火工药剂随温度的变化分析,还适应于其它药剂试样随温度的变化分析,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100286Y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20172957.X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多向杯状接头,由接头本体(1)、内盘垫(2)、后端盖(3)组成;接头本体(1)包括支管(11)、主管(13)和封闭的前端面(14);内盘垫(2)衬于前端面(14)的内壁;后端盖(3)位于主管(13)后端面位置,对主管(13)开敞的后端面形成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承载、轻质的,主要承载方向具有合理连接界面的复合材料多向杯状接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