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多目标进化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64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05652.2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多目标进化方法,得到分布性较好的解。所述方法包括:在第G次迭代时,根据当前迭代次数调整自适应变异中的变异因子和交叉操作中的交叉因子,基于调整后的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利用自适应全局DE算法对第G代种群中所有个体进行自适应变异和交叉操作产生子种群;将第G代种群和子种群进行结合,确定每个个体的QoS指标值,根据确定的QoS指标值计算每个个体的非支配等级和拥挤度;根据计算得到的非支配等级和拥挤度,选择非支配等级低且拥挤度大的N个个体作为新种群;采用局部搜索方法对新种群中的非支配解集进行局部搜索,淘汰分布度不好的个体。本发明适用于互联云计算环境中的服务组合领域。

    一种金属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3662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145537.1

    申请日:2015-03-30

    Inventor: 刘涛 王中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有助于预测信号在金属信道中的传输性能。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发射端换能器‑接收端换能器的时域数学模型;确定发射端耦合剂的传递函数及接收端耦合剂的传递函数;确定超声波在金属介质中的时域衰减模型;确定带回波脉冲的金属信道的时域数学模型。所述系统包括:换能器模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发射端换能器‑接收端换能器的时域数学模型;耦合剂函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发射端耦合剂的传递函数及接收端耦合剂的传递函数;衰减模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超声波在金属介质中的时域衰减模型;信道模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带回波脉冲的金属信道的时域数学模型。本发明适用于超声波通信技术领域。

    一种连铸坯冷却处理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428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57001.9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铸坯冷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坯凝固;铸坯脱离液芯或固液混合态,达到完全凝固;在快速冷却处理前,满足铸坯表面温度900℃以上,铸坯中心温度1100℃以上;步骤二、快速冷却处理;在铸坯表面形成低温层,铸坯表面温度降至Ar1~(Ar1-300)℃时终止冷却处理,此时铸坯中心温度大于Ar3;步骤三、返温处理;铸坯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Ar1时终止返温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表面快速冷却/返温过程改善铸坯表面组织,增加表面强度和塑性,避免在随后的输送、吊运、堆冷及加热等过程中坯料表面开裂。

    基于容迟容断传感器网络的捆绑层改进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481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517296.5

    申请日:2012-12-05

    Inventor: 刘涛 张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分析和总结了基于容迟容断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有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网络基于DTN的体系结构。基于捆绑层对于网络的重要性,对捆绑层协议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化模块的协议实现方案。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拥塞问题,本发明在已有的DTN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拥塞控制捆绑层的端到端重传算法,根据对保存成本和转移成本的比较对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尽可能避免对数据的丢弃,保证了在恶劣的环境中对数据的高效、可靠的传输。

    一种带有直流偏移的ACO-OFDM解调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350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6297.7

    申请日:2015-03-30

    Inventor: 刘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直流偏移的ACO-OFDM解调方法及系统,有助于降低计算复杂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ACO-OFDM系统输出的待解调的信号;确定识别直流偏移的虚拟观察窗口的判定标准并根据所述判定标准确定虚拟观察窗口;根据所述虚拟观察窗口,估计所述待解调的信号中存在的直流偏移的大小;根据估计的所述直流偏移的大小,消除直流偏移和噪声,恢复输入数据。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ACO-OFDM系统输出的待解调的信号;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虚拟观察窗口;估计单元:用于估计所述待解调的信号中存在的直流偏移的大小;恢复单元:用于消除直流偏移和噪声,恢复输入数据。本发明适用于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

    一种带预矫直的在线加速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45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253731.3

    申请日:201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矫直及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预矫直的在线加速冷却方法:精轧完后厚度范围6~80mm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到预矫直机进行矫直,并进入在线加速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快速冷却至450~700℃,经均温后进入强力矫直机矫直。预矫直机与在线加速冷却装置采用连续紧凑布置形式,实现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加速冷却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解决来钢同板温度差为8-40℃温度不均匀性。加速冷却采用冷却器变开启模式,解决来钢同板温差超过40℃温度不均匀性。预矫直与加速冷却同步有效缩短了工艺流程,预矫直完后平直度≤2mm/1000mm,采用辊道变加减速度和变开启模式后钢板同板温差≤8℃。

    基于容迟容断传感器网络的捆绑层改进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481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7296.5

    申请日:2012-12-05

    Inventor: 刘涛 张思思

    Abstract: 本发明分析和总结了基于容迟容断DTN(DelayTolerant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有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网络基于DTN的体系结构。基于捆绑层对于网络的重要性,对捆绑层协议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化模块的协议实现方案。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拥塞问题,本发明在已有的DTN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拥塞控制捆绑层的端到端重传算法,根据对保存成本和转移成本的比较对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尽可能避免对数据的丢弃,保证了在恶劣的环境中对数据的高效、可靠的传输。

    一种容迟容断网络的路由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7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530848.6

    申请日:2012-12-10

    Inventor: 刘涛 唐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迟容断网络(DNT)的EDHO路由算法,特别针对基于知识预测的路由算法进行了设计,该算法共包括4个步骤:1)历史规律预测知识库的建立;2)节点连接可靠度RM的计算;3)选路指标WRM的计算;4)EDHO算法路由的建立和更新;其中历史规律预测知识库根据网络拓扑信息构建,RM根据历史规律预测知识库进行计算,选路指标WRM由可靠度RM的值确定,而路由表根据选路指标进行建立和更新。该算法能优化DTN网络中高连接间断性引起的消息丢失问题。

    一种高延伸率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2616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283882.9

    申请日:201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伸率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板及其生产方法,生产出具有高延伸率(≥20%)高强度(屈服强度≥1100MPa),并且拥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及焊接性能的钢板,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6%~0.18%,Si:0.55%~1.7%,Mn:1.1%~1.7%,P:≤0.007%,S:≤0.006%,N≤0.0040%,Nb:0.02%~0.06%,Mo:0.25%~0.4%,Ti:0.01%~0.02%,Cr:0.3%~0.5%,Ni:0.3%~0.8%,Cu:0.3%~0.8%,V:0.025-0.05%,B:0.0005%~0.0015%,可选成份Als:0.015%~0.02%,其他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钢板的微观组织是一种复相组织,有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以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同时含有弥散分布的Nb、V、Ti等元素的碳化物。该高延伸率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备料、转炉或电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板坯再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热处理。

    一种基于稀疏分光网络的组播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583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090642.4

    申请日:200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稀疏分光网络的组播路由方法,涉及全光网络中组播路由的建立。本发明利用移动蜂窝网络划分的思想,动态地将全光网络划分若干组播区域,在每个区域中确定一个组播代理用于管理该区域中的组播业务及和目的节点之间的组播连接。组播路由方法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源节点划分组播区域并计算生成初级组播树;第二阶段是组播代理与目的节点建立组播连接形成完整的组播树。两阶段都采用基于Steiner树的组播路由算法。本发明可使源节点中组播树的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时延减小;从源节点到组播业务的目的节点最多只需要2个波长;单个目的节点的加入或离开只对其所在的组播区域的子组播树有影响,不会影响到整个组播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