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507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82892.6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支路的无谐振软开关电路,包括:电感、辅助电感、开关管、电容和分流支路,其中,电感的一端、开关管的第一电极、辅助电感的一端均与分流支路的一端相连,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外部电路相连,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第二外部电路相连,分流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三外部电路相连,辅助电感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外部电路相连;在电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电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辅助电感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开关管的ZCS开通和二极管的ZCS关断。该软开关电路使用无谐振技术实现开关管的ZCS开通和二极管的ZCS关断,并且不增加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21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373144.X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描述函数法的级联DC‑DC变换器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小信号建模方法对级联系统中单级DC‑DC变换器的线性部分进行线性建模,以得到第一线性传递函数;通过描述函数法对DC‑DC变换器的开关环节进行非线性建模,以得到描述函数;通过变换器等效法对源变换器进行等效处理得到第二线性传递函数,并根据第二线性传递函数与描述函数的关系判定两级级联DC‑DC变换器的稳定范围;通过变换器等效法对负载变换器进行等效处理得到第三线性传递函数,并根据第三线性传递函数与描述函数的关系判定两级级联DC‑DC变换器的稳定范围。该方法可准确判断出变换器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有效提高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3091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219387.9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16C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峰MPPT的整体分布‑粒子群优化算法,在PSO算法上,添加了OD算法的步骤,通过OD进一步缩小最大功率点所在的范围,再通过PSO算法进行进一步迭代,最终收敛到最大功率点。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整体分布(OD)算法将粒子分布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再利用PSO算法进行精确跟踪,使得该算法不依赖于初始粒子的位置,从而不需要依赖于光伏阵列过多的信息,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跟踪效果和较快的跟踪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16087.X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分段GaN HEMT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电压控制电流源IDS、栅漏电容CGD、栅源电容CGS和漏源电容CDS;根据IDS得到非分段GaN HEMT模型的静态特性,并根据静态特性建立非分段静态特性模型;根据CGD、CGS和CDS得到非分段GaN HEMT模型的动态特性,并根据动态特性建立非分段动态特性模型;根据非分段静态特性模型和非分段动态特性模型得到非分段GaN HEMT模型。本发明能够得到收敛性好和准确性高的非分段GaN HEMT模型,进而更好地应用于电力电子电路仿真,同时使得后续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和分析更加便利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7956.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抑制MMC共模电磁干扰的相位补偿式载波移相调制方法,包括,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典型载波移相调制三相多载波相同相位首项和相位公差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三相上桥臂电压脉冲之间的相位差、三相下桥臂电压脉冲之间的相位差,得到计算结果;其中,所述三相包括A相、B相、C相;保持所述A相所有子模块载波相位不变,根据所述计算结果将所述B相、C相的各子模块载波相位增加对应的补偿值,得到所述MMC各子模块更新后的载波信号;将所述MMC各子模块电压参考信号与所述更新后的载波信号比较,产生驱动脉冲并作用于所述MMC各子模块。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不降低MMC载波移相调制的直流电压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MMC共模电压波动的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076478.8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367 , H02M1/00 ,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Floquet理论公开了一种LLC谐振变换器闭环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扩展描述函数建模对LLC谐振变换器进行线性建模,以得到系统状态方程组及稳态工作点;通过在稳态工作点处施加扰动,求得状态方程组泰勒展开式的线性项,获得系统的摄动方程组;通过求解摄动方程组的雅可比矩阵获得系统状态传递矩阵,以将系统状态传递矩阵作为稳定性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状态传递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模长判定LLC谐振变换器闭环控制参数的稳定范围。该方法可准确给出LLC谐振变换器系统闭环控制参数的稳定范围,判断出LLC谐振变换器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并且分析过程完全基于时域,避免LLC谐振变换器高阶传递函数的求解,有效降低LLC谐振变换器稳定性判别的复杂度,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8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079755.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MMC(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共模电压的六段式最近电平逼近调制方法,包括:将一个工频周期等分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至第六控制区域;在任一相的控制区域内,获取其他两相上桥臂和下桥臂投入的目标子模块数;根据其他两相上桥臂投入的目标子模块数得到任一相上桥臂投入的目标子模块数,并根据其他两相下桥臂投入的目标子模块数得到任一相下桥臂投入的目标子模块数,以抑制MMC共模电压。该方法能消除共模电压,有效降低系统漏电流和共模噪声,有效解决了现有MMC中存在着高频共模电压能通过杂散电容产生漏电流、共模干扰,危害电机轴承、通信系统等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32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339662.5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所述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DC‑DC变换器,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进行平均建模,以获取所述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大信号等效模型;根据Floquet理论,利用所述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大信号等效模型来判断所述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基于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中所需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复杂推导,同时,对于多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建模获得大信号等效模型和基于Floquet理论稳定判据的推导更加简便,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482892.6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支路的无谐振软开关电路,包括:电感、辅助电感、开关管、电容和分流支路,其中,电感的一端、开关管的第一电极、辅助电感的一端均与分流支路的一端相连,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外部电路相连,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第二外部电路相连,分流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三外部电路相连,辅助电感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外部电路相连;在电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电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辅助电感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开关管的ZCS开通和二极管的ZCS关断。该软开关电路使用无谐振技术实现开关管的ZCS开通和二极管的ZCS关断,并且不增加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75625.X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SiC MOSFET串扰的多电平有源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多电平有源驱动电路可以用于SiC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上下桥臂电路中的高速驱动,与SiC MOSFET的栅源极连接,其包括由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驱动电阻、第一供电电压、第二供电电压组成的用于控制SiC MOSFET栅源电压的驱动电路和由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扰抑制电路。该多电平有源驱动电路能够基于SiC MOSFET,通过优化驱动电压和驱动回路的阻抗有效的抑制桥臂电路中SiC MOSFET的栅源电压串扰,使得正负向栅源电压尖峰均保持在安全阈值之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