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外模式的二、三维数学模型耦合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785304.3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内外模式的二、三维数学模型耦合模拟方法,包括,构建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及三维水沙数学模型;获取初始和边界条件,基于初始和边界条件,通过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进行外模式计算,基于外模式计算结果,通过三维水沙数学模型进行内模式计算,基于内模式计算结果,对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进行局部更新;通过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及三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内外模式的耦合计算,得到整体河段特征的模拟预测结果。本发明实现长河段高精度的复杂边界条件下河段特征的滩槽演变规律模拟预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砂土蠕变和应力松弛耦合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2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64223.0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土蠕变和应力松弛耦合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顶面中心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面中心设置有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试样盒,所述试样盒底面与所述基座顶面中心抵接,所述试样盒的顶面为开放设置,所述试样盒任一内侧壁均嵌设有橡胶垫,所述试样盒任一外侧壁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土压力传感器,所述土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橡胶垫抵接,所述试样盒顶部设置有加载帽,所述加载帽上方设置有位移测试组件,实现了砂土蠕变‑应力松弛的耦合试验过程,避免了传统试验装置在测试蠕变时无法同时测试应力松弛的缺点,解决了砂土流变试验中的一个难题。

    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500154.7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船头打捞组件、船尾打捞组件;船头打捞组件安装船头底部,船尾打捞组件安装在船尾底部,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之间通过钢缆连接;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上均设有气囊;船头打捞组件与船尾打捞组件结构一致,船头打捞组件包括第一主单元、扩展单元、第二主单元;第一主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扩展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插销连接,第一主单元与第二主单元之间通过钢缆连接。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所需水上水下空间小,无需大量气囊提供浮力,无需穿船底千斤钢缆,无需水上架设大型起吊设备。

    一种他激振动式风能集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5716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21886155.5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他激振动式风能集电装置,包括扇叶、旋转圆筒和电能收集装置,所述扇叶和所述旋转圆筒通过增速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圆筒的周围设有与所述电能收集装置连接的压电片,所述压电片采用悬臂结构,压电片固定端连接在机架上,压电片自由端延伸至所述旋转圆筒的周围,在所述旋转圆筒与所述压电片之间设有压电片受迫振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悬臂压电片的自由端设置振源,并采用风力驱动振源的结构,实现压电片受迫振动,进而实现风能到电能的转换,使该风能集电装置可以在较小的风力下有效稳定地工作,工作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可适用于城市、普通居民区及酒店等高层建筑以及地铁或高铁车站等领域。

    可用于水力冲孔的轻型井点集水管

    公开(公告)号:CN20722813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034965.8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水力冲孔的轻型井点集水管,包括集水管管头和竖向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管头由管头喷嘴、管头外壁、阻隔空腔、阻隔球、阻隔透水板、阻隔卡口、密封连接槽和外壁连接接头组成;阻隔透水板分割集水管管头的上部与下部,其中集水管管头下部成圆锥形;所述竖向集水管由内水管和透水外管组成;其中内水管用于水力冲孔阶段的水流输送,透水外管由开花孔的外管壁和透水滤布包囊组成;透水外管与外壁连接接头通过内置的螺纹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处理深度,扩展适用范围;因受到塌孔影响,传统水力冲孔法进行井点管安置深度有限;采用该实用新型可增加井点降水管的打设深度,扩展水力冲孔井点降水管的适用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套快速计算潮高潮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89948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912274.7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套快速计算潮高潮时的装置,包括一个量程为0°~180°的透明量角器和一把刻度尺,量角器的刻度设置在正面,且由90°处向两侧逐渐变密集,量角器的刻度对应有内外两圈读数,内圈读数沿逆时针设置,外圈读数沿顺时针设置,在量角器的背面设有与其直径边垂直的多根间隔1mm的平形线,量角器设有指针,指针设置在量角器的正面,指针的一端铰接在量角器的圆心处,在指针上设有游标;使用时,刻度尺与量角器的直径边靠紧,量角器的圆心与刻度尺的设定刻度对齐。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计算潮高潮时,无需借助电子计算设备,环境条件局限性小,另外能够体现潮汐涨、落速度不等,计算结果相较于单纯公式计算误差更小。

    一种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520530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977298.7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包括起浮单元、拖带单元;沉船两舷舭部对称放置多组起浮单元,拖带单元位于每两组起浮单元之间;起浮单元包括起浮单元基座、千斤顶,起浮单元基座端部呈楔子状,千斤顶安装在起浮单元基座侧壁,起浮单元基座的楔子状端部通过千斤顶顶进沉船底部。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所需水上水下空间小,无需大量气囊提供浮力,无需穿船底千斤钢缆,无需架设大型起吊设备,可快速使沉船起浮离地,操作方便节省成本。

    一种适用生态护岸的消浪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64957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1885934.9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生态护岸的消浪防护装置,设有消浪部分和定位桩,消浪部分是由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浮箱构成的,相邻的浮箱之间采用弹性连接组件相连,在消浪部分靠近护岸的一侧设有搭扣,搭扣上下活动地套装在定位桩。本实用新型矩阵排布的浮箱通过弹性连接组件连接,利用弹性势能和浮箱的动能来消耗波浪或船行波的能量;利用浮箱间隔有序的矩阵排列方式碎浪来大量消耗波浪或船行波的能量,使得该装置能显著消解波浪或船行波能量,减轻他们对护岸的拍打、淘刷,保护护岸;采用矩阵排布的浮箱消浪护岸,不会阻隔生态护岸水‑土‑植物‑生物的物质能量交换,不会阻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水‑陆通道,不会对护岸的生态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一种智能护舷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5772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2024533.4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护舷,包括护舷本体、伸缩单元、驱动单元和探测单元,伸缩单元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内套筒能够在驱动单元与锁止机构配合的作用下在外套筒内来回移动,内套筒的前端与护舷本体连接,探测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护舷本体通过法兰与内套筒连接,外套筒通过法兰与驱动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护舷隐藏于说通航建筑物前沿壁腔内,保护了有限的通航净空尺度资源,同时使岸壁保持平顺,水流条件更良好;本实用新型护舷不作业时隐藏于通航建筑物前沿壁腔内,避免了护舷结构常年经受暴晒,延长了护舷的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