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0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75782.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层状节理岩体相似材料的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以解决现有模型结构上存在的需要事先预设层面和节理等不连续面的位置,模拟受到局限的问题。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根据需要模拟的材料力学参数和模型试验比例确定模拟试验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并且由相似材料力学参数确定颗粒材料粒径大小和胶结材料配合比;按照特定排列方式逐层铺设钢珠和浇筑混合料:根据模型模拟岩层、层面、软层、断层和节理等要求,采用颗粒材料和胶结材料同时浇灌或者先筑颗粒材料后灌胶结材料的方法,直接浇筑模型试验相似材料。本发明可直接在浇筑过程设置层理和节理等不连续面的位置,不需提前进行加工预设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395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318916.7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区的组装式弹性阻尼锚具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多个扇形垫块组装而成的圆柱状结构的锚座,扇形垫块两侧分别设置凹槽和凸块;凸块处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中设有与凸块连接的弹簧;扇形垫块上设有锥形锚板孔,锚板孔中设置夹片,锚板孔内与夹片之间环向预留有填充设弹性阻尼的第二空腔,弹性阻尼与夹片之间填充液压油。本发明采用弹性阻尼,其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采用带有凹槽及凸块的扇形垫块组装成锚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数量及不同半径的垫块来,便于调节所需要的锚座孔数及锚板孔尺寸。拼装式的锚具不会为结构带来过多的附加荷载,便于施工,应用范围广,还可保护夹片不被损坏,锚固性能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0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590383.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周威扬 , 孔庆祥 , 王翔 , 袁荣涛 , 李永强 , 康万鹏 , 赵忠虎 , 张俊德 , 杨波 , 朱兆荣 , 牌立芳 , 程飞 , 尹威江 , 杨景川 , 张良峰 , 黄强斌 , 余和广 , 李在胜 , 侯仰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膨胀岩隧道底鼓变形的袖阀式负压吸湿系统,包括袖阀式注浆管、负压吸湿装置、控制系统;袖阀式注浆管打入于仰拱围岩中,袖阀式注浆管的管壁上密布有出浆孔,管内浇筑有吸湿性浆液,吸湿性浆液由出浆孔流出并渗入围岩缝隙中;袖阀式注浆管的内壁上埋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各湿度传感器沿袖阀式注浆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袖阀式注浆管内还预埋有用于测量应变的光纤传感器;负压吸湿装置包括负压罐、负压传感器、真空泵和排水管道,所述负压罐可拆卸密封连接于袖阀式注浆管的顶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信号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1602.7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兰州交通大学
Inventor: 吴小锋 , 吴红刚 , 周启林 , 杨学虎 , 张新风 , 李永强 , 李新毅 , 朱兆荣 , 李超 , 杨昊天 , 赖国泉 , 尹威江 , 赖天文 , 牌立芳 , 丁鸿程 , 秦昌乐
IPC: G06F30/13 , E01D19/04 , E01D19/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组合隔震设计方法,属于减震结构设计技术领域。针对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或已建成桥梁补增缓冲防落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方法并不能完全的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将减隔震支座与缓冲防落梁装置分开设计,保证减隔震支座与缓冲防落梁装置的独立性,又通过减隔震支座与缓冲防落梁的变形是由上部结构的位移引起,使两个部分在独立设计的基础上在功能上具有设计的相关性。本发明将减隔震支座与缓冲防落梁装置分开设计,保证各个部分的独立性,便于组合隔震装置安装,且对于已建成桥梁进行补装防落梁装置时提供了合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280560.7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危岩体防护结构冲击响应多维度大型模拟试验设备,包括人工坡面、起吊设备、设置于人工坡面上的多角度坡面振动响应装置和设置于人工坡面底部平面上的多方向冲击响应装置,起吊设备的悬臂位于响应装置上方,悬臂上的行走吊钩上挂有冲击质量块,冲击质量块上设有无线智能倾角仪;人工坡面上设有高速摄像机和闪光测速仪;多方向冲击响应装置外周设有高速摄像机。本发明具备随着不确定环境、坡面角度、不同结构面和地表条件变化实时调整试验参数,分析高位危岩体崩塌落石动力冲击特征,刻画崩塌落石启动、运移、冲击全过程的功能,实现对崩塌落石运动各个过程的块体‑坡面‑工程结构物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2264.0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红刚 , 周威扬 , 孔庆祥 , 袁荣涛 , 康万鹏 , 程飞 , 杨景川 , 黄强斌 , 王涛 , 李亮 , 游朝勇 , 赵忠虎 , 李永强 , 张凯 , 李贵琦 , 周鑫陆 , 张俊德 , 牌立芳 , 朱兆荣 , 赵守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膨胀岩隧道底鼓变形的预应力自平衡锚固系统,包括铍铜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控制系统,铍铜预应力锚杆包括摩阻锥体、杆体、铍铜锚杆外壳、预应力控制装置、土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预应力控制系统包括围岩变形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和预应力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1)根据地质勘查情况初步确定预应大小,制得一定预应力的铍铜锚杆;2)将预应力锚杆打入围岩中;3)注浆;4)当围岩压力超过阈值后,锚杆通过自身结构特性变细;5)围岩受压变形情况通过传感器传给处理单元,通过显示单元控制预应力控制装置,从而控制围岩变形。通过本发明预应力自平衡锚固系统,可实现调节锚杆,有效解决膨胀岩隧道仰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54141.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刚度匹配基的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精准设计方法,以围岩层、锚杆加固层、初衬层和二衬层四者的动弹性模量和设计厚度为输入量,根据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特征,结合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刚度匹配基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将该结构的弯矩匹配用各层厚度和各层动模量参数的匹配关系来表示;收集并建立既有隧道衬砌抗减震结构数据样本集,通过神经网络逻辑计算精准确定隧道衬砌减隔震结构层与围岩层、初衬层和二衬层之间的动力刚度匹配刚度参数,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确定优先考虑动弹模E4还是优先考虑厚度h4的权重问题,然后精准进行减隔震结构材料及结构选型,完成隧道衬砌减震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73307.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吴红刚 , 唐林 , 余朝阳 , 夏铭 , 李迎阳 , 王翔 , 李永强 , 张俊德 , 韦洪 , 冯康 , 关伟 , 朱兆荣 , 王永翔 , 牌立芳 , 张良峰 , 王瑜鑫 , 赖国泉 , 周垣 , 冯文强 , 孙浩 , 张乾翼 , 马至刚 , 任庆钊 , 胡海东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环境下BFRP锚杆锚固系统性能研究用室内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水平的下承台和上承台,上承台与下承台相正对;下承台上表面放置有下模型箱,上承台上放置有上模型箱;下模型箱和上模型箱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下模型箱和上模型箱同时移动,且下模型箱向左移动时上模型箱向右移动,下模型箱向右移动时上模型箱向左移动。上模型箱内预埋BFRP锚杆框架锚固结构,下模型箱内预埋钢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开启电机进行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基于BFRP和钢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加固坡体内动应变响应及加速度响应特性分析,并结合两种结构加固坡体的表观变形破坏程度,研究BFRP锚杆框架锚固结构加固适应性,并揭示其动力固坡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315879.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衬砌的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抗震结构包括之间有空隙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沿二次衬砌的轴线方向、该空隙内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减震器组;每个减震器组均由至少五个阻尼器组成;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和所有阻尼器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混有橡胶颗粒的多孔隙混凝土。在需要设置衬砌的地段按要求建造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敷设止水层,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安装阻尼器,喷射混入橡胶颗粒的多孔隙混凝土,建成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衬砌的抗震结构。该抗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可以容许二次衬砌有较小的变形破坏,地震过后衬砌结构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破坏,解决了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出现结构破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5879.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衬砌的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抗震结构包括之间有空隙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沿二次衬砌的轴线方向、该空隙内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减震器组;每个减震器组均由至少五个阻尼器组成;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和所有阻尼器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混有橡胶颗粒的多孔隙混凝土。在需要设置衬砌的地段按要求建造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敷设止水层,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安装阻尼器,喷射混入橡胶颗粒的多孔隙混凝土,建成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衬砌的抗震结构。该抗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可以容许二次衬砌有较小的变形破坏,地震过后衬砌结构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破坏,解决了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出现结构破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