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2342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142274.0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B82Y15/00 , G01N33/588 , G01N33/6887 , G01N2333/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定量同时检测cTnI和Myo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试纸条包括底板、硝酸纤维素膜、第一结合垫、第二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制备方法包括在底板上依次相互交错黏贴经预处理的硝酸纤维素膜、第一结合垫、第二结合垫、经预处理的样品垫和吸水垫,即得同时检测cTnI和Myo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对两个丰度差异较大蛋白同时进行检测,为临床上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决和弥补传统免疫试纸条技术灵敏度低,同时检测多蛋白时线性范围窄的缺陷;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2150.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组肺癌早期诊断用microRNA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组肺癌早期诊断用miRNA生物标志物,所述miRNA生物标志物包括:hsa-miR-125a-5p,hsa-miR-193a-5p,hsa-miR-25,hsa-miR-126和hsa-miR-34a。本发明所提供的这5个miRNAs组成的血清miRNA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特别适用于肺癌早期检测,还可以用于晚期肺癌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3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51535.6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芯片的金沉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已知的DNA序列点样到微阵列上制备基因芯片,在待测核酸的5’端预先修饰一种生物大分子,以及在纳米金上标记与待测核酸上修饰分子匹配的另一生物大分子构建纳米金复合探针,然后将修饰好的待测核酸和标记好的所述纳米金复合探针与所述基因芯片混合,孵育,洗去未反应的所述纳米金复合探针,加入双氧水金增强反应液观察。本发明提供的基因芯片的金沉积检测方法最大的特点及优点为:灵敏度高,检测方便,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目视化检测,检测及信号读取设备依赖程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09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6080.9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拟涉及一种基于矿物油饱和PDMS材料数字PCR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量矿物油(液体石蜡)的PDMS单体制备PDMS数字PCR芯片,芯片包括乳滴生成结构、乳滴收集结构两部分。乳滴在同一芯片上制作、收集,然后在同一芯片上进行PCR扩增。该芯片避免了PDMS对数字PCR体系中油相的吞噬,有利于维持PCR反应过程中乳滴及PCR反应的稳定性。而且与目前数字PCR芯片技术相比,成本低,操作简便,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812529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156014.4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在基因芯片膜转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复合探针为三条探针共同标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三种探针分别为检测探针DP2和两种长短不同的信号探针SP1和SP2,三种探针的长度DP2≥SP1>SP2,且SP1碱基长度比SP2长10mer以上;DP2、SP1和SP2混合的比例为DP2/(SP1+SP2)=1∶5-1∶30,其中SP1与SP2的比例在1∶5-1∶30之间。所述的三条探针共同标记纳米颗粒所形成的空间立体结构降低杂交及生物素——键亲和素反应的空间位阻,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杂交和显色的方法用于检测合成靶DNA分子和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灵敏度高和探眼可分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9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10204771.7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芯片,公开了一种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mtDNA突变位点集成检测基因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基因芯片的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与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mtDNA 11719G>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本发明的基因芯片具有省时、费用低廉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仅需1次PCR扩增和1次杂交反应,即可特异性检测临床样本中32种与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突变位点。适用于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基因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42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42274.0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B82Y15/00 , G01N33/588 , G01N33/6887 , G01N2333/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定量同时检测cTnI和Myo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试纸条包括底板、硝酸纤维素膜、第一结合垫、第二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制备方法包括在底板上依次相互交错黏贴经预处理的硝酸纤维素膜、第一结合垫、第二结合垫、经预处理的样品垫和吸水垫,即得同时检测cTnI和Myo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对两个丰度差异较大蛋白同时进行检测,为临床上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决和弥补传统免疫试纸条技术灵敏度低,同时检测多蛋白时线性范围窄的缺陷;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64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29946.7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77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发光法结合免疫磁珠识别检测特种致病菌的方法及检测用试剂盒。本方法利用免疫磁珠上的单克隆抗体或者多克隆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捕获菌悬液或者样品中的细菌,然后加入裂解液释放细菌内的三磷酸腺苷(ATP),最后通过荧光素(D-Luciferin)-荧光素酶(Luciferase)检测ATP含量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微生物,并通过ATP标准曲线的测定来推测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包括包被抗体的免疫磁珠、微生物裂解液、荧光素酶及保护剂、检测缓冲液等试剂。通过本发明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时间(2小时以内),无需增菌或者过滤,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于食品、环境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基层普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10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208130.9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毛细血管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微系统芯片,利用微系统加工技术,设计制作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序排布和培养的微芯片系统。通过微系统芯片设计和制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导入、排布、固定和培养、毛细血管模型功能的测定三个主要步骤,构建成具有一定正常生理功能的毛细血管模型。该毛细血管模型可以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观测,能对内皮细胞分泌的扩血管因子NO的浓度进行实时测定,管壁的通透性可随着外加刺激的不同发生改变,大致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毛细血管功能,可用于心血管药物有效成分的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715902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510027687.9
申请日:2005-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47 , B01D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流进样的毛细管电泳芯片以及其使用方法,该芯片通过在进样管道和分离管道两侧加工辅助夹流管道,利用夹流管道中形成的平行夹流电场,抑制常规毛细管电泳芯片“十字交叉形”和“双T形”进样方式中,进样管道和分离管道交汇处样品分子的扩张,提高了电泳芯片的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同时该芯片还可以通过调节夹流电场相对于进样管道中进样电场的强度,改变进样条带的宽度,实现进样量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分析的需要。本发明可应用于无机分子、有机分子、生物大分子、病毒和细胞等的快速、高灵敏度分离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