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0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5496.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钢支撑同步性顶推控制方法,在顶进节段顶推过程中,将安装在外部套筒底板顶部的反力牛腿上的四台主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活塞端连接件与四个止推钢支撑直接连接固定,四台主千斤顶负责单向顶推顶进节段,将顶进节段贴合沉管完成对接;然后将其余的止推钢支撑与连接钢支撑固定,连接钢支撑对应的外部套筒底板顶部的反力牛腿上均安装助推千斤顶,助推千斤顶的活塞端安装顶柱,助推千斤顶通过顶柱与连接钢支撑贴合顶进;在四个主千斤顶对四个止推钢支撑进行顶推的同时,利用若干台助推千斤顶和若干个顶柱对其余止推钢支撑进行同步递进式顶推,确保止推钢支撑同步前进。本发明确保所有止推钢支撑与顶进节段同步前进。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44771.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顶推式最终接头水下姿态复核方法,包括:顶进节段横向检测:顶进节段横向位移通过潜水测量获取;顶进节段横向位移通过最后一根管节尾端端钢壳与顶进节段端钢壳间错牙测量;顶进节段纵向检测:顶进节段纵向位移通过潜水测量顶进节段与最后一根管节间距测得;顶进节段纵向位移通过潜水测量顶进节段顶部牛腿与外部套筒间距获取;顶进节段俯仰角检测:通过顶进节段内部安装双轴倾斜传感器监测其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倾斜,并定期采集数据。本发明应用于顶推式最终接头的水下姿态校核,采用多种方式互相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更高,也可以验证最后一根管节的安装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049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9896.6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 E02D29/073 , G06F7/548 , G01B7/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曲率管节安装测量数据的计算方法,包括:S1、一次标定数据准备;S2、待安装管节的安装参数计算;S3、拉合过程中沉管实时位置偏差数据计算;对待安装沉管进行线形预控,计算其尾端轴线偏差ZE;根据上述大曲率管节安装测量数据的计算方法,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由于沉管曲率产生的测量控制上的困难,保证了沉管安装测控的精度,使得施工过程中,拉合系统、锚缆系统等的控制能够直观显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大曲率沉管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310030251.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063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推式最终接头接合腔排水方法,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顶力顶推过程中,使第一接合腔因受挤压而产生的多余水排入对接管节的压载水箱中;在第一次水力压接过程中,使第一接合腔内位于第一穿舱管件以上部分的水排入对接管节的压载水箱中;通过已安装管节的压载泵将第一接合腔内剩余水全部排入已安装管节的压载水箱中,完成第二次水力压接;通过已安装管节的压载泵将第二接合腔内的水全部排入已安装管节的压载水箱中;将已安装管节的压载水箱中的水经排水口排出。该排水方法解决了大接合腔排水难的问题和接合腔远距离排水的问题,能够适用于顶推式最终接头,且适用于最终接头远离隧道出口的施工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61046.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漂浮碎石基床铺设测量设备的校核方法,测量设备包括抛石管GPS和声呐,抛石管GPS安装于抛石管顶部,声呐安装于抛石管上端;抛石管底部安装有油缸并且油缸的伸缩轴连接有声呐反射板;该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设控制网:在岸边选取至少三个控制点布设控制网,并在控制网中任选一位置安装全站仪;利用全站仪、抛石管GPS分别对抛石管底部进行测量,并将二者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一次校核抛石管GPS的测量精度;测量声呐到声呐反射板的距离并将测量结果与油缸的实际伸缩量进行比较,以校核声呐的测量精度。该校核方法通过对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进行校核,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测量设备精度造成的施工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6685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13554.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李进 , 潘立文 , 张海英 , 李春元 , 马宗豪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虓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李竹堂 , 朱春峰 , 宋江伟 , 韩小锐 , 吕护生 , 李德洲 , 张浩男 , 李明蔚 , 霍彦同
IPC: E02D15/10 , E02D29/073 , B63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海底隧道半漂浮基床整平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定位;(2)调平;(3)插桩;(4)抬升;(5)基床铺设石料;适用于无法进行插桩的复杂地质条件,无需将整平船的桩腿全插入岩石内,只需将桩腿插入至其受力允许范围,使整平船处于半漂浮状态,极大的降低了插桩的风险,对整平船施工时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整平船的施工高度的设置,可以避免潮水及波浪对施工精度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02143.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李进 , 王春利 , 李春元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虓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韩小锐 , 吕护生 , 李德洲 , 付洪超 , 于家钒
IPC: E02D29/073 , E02D31/06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及安装方法。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包括可伸缩止水带;可伸缩止水带具有伸缩部和分别位于伸缩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接于扩大段的外端面,第二固定部固接于顶进节段的外周面。顶进节段未被推出前,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紧邻,伸缩部在二者之间呈自然弯曲状态;顶进节段被推出时,顶进节段带动伸缩部向外伸展;顶进节段被推出到位后,伸缩部伸展开来平铺覆盖顶进节段的外周面,伸缩部的可伸展长度至少为顶进节段的推出距离。本发明实现了最终接头安装期间顶进节段与扩大段之间的密封止水,填补了推出式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施工中密封止水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222083363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733655.9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护生 , 刘德进 , 匡磊 , 宋荣光 , 徐加峰 , 鞠鹏 , 王殿文 , 赫亚锋 , 尚乾坤 , 宋江伟 , 董立业 , 牛印升 , 李德洲 , 吴刚 , 佟洪磊 , 张浩男 , 郭灿 , 沙良涛 , 张海锋 , 侯翔宇 , 马芦江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楔形接头的涵管;包括:管体,侧立投影面投影形状为矩形的管状结构,所述管体的一端为矩形接头,所述矩形接头在正立投影面投影为矩形;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为楔形接头,所述楔形接头在正立投影面投影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楔形接头包括水平对接部、以及位于水平对接部两侧且垂直于所述水平对接部向下延伸的侧对接部;所述水平对接部为矩形板材,所述侧对接部为直角三角形板材;最后一节涵管安装时,矩形接头端与正常涵管对接,楔形接头端与另一已安装涵管对接,能够避免由于安全距离固定导致的止水带碰撞问题,提高了安装精度;且无需对常规的预制模板进行大规模改造,预制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1767926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778621.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陈鸿 , 陈正杰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出式最终接头顶推装置,属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技术领域,其中推出式最终接头顶推装置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组顶推组件、多组液压组件和控制组件;多组顶推组件均匀分布于顶进节段远离套筒的一端,顶推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支撑组件;多组液压组件用于驱动顶推组件顶推,液压组件与顶推组件相连且液压组件的数量至少是顶推组件数量的一半;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多个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与液压组件相连;多个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顶推组件与顶进节段的距离,每个顶推组件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且全部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该推出式最终接头顶推装置能够调节顶推组件的伸缩距离,使顶推组件能够同步伸缩且伸缩距离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221793172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249935.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涵芯模装置,属于箱涵预制技术领域,该箱涵芯模装置包括芯模、轨道和行走轮;芯模包括桁架、顶板、两个侧板和调节机构;顶板设于桁架的顶部,顶板与顶壁对应设置;两个侧板对应设于桁架相对的两侧,两个侧板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设置;侧板与桁架转动连接;调节机构用于驱动侧板转动,以调节侧板与对应侧壁之间的角度;轨道铺设于底面并沿通腔的开口方向延伸;行走轮设于桁架底部,行走轮沿轨道行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涵芯模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节侧板与箱涵侧壁之间的角度,以方便箱涵芯模脱模,并在箱涵底面铺设轨道,使安装于桁架的行走轮沿轨道行走,以方便箱涵芯模运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