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5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27608.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30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0 , G06N3/006 , G06F119/20 , G06F111/06 , G06F119/04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退役电池容量退化的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属于新能源与储能协同规划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建立以共享云储能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结合退役电池容量退化特性,预测共享储能的更新成本的双层优化模型;在双层优化模型外层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共享云储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等结果,之后内层随机产生不同时刻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并结合退役电池共享云储能内部约束进行修正,最终获得储能的最优运行策略。此方法可应用于含有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微电网内部,利用退役电池共享云储能的规模化建设思路降低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81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037550.6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开关buck‑boost转换器的三模式控制方法,在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幅值相接近时,电压转换比成非连续性进入过渡区时采用三模式控制方法,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四开关buck‑boost转换器输出电压Vo与输出电压给定参考值Vref电压差送PI调节器,PI调节器计算输出控制信号dctr,dctr用于确定三模式模式选择,调节开关管相应的PWM波形,三模式模式选择包括:过渡降压模式、过渡升压模式、升压模式。解决四开关转换器的“过渡区”问题,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平滑过渡。四开关转换器稳定性得到提高,保证转换器在工作中全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57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282069.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调制波的MMC载波调制方法,用于对三相MMC变流器进行调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三相MMC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建立相单元内上、下桥臂中投入的子模块电容电压之和与直流母线电压、交流侧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式,再根据交流侧理想输出电压,得到任意时刻内每个相单元中的上、下桥臂投入子模块电容电压之和的参考值作为上、下桥臂的原始调制波;步骤2,根据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原则将每个桥臂的原始调制波分成两份,再将下桥臂的原始调制波分为第一调制波和第二调制波,第一调制波采用独立PWM调制,第二调制波采用LSPWM调制,最后将第一调制波和第二调制波所对应的载波进行反相,同时对上桥臂的原始调制波进行相同处理,完成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726970.5
申请日:2020-07-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料老化状态下IGBT模块结温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IGBT模块的几何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参数;步骤2:基于几何参数和传热性能建立定角热扩散模型;步骤3:获取IGBT模块的环境信息;步骤4:根据IGBT模块的环境信息获得焊料老化状态监测参量;步骤5:建立IGBT模块材料温度相关特性的Cauer热网络模型;步骤6:通过老化监测参量量化焊料老化对内部传热路径的影响,得到实际传热面积,更新热网络模型参数;步骤7:基于Cauer热网络模型与反馈结温实时估计IGBT模块结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温估计结果精度高、有效提高评估精度和策略合理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8690.7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场产生设备的内部湿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电磁场产生设备模拟模块:模拟电磁场产生设备内部的发生器和线圈,改变并检测线圈的湿度;光学监测模块:获取电磁场产生设备模拟模块和电磁场产生设备的干涉条纹;信息捕获和处理模块:捕获电磁场产生设备模拟模块的干涉条纹,获取干涉偏折值,建立干涉偏折值和线圈的湿度检测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电磁场产生设备的真实干涉偏折值,并根据干涉偏折值和线圈的湿度检测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电磁场产生设备的内部湿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直接利用线圈通电时周围产生的磁场精准反推线圈周围的湿度,避免电磁场产生设备的内部湿度过高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18617.X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根据采集到的局部放电信号构建Hankel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取重构后的轨迹矩阵;从原始局部放电信号中减去周期性窄带干扰,获取初步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将初步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分解为多个IMF分量,利用相关系数滤除白噪声;计算保留的IMF分量的样本熵,将样本熵的中值作为阈值,拾取出保留的IMF分量中的高频分量,对拾取出的高频分量进行去噪,将经过改进阈值去噪的高频分量与余下的低频分量重构,得到最终提取的PD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对IMF分量进行阈值处理,提高特征提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3601.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用户负荷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电力用户负荷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若干稳态周期的电压电流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分解出电流序列的无功成分构造二维图像;步骤2:构建基于预训练网络inception_v3的迁移学习模型,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自动学习图像中的信息;步骤3:利用训练完成的模型对新采集的主表电压电流数据进行负荷识别,获取用电设备的能耗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7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51379.0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用户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其中识别方法包括利用高频采样设备实时获取各类负荷的稳态电压、电流数据;在获取到各类负荷稳态电压、电流数据之后,利用Fryze功率理论将高频采样电流分解为有功、无功电流,并对高频采样电压与无功电流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二维V‑I轨迹图像;得到二维V‑I轨迹图像后,通过RGB颜色编码技术对二维V‑I轨迹进行处理,在R、G、B三通道中分别融合有功电流、瞬时功率及其变化信息,得到彩色V‑I轨迹图像;构建卷积神经网络,调整彩色V‑I轨迹图像分辨率,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对彩色V‑I轨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对负荷的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识别精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11734.8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4B1/3822 , H04B1/40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电子通讯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双向连接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通过无线通讯传输单元连接后台终端,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信号采集单元、第一天线、信号强度检测单元、采集信号放大单元、数据库单元和第一电源模块,信号接收单元包括CPU处理器、第二天线、第二电源模块和信号识别单元,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能够实现对外部信号的采集、强度检测、强度放大和信号传输,通讯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通讯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81731.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发生匹配,过/欠压、过/欠频检测失效时,引入双边无功功率扰动,使公共耦合点(并网点PCC处)频率超过允许范围,通过过/欠频检测完成孤岛检测;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失配时,PCC处电压或频率发生波动,传统的被动检测法即可完成孤岛检测。双边无功扰动主动检测+被动检测方法,结合IGBT关断与开关分断的二级系统保护制策略,使检测在500ms内完成孤岛检测和保护响应,切断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的连接,有效解决反孤岛控制在工程应用中盲区大、响应速度慢等瓶颈技术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