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42608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98068.1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21B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压石油套管双台肩三锥度螺纹接头。它由管体外螺纹件和管接箍内螺纹件组成。外螺纹和内螺纹均采用改进的API偏梯形螺纹结构形式;所述管体部分螺纹或者管接箍部分螺纹的锥度采用三段式锥度(L1/L2/L3),外螺纹部分直径方向(L3)锥度为1/25,密封部分(L2)锥度为1/30,尾部(L1)锥度为1/18.6,不同的锥度之间光滑曲线过渡。内螺纹与外螺纹锥度相同。这样通过改变螺纹的始端和末端锥度,使螺纹两端的接触压力降低,防止螺纹齿面粘扣。主密封结构采用锥面—球面的金属密封结构,这样即使过盈量很小就能获得很高的接触压力。辅助密封部分采用-20°的反向扭矩台肩结构。此外,外螺纹端部附近采用双台肩结构,进一步增加结构密封性能,两级螺纹入扣深,装接迅速,连接稳定,能够有效消除错扣现象,在总扣数相同的情况下,上扣所需转数可减少50%,并且螺纹受力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本发明可用于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油、气井,尤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49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8195.X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21B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作业中落鱼磨铣实验夹持扶正装置。本装置包括一个底部工作台,有一个钻杆扶正机构通过四个周向均布的定位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部工作台的正上方,有一个落鱼位置调整机构安装在底部工作台上表面上,有一个落鱼夹持机构安装在落鱼位置调整机构上。本发明用于落鱼多点磨铣实验,能对旋转钻柱可靠扶正,确保其可钻性;有效夹持形状姿势各异的落鱼,且可以实现落鱼在水平面上的位置调整,以完成落鱼多点位置的鱼顶修理,增强落鱼的可抓取性。该实验装置可以真实模拟落鱼与磨鞋多点接触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34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5613.9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多工位拉压实验装置。本发明由转动门架支柱、移动门架支柱、门架横梁、油缸组件、门架举升油缸、举升环形活塞、移运小车组件及门架与支承座间精确定位固定螺母组件等组成。门架可绕工作台中心的轴承座旋转,移动门架支柱可以在油缸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上升与下降,同时,移动门架支柱可通过螺母组件与支承座以螺旋配合实现两者间的精确定位及可靠固定。本发明提高了油田钻井工艺中拉压实验平台的稳定性,利用一组旋转式实验装置可以实现有限空间内的多工位拉压实验,避免了每个工位都需要安装一组实验装置,降低了加工成本,增加了实验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具有整体稳定性高、定位准确、门架支柱与支承座间固定可靠及固定方式操作灵活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6186.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辊筒式水果套袋设备的辊筒快速更换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新辊筒和旧辊筒的更换,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旋转更换机构、辊筒入口、辊筒出口和旋转块转动槽,所述旋转块转动槽安装在安装底板中,所述旋转更换机构安装在旋转块转动槽中,所述辊筒入口和辊筒出口均安装在安装底板,所述辊筒入口和辊筒出口分别与旋转更换机构接触,所述旧辊筒安装在旋转更换机构中;本发明的旋转更换机构能进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利用合理的结构布置,实现了更换新辊筒物料的同时完成旧辊筒物料的退料操作,将更换与卸料动作集成在一个动作循环内。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83214.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筒式果实套袋用纸袋连续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块、纸袋卷筒安装块、纸袋卷筒、输送组件和纸袋切断组件,安装块一侧与纸袋卷筒安装块连通,纸袋卷筒安装在纸袋卷筒安装块内,纸袋卷筒上绕设多个纸袋;输送组件和纸袋切断组件安装在安装块内,安装块上设有纸袋出口,输送组件一侧为纸袋出口,另一侧为纸袋切断组件;纸袋从输送组件设有纸袋切断组件的一侧进入输送组件,纸袋输送组件将纸袋从纸袋出口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了果实套袋作业中连续自动上料;改变了现有的单个果袋独立分散式上料方式,利用塑料封条将纸袋首尾依次连接起来并将若干纸袋卷成筒状,配合本发明进行上料,运动简单高效,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87750.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套袋机,具体涉及一种水果套袋机的果袋上料及空料盒回收机构,包括安装底板、料仓、料盒弹夹、被动式工位进给组件和被动式料盒弹出组件;料仓通过料仓安装板设置于安装底板上;料盒弹夹设置于料仓外壁面,用于向料仓提供料盒;被动式工位进给组件设置于料仓安装板与料仓之间,用于将料仓内的料盒向前进给一个工位;被动式料盒弹出组件设置于料仓外壁面,用于将料仓内的料盒弹出料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机构需要外部电机作为动力驱动以实现上料的缺陷,实现了结构简洁、高效、稳定,并利用合理的结构布置,在仅依靠套袋末端执行器提供的被动推力下完成整个果袋料盒上料和回收果袋空料盒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4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26440.3
申请日:2016-0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衡发电球形机器人。其整体结构仿蒲公英设计,它包括双层球体结构、电能采集装置。所述双层球体,包括硬质的内层球形壳体和可充气的外层球形壳体组成,在内外球形壳体之间空腔中安装电能采集装置。所述电能收集装置包括主管道和末梢分支管道组成,主管道底端与内层球体外壁相连,末梢分支管道与外层球体相连,发电管道支撑内外球壳。在随球体滚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利用。18根发电管道成空间高度对称结构布置,实现全向运动均衡发电的目的。遇到障碍物限制运动情况,末梢分支管道利用微振动发电。发电管道产生电能供给通讯、科考设备。本发明可实现在任意风向下的均衡发电,能源利用率高,适用于极地强风环境下的探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45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1554.3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2D57/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并行连杆驱动的六足机器人,主要由机体和六组机械腿组成,所述机体为一个类八面体结构,所述六组机械腿结构完全相同,六组机械腿成轴对称的安装在机体的其中六个面上。通过调整各舵机的动作,依靠并行连杆驱动大腿的摆动与腰部结构的转动,依靠串行连杆驱动小腿的舞动,进而实现六足机器人多种腿式步态的调整。本发明采用长腿机构,增加了机器人的腿部的运行范围,运行速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它的运行方式采用四种步态形式,增加了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359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95966.1
申请日:2016-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2D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四面体伸缩移动机器人,其包括伸缩单元和虎克铰,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第三伸缩机构、第四伸缩机构、第五伸缩机构、第六伸缩机构、第七伸缩机构、第八伸缩机构、第九伸缩机构,所述虎克铰包括第一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二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三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一三角形顶点模块、第二三角形顶点模块。本发明通过控制各个伸缩单元的运动变形,实现双四面体伸缩移动机器人的局部或整体变形,并使质心超出支撑区域以实现滚动。该双四面体移动机构不仅验证了伸缩单元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增强移动机构变形能力和移动能力的技术方法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895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10240.7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自主越障巡线机器人,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驱动臂,两个结构相同的箱体、伸缩装置及平衡装置,其中两个驱动臂、一个箱体、一个伸缩装置和一个平衡装置构成一个单体机器人,两个这样的单体机器人由伸缩装置连接组成分体式自主越障巡线机器人。平衡装置置于箱体内,由驱动电机、联轴器、丝杠和配重块组成;伸缩装置由驱动电机、联轴器、丝杠和伸缩杆组成;驱动臂装置包括驱动轮装置、压紧轮装置及导向装置,所述驱动臂通过驱动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的分体式自主越障巡线机器人能够跨越悬垂线夹、防震锤、绝缘字串等障碍,并能够有效越过杆塔。机器人上装有传感器及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主越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