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雄性不育植物及其生产方法与恢复可育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0625A

    公开(公告)日:2001-01-17

    申请号:CN98811751.7

    申请日:1998-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45 C12N9/16 C12N15/82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给植物提供一种重组DNA以生产雄性不育植物,其中的重组DNA可在植物的雄性生殖系统内特异性表达海藻糖磷酸磷酸酶(TPP)。可育性的恢复可以通过给所述的雄性不育植物提供在诱导型启动子控制下可表达海藻糖磷酸合酶(TPS)的重组DNA,或通过提供可表达抑制蛋白的重组DNA实现,其中的抑制基因蛋白在诱导型启动子控制下抑制TPP的表达。这种可诱导的恢复的可能性使纯合雄性不育系的保持成为可能。恢复也可以通过向雄性不育植物喷洒赤霉酸实现。对于杂种或杂种的种子的生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点特异性的重组系统,方法是通过插入位于重组DNA侧翼的两个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其中重组DNA编码TPP且使雄性不育系与表达相应的重组酶的株系杂交。通过杂交重组酶将切除编码TPP的基因,从而生产出了可育的杂种。

    植物基因表达的控制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17A

    公开(公告)日:1997-10-08

    申请号:CN95194442.8

    申请日:1995-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89 C07K14/415 C12N15/8216 C12N15/8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遗传学修饰的植物的方法,包括:从被下述DNA序列转染的植物细胞再生完整的植株,所述的DNA序列包括与瞬时活化启动子相连接的其表达产生一个改变的植物表型的第一个基因,该基因和启动子通过旁侧具有特异切除序列的封阻序列分隔开,该DNA序列还包括编码特异于与阻抑型启动子的相连的特异切除序列的重阻酶的第二个基因,以及编码特异于该阻抑型启动子的阻遏物的第三个基因。还公开了制备遗传学修饰的杂交植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第一种植物与第二种植物进行杂交,并从杂交种子生长杂交植物,所述的第一种植物是从用下述DNA序列转染的植物细胞再生得到,所述的DNA序列包括与瞬时活化启动子相连接的其表达产生一个改变的植物表型的第一个基因,该基因和启动子通过旁侧具有特异切除序列的封阻序列分隔开;所述的第二种植物是从用下述DNA序列转染的第二种植物细胞再生得到,所述的DNA序列包括编码特异于与萌发活化启动子的相连的特异切除序列的重阻酶的第二个基因。还公开了含有上述DNA序列的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种子以及完整植株。

    一种植物杂交体系及应用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6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13891.0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杂交体系及应用,所述植物杂交体系由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组成;所述保持系含有TWSD载体,所述TWSD载体至少同时含有5个紧密连锁的表达框:除草剂抗性基因表达框、植物内源抗除草剂基因的沉默或敲除表达框、不育系育性恢复表达框、使得保持系种子与不育系种子相比具有肉眼可见的颜色或者形状上的显著差异的表达框、导致含有上述表达框的花粉不育的表达框。本发明杂交体系最大的改进是,通过结合颜色或者形状标记技术、除草剂选择性杀灭技术和转基因花粉致死技术,极大的确保整个杂交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多重技术确保杂交种子的纯度,平均纯度从95%提高到98%。

    一种基于PAIR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981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29444.7

    申请日:2018-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89 C12N15/8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PAIR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稻PAIR1基因表达盒的获得;B、tdTomato基因表达盒的获得;C、禾本科植物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D、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进一步包括:第一步,将完整的水稻PAIR1基因连接到pCAMBIA3301载体上;第二步,将tdTomato基因表达元件引入第一步中已经引入PAIR1基因的pCAMBIA3301载体上。本发明F1代杂合体在自交结实过程中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产生的后代既有能保持三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又有无育性的不育系。

    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97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28704.9

    申请日:2018-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C12N15/828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稻MIL1基因表达盒的获得;B、mCherry基因表达盒的获得;C、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D、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进一步包括:第一步,将完整的水稻MIL1基因连接到pCAMBIA1390载体上;第二步,将mCherry基因表达元件引入第一步中已经引入MIL1基因的pCAMBIA1390载体上。本发明F1代杂合体在自交结实过程中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产生的后代既有能保持三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又有无育性的不育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