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31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80066025.X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斗山
Inventor: 韩同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07568 , B62D5/063 , B62D5/08 , B62D5/20 , B62D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叉车。本发明的叉车在行驶速度达到或高于设定行驶速度时,控制成减少向转向单元提供的工作油的流量。由此,为了实现希望的方向转换,与低速行驶时相比,应相对较多地执行方向盘的旋转操作。即,能够通过降低叉车方向转换对方向盘操作的灵敏度来改善直行行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84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31954.5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习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6 , B60B35/12 , B60Y2200/11 , B62D5/08 , B62D6/02 , B62D7/20 , B62D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轮四桥客车用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操作装置、转向机、转向助力系统、第一桥转向系统、第二桥转向系统、第四桥主动转向系统及主动转向控制系统,方向操作装置将转向动作传递给转向机,第一桥转向系统控制第一桥的左右车轮转向,第二桥转向系统控制第二桥的左右车轮转向,第四桥主动转向系统控制第四桥的左右车轮转向,主动转向控制系统根据客车车速控制第四桥主动转向系统。本发明是将八轮四桥客车的第四桥设计成随动车桥,可将客车的转动中心移动至客车第三桥的轴线上,改变八轮四桥客车的后车轮在转弯时的受力形式,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减轻客车转弯时后车轮的轮胎磨损,保证轮胎使用寿命,降低客车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7932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52276.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9 , B62D1/00 , B62D1/046 , B62D1/28 , B62D1/286 , B62D5/006 , B62D5/0463 , B62D5/0472 , B62D5/06 , B62D5/065 , B62D6/00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4 , B62D15/021 , B62D15/025 , B62D15/0285 , G01M17/06 , G06F19/00 , G08G1/16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操舵控制装置,控制具有根据转向的操舵角对车轮进行操舵的操舵机构(10)和对操舵机构(10)施加车轮(15)的操舵力的驱动装置(40)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操舵角的检测装置(30);计算出向驱动装置(40)供给的电流的目标值并作为电流指令值,并向驱动装置(40)供给电流指令值的电流,由此,执行自动控制车辆的操舵的自动操舵控制的控制装置(30),控制装置(30)在自动操舵控制中当操舵角的绝对值成为规定的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操舵角的绝对值越大,越减小电流指令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25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80075227.6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3/00 , B62D1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0W10/20 , B62D5/0466 , B62D5/0472 , B62D6/02 , B62D6/10 , B62D15/025
Abstract: 在减轻对方向盘回正控制等控制进行开关的情况下因转向辅助转矩的脉冲式的变化(短暂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转向时的不顺畅感的转向控制装置及其转向控制方法中,通过利用低通滤波处理来缓和因从两个以上的转向辅助转矩中选择一个转向辅助转矩而引起的转向辅助转矩的变动,并且根据所选择的转向辅助转矩的变化量来修正低通滤波处理,从而即使在需要控制具有高响应性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充分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9507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80070184.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1/00 , B62D113/00 , B62D117/00 , B62D119/00 , B62D121/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4 , B62D6/08
Abstract: 控制运算部(11)以基于轴力差、横向加速度(Gy)、车速(V)、转轮角(δ)以及转轮角速度(dδ/dt)的分配比率(GF1、GF2、GF3、GF4)分配前馈轴力(TFF)和反馈轴力(TFB)来设定最终轴力。而且,控制运算部(11)根据所设定的最终轴力施加转轮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80070158.X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1/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2D5/0421 , B62D5/0466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8
Abstract: 控制运算部(11)根据转向电流计算转向齿条的电流轴力。另外,控制运算部(11)根据横向加速度(Gy)计算转向齿条的横向G轴力。而且,控制运算部(11)在方向盘(1)的偏转增加操作时,根据电流轴力计算转轮反作用力,在方向盘(1)的偏转返回操作时,根据电流轴力和横向G轴力计算转轮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36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2216.6
申请日:2013-10-0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田裕也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17/00 , B62D119/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5/025 , B62D6/003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4
Abstract: 具备:转轮部(1),其与使左右前轮(5FL、5FR)转向的转向部(2)机械地分离,接受驾驶员的转轮输入;转轮反力控制部(20),其在将自校准扭矩和转轮反力设为坐标轴的坐标上设定自校准扭矩越大则形成越大的转轮反力的转轮反力特性,根据该转轮反力特性对转轮部(1)施加转轮反力;曲率运算部(34a),其检测白线的曲率;限幅处理部(34e),其计算检测出的曲率越大则越大的偏移量,并计算在普通限幅器342中对偏移量的变化量进行限制得到的横向力偏移量;横向力偏移部(34),其在坐标上使转轮反力特性以横向力偏移量向与自校准扭矩相同符号的方向偏移;转轮反力扭矩偏移部(36),其对转轮部(1)施加到白线的距离越短则越大的转轮反力;以及前次值读入部(346),其在检测出与所检测出的曲率的弯曲方向相反的转轮扭矩时,在判定为松手状态的情况下,抑制横向力偏移量的增加。
-
-
公开(公告)号:CN10298531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3712.8
申请日:2011-06-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Abstract: 车辆用转向装置搭载于车辆,基于转向角及车速来设定应向转向盘施加的目标转向反力,并进行施加目标转向反力的反力控制,所述车辆用转向装置具备设定单元(100),该设定单元(100)在车速为规定的基准车速以下的情况下,以使目标转向反力小于规定的基准转向反力的方式设定目标转向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594151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03140996.2
申请日:2003-01-25
Applicant: 卡亚巴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高速行进期间使得驾驶员没有不舒适感的动力转向系统。控制器依据从转向角度传感器提供的转向角度来确定电流指示值I1,依据转向角速度来确定电流指示值I2;执行基于转向角度的电流指示值I1和基于转向角速度的电流指示值I2分别与根据车辆速度而设定的电流指示值I5、I6的乘积;依据车辆速度将作为极限值的电流指示值I7、I8应用于通过乘积所获得的相应的基于转向角度和基于转向角速度的电流指示值;从低于极限值的两个电流指示值中选择较大的一个;并且将选出的值确定为螺线管电流指示值SI。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