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03483.1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龙腾 , 王彦锋 , 狄国标 , 马长文 , 黄乐庆 , 杨永达 , 周德光 , 路士平 , 刘美艳 , 韩承良 , 王根矶 , 代锦 , 王海宝 , 王凯凯 , 闫新慧 , 李战军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870MPa级高塑韧性中锰钢宽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05%‑0.10%,Si:0.20%‑0.50%,Mn:4.0%‑8.0%,P:≤0.03%,S:≤0.04%,Al:0.010%‑0.020%,Nb:0.035%‑0.055%,Ti:0.010%‑0.020%,N:0.020%‑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低C添加Nb/Ti的成分设计,无需添加Ni、Cr、V、Mo等合金,既能保证屈服强度在870MPa以上,还使延伸率≥20%,同时‑60℃冲击功≥120J,钢板厚度≤30mm。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4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54392.9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单重特厚海上风电用钢,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海上风电用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分数为:C:0.045~0.075%、Si:0.20~0.30%、Mn:1.30~1.60%、P≤0.010%、S≤0.003%、Cr≤0.20%、Nb:0.025~0.035%、Ti:0.01~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钢板在满足大单重和特厚规格的同时,具备优异的焊接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单重特厚海上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395203.0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8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90MPa级低温高强抗震焊接结构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如下:C:0.05~0.08%、Si:0.25~0.35%、Mn+Cr:1.85~2.25%、Cu:0.05~0.1%、Mo:0.4~0.6%、Ni:0.8~1.2%、Nb+Al+RE:0.05~0.07%、Ti:0.008~0.025%、P:≤0.02%、S:≤0.001%,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浇铸、加热、轧制、矫直、冷却和回火步骤,本发明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越,不易断裂和破坏,并具有良好的塑韧性、焊接性能和抗震性能,使用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复线铁路桥梁,海洋平台,高层建筑等对抗震安全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大型钢结构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4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54392.9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单重特厚海上风电用钢,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海上风电用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分数为:C:0.045~0.075%、Si:0.20~0.30%、Mn:1.30~1.60%、P≤0.010%、S≤0.003%、Cr≤0.20%、Nb:0.025~0.035%、Ti:0.01~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钢板在满足大单重和特厚规格的同时,具备优异的焊接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单重特厚海上风电用钢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2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116342.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在轧制工序中,将未再结晶区轧制分为高温轧制工序和低温轧制工序;所述高温轧制工序包括:精轧一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900~930℃,要求累计压下率≥15%,且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2%;所述低温轧制工序包括:精轧二阶段,采用低温大压下工艺,钢板开轧温度为780~820℃,终轧温度760~780℃;轧后机后放钢,快速入水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提升以连铸板坯生产厚规格、高强韧性钢板性能的同时也克服了轧制节奏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9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0675.0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宽规格高强度低合金耐磨钢板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提供多层基板叠合;相邻基板的表面刷涂隔离涂料,以在相邻基板的表面形成隔离层;真空焊接相邻基板的封边,以得到叠合钢坯;加热轧制所述叠合钢坯,获得多层叠合钢板;对所述多层叠合钢板进行离线淬火+回火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钢板进行冷矫直;将冷却矫直后的多层叠合钢板切边,分离出多张成品钢板。本发明可在中厚板产线现有常规工装设备的条件下,生产出薄宽规格高强度低合金耐磨钢板,解决国内薄宽高强度低合金耐磨钢无法高效稳定生产的难题,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8469.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20MPa级低温抗震耐候桥梁钢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份:C:0.025~0.035%、Si:0.20~0.35%、Mn:1.20~1.50%、P≤0.015%、S≤0.010%、Ni:0.30~0.50%、Cr:0.20~0.35%、Mo:0.10~0.25%、Cu:0.20~0.35%、Nb:0.03~0.045%、Ti:0.01~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生产的耐候桥梁钢强度高、塑性好、低温韧性好、屈强比低及耐候等优良的特点,其屈服强度≥420MPa,抗拉强度≥550MPa,屈强比≤0.82,断后伸长率≥25%,-60℃冲击功≥200J,-80℃冲击功≥180J,-100℃冲击功≥150J,韧脆转变温度≤-80℃,可满足高纬度地区-60℃低温服役环境的具有抗震性能的耐候桥梁钢的使用要求。经14天周浸腐蚀结果表明腐蚀速率为普通420MPa桥梁钢的53.6%。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86062.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用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屈服强度建筑用阻尼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阻尼器钢板的化学成分包括:C≤0.0025%,Si≤0.006%,Mn:0.10%~0.15%,Ti:0.06%~0.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对成分进行设计,利用C低于0.0025的低碳含量,可以减少钢板中的渗碳体含量,从而降低钢板的强度,同时再采用低Si和低Mn含量,进而弱化固溶效果,从而能够降低钢板的强度,再通过加入0.06%~0.08%的Ti,从而利用较多的Ti固定C,避免C间隙固溶产生屈服平台,从而能够得到极低屈服强度、低屈强比、良好的塑性和低温韧性的阻尼器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42060.X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Nb建筑用低屈服点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用钢领域。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001重量%‑0.005重量%,Si:0.02重量%‑0.20重量%,Mn:0.1重量%‑0.5重量%,Alt:0.03重量%‑0.04重量%,Nb:0.003重量%‑0.03重量%,P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200494.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凯凯 , 路士平 , 狄国标 , 马龙腾 , 王彦锋 , 马长文 , 刘美艳 , 张苏渊 , 王小勇 , 赵新宇 , 邹扬 , 王胜荣 , 魏运飞 , 张学峰 , 刘金刚 , 黄乐庆 , 王根矶 , 何元春 , 代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磨钢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了一种高硬度均匀性NM400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磨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20~0.40%,Mn:1.20~1.80%,Si:0.20~0.50%,Cr:0.20~0.60%,Mo:0.20~0.50%,Al:0.02~0.04%,Ti:0.01~0.02%,P:≤0.02%,S:≤0.02%;B:0.0001~0.002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耐磨钢的显微组织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解决耐磨钢头中尾的硬度均匀不佳的问题,所述耐磨钢头、中、尾的任意的均值硬度之差在15HBW以内,使耐磨钢具有更优异的硬度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