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61030A

    公开(公告)日:2002-07-31

    申请号:CN02113933.4

    申请日:2002-01-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曹立波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装置,它是由电机经皮带轮传动机构联接飞轮,飞轮经电磁离合器联接转筒,转筒经链轮传动机构联接丝杆导向机构,圆锥状转筒外表面有螺旋轨道、转筒上安装钢丝绳经丝杆导向机构、导向滑轮组联接试验车,再联接至制动卷扬机;由电脑、检测器、A/D多路转换器、D/A多路转换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及多个电磁阀电联接成控制、检测系统。本发明优点是控制精确,测试精度高,可以维持试验车加速度基本恒定,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应性强。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多车碰撞减缓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9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02359.9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多车碰撞减缓系统及控制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准确性,确保乘员的安全与舒适。系统包括信息感知模块、车辆动力学模块、人体损伤预测模块、碰撞减缓规划模块及运动跟踪模块。信息感知模块负责收集周围环境数据,车辆动力学模块预测车辆状态并检测潜在碰撞,人体损伤预测模块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碰撞伤害程度,碰撞减缓规划模块通过优化算法最小化伤害,运动跟踪模块执行相应的车辆控制动作。该系统通过综合分析车辆周边环境及预测碰撞后果,能够在多车碰撞即将发生时,规划出最优的车辆运动轨迹,以最小化交通参与者的伤害,避免因紧急避障而导致更严重二次碰撞的发生,提升整体道路安全水平。

    三轴六轮菱形大轿车总体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714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388514.8

    申请日:2023-04-12

    Inventor: 钟志华 胡红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六轮菱形大轿车总体布置结构,包括车架以及布置于车架上的前轴模块、中轴模块和后轴模块,所述前轴模块、中轴模块和后轴模块上各装有两个车轮;且六个车轮呈类菱形布置;动力总成与中轴模块连接,驱动中轴模块上的两个车轮;前轮通过前悬架总成与车架连接;后轮通过后悬架总成与车架连接;前悬架总成和后悬架总成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同步转向连接,所述联动机构与转向机构连接。采用三轴六轮的结构,轴荷分配更加合理,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前、后轮联动转向,其转向半径小,操作灵活,能够很好的解决车辆在转向狭窄的地方转向困难的问题。

    智慧车辆编队辅助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22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3028.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莫旭辉 钟志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慧车辆编队辅助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车辆,头车;第一车速预估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前方路况信息,并基于第一前方路况信息确定第一车辆的第一建议驾驶模式;第二车速预估模块,用于获取头车的第二前方路况信息,并基于第二前方路况信息确定车辆编队的第二建议驾驶模式;第三车速预估模块,用于基于第一、二建议驾驶模式确定第三建议驾驶模式;通信模块,用于第一、二、三车速预估模块的信息交互,且第一、二、三建议驾驶模式包括:加速、减速和匀速模式。相应地还提供了辅助控制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了近、远感知、车车通信、车云通信等,从而实现对车辆编队整体协同与实时监测。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防碰撞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83506.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防碰撞控制方法,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方法(DDPG算法)进行深度强化学习,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本车参数和环境车辆参数;步骤2,利用本车参数和环境车辆参数,构建虚拟环境模型;步骤3,根据本车参数和环境车辆参数和虚拟环境模型,定义所述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方法的基础参数;步骤4,根据步骤3定义好的基础参数,采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构建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所述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包括策略网络和评价网络;步骤5,训练所述策略网络和评价网络,得到所述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基于时间差分强化学习方法不断优化网络控制结果的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有效提高了防碰撞控制决策系统的控制性能。

    考虑通信拓扑时变下的车辆队列跟驰稳定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6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80391.5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通信拓扑时变下的车辆队列跟驰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车辆队列跟驰的数学模型;步骤2,将所述节点动力单元描述为节点线性模型;步骤3,建立考虑通信拓扑时变的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的高维闭环状态方程;步骤4,根据高维闭环状态方程,给出考虑通信拓扑时变的车辆队列存在镇定控制器的充分条件是:当平均驻留时间长于下界时,车辆队列系统的镇定控制器存在可行解;步骤5,利用车辆队列存在镇定控制器的充分条件,提出低维Riccati不等式,求得控制器增益。本发明能够保证在通信拓扑时变下车辆队列跟驰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考虑通信时延的车辆队列稳定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18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95858.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通信时延的车辆队列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车辆队列跟驰的数学模型;步骤2,通过反馈线性化策略构造非线性下层控制增益,将节点动力单元描述为节点线性模型;步骤3,建立动力学参数不确定性下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的高维闭环状态方程;步骤4,利用充分条件,给出对称通信拓扑下带通信时延的车辆队列存在镇定控制器的充分条件;步骤5,构造镇定控制器,求得控制器增益,以控制分布式控制器的静态反馈控制,以保证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方法能保证车辆队列跟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减小车辆队列的跟驰间距,增加交通流量,减少能源消耗。

    一种车辆后桥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0429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402012.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莫旭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桥。所述车辆后桥包括后桥桥体及悬架;所述后桥桥体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以及多根纵梁;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通过多根纵梁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笼状结构;所述悬架为车辆后桥不等长的双横摆臂结构,该悬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悬架单元,每个悬架单元包括上摆臂、下摆臂及弹性元件;每个悬架单元的上摆臂和下摆臂连接在相应的纵梁上,每个悬架单元的弹性元件通过弹性元件安装座安装在相应的纵梁上。本发明未固化动力形式,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一种模块化车辆结构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0492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402212.1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莫旭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车辆结构。所述车辆结构包括车体骨架,装在车体骨架上的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所述车辆前桥包括前桥桥体及前桥悬架;所述车辆后桥包括后桥桥体及后桥悬架;所述后桥桥体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以及多根纵梁;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通过多根纵梁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笼状结构;所述前桥桥体包括有多块连接板和纵梁固定相连形成的左桥体单元和右桥体单元,对称设置的左桥体单元和右桥体单元之间通过多根横梁固定连接形成整体式笼状结构;本发明将模块化设计的前、后桥总成在整车构型中参与到车身承载中去,替代了部分车身骨架的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客车轻量化设计。

    大尺寸腔体结构薄壁件的激光切割焊接夹具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214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859056.7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钟志华 邓乾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腔体结构薄壁件的激光切割焊接夹具及焊接方法。夹具包括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所述上夹具体上设有与所述薄壁件的上钣金件形状相同的上钣金型腔,所述下夹具体上设有与所述薄壁件的下钣金件形状相同的下钣金型腔,所述上夹具体与下夹具体分设有用于合模定位的导向柱和导向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钣金固定;S2:钣金修整;S3:泡沫铝填充;S4:钣金扣合;S5:钣金焊接;S6:焊后时效处理;S7:拆除夹具。本发明的大尺寸腔体结构薄壁件的激光切割焊接夹具具有简单可靠、满足激光焊接要求的优点;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焊接精度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